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天公将军至!徐堰兵的冷冽!

作品:《综武:朕登基第一日,签到遮天法

    朱厚照御驾亲征率领大军直逼大秦。


    李世民将大军尽皆安置在大明边境等候消息。


    老天师、曹长卿亦是率领数十万大军前往大明幽州。


    大秦这边也是囤兵大明边境未曾继续前往。


    始皇嬴政显然也是等候朱厚照的抵达。


    在这般局势之下。


    九州天下的焦点自是尽皆放在了大宋这边。


    张角跟汉武帝刘彻之间的战争也将影响未来的局势。


    .....


    距离太原府不过三百里之外


    张角率领大军缓缓前行。


    此战他也是将大宋的军队尽皆带出来。


    更是命令吐蕃、西夏派遣仆从军过来。


    诸多军队加起来足足有七十万之多。


    更以五万大雪龙骑为先锋坐镇前方。


    二万陷阵营则是护卫大纛左右。


    张角缓缓看向四周的军队:“这些大宋武夫虽是新附之人,但士气却是不错。”


    诸葛正我在一侧点头:“这也是陛下那运朝之法的妙用。”


    “有运朝之法的消息作为激励。”


    “再加上此战将军有舍得赏赐。”


    “自是士气高昂。”


    大宋这些桀骜武夫其实也都已是压抑许久。


    早在赵匡胤时期的时候。


    大宋整体还是有些重文轻武的。


    这也是赵匡胤在立国之后立下的规矩。


    以文制武!


    这般压制程度尽管没有历史大宋那般夸张。


    但也绝对让这些桀骜武夫尽皆都过不怎么好。


    临安府一战之后。


    曹长卿、陈芝豹等人的手段虽是堪称雷霆。


    更是清洗了数十名大宋的将领。


    但正是因为这些心中依旧心系赵匡胤的将领惨死。


    如今大宋的武夫们反而更好收服一些。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


    只要好处足够给谁卖命不是卖命?


    更何况大明如今的势头也是众所周知。


    张角微微颔首:“看来倒是无需操心战争之中这些人会溃逃的问题了。”


    此次大明这边带领的军队模式。


    其实更像是以大雪龙骑为首的仆从军队伍。


    这般军队最怕的就是战争不利后的大溃败!


    一旦这些大宋武夫溃败起来。


    很可能会倒卷大雪龙骑。


    让大明直接陷入惨败之中。


    而这也是此前临安府一战太过迅捷的后遗症。


    那一战虽是让赵匡胤等大宋高层尽皆惨死。


    但说到底大明在大宋这边的军力也的确是不足。


    也就是那五万大雪龙骑震慑局面而已。


    否则以曹长卿、陈芝豹的手段。


    也不至于此前将大宋的府兵尽皆都召集到汴京、临安府地界。


    他们难道不知道此举会让大宋疆土陷入军备空乏的处境。


    大汉一旦入侵就很容易迅速占领大片疆土?!


    这终究只是无奈之举而已。


    张角继续说道:“李寒衣她们可曾传递消息过来?”


    大战虽还尚未开启。


    但大军距离太原府也不过只是三百里过程。


    汉武帝刘彻以及曹魏、东吴的大军也是尽皆朝着太原府汇聚。


    在这般局势之下。


    双方自是要派遣斥候打探军情。


    而在诸国大战之中。


    阳顶天、韦一笑这般宗师说到底也就是斥候的作用而已。


    便是李寒衣、南宫仆射、韦青青青、何足道也是作为斥候使用。


    诸葛正我点头:“汉武帝刘彻已至太原府。”


    “曹魏那边亦是在朝着太原府汇聚。”


    “东吴那边反而是动静有些缓慢。”


    “想来二日之后方才能够抵达太原府?”


    “而汉武帝刘彻在抵达太原府后也一直未曾有所动作。”


    “显然是得知了我们的动作。”


    “想要以太原府城为根基交战。”


    在九州大陆之中。


    诸国之间的大战其实从未进行过。


    也就是朱厚照跟赵匡胤有过一次临安府之战。


    再加上层出不穷的陆地神仙以及天人级的高手。


    这对于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而言也是一种考验。


    他们需要仔细琢磨如何进行这种层次的大战。


    这可跟以往那种百万大军的交战完全不同。


    以往那种国战更多还是分兵以及小战场不断交锋、试探。


    但在九州大陆之中这种分兵很可能变成送菜。


    毕竟一尊陆地神仙就已经可以决定数万人级别战场的胜负。


    以大明陆地神仙层次的战力。


    到时候很可能变成大汉这边分兵出去的军队不断战败。


    但若是聚拢大军在一起。


    也很可能会出现临安府一战情况。


    因而哪怕是汉武帝刘彻以及霍光大将军也是有些迟疑。


    最终霍光所定下的策略也仅仅只是先行驻扎在太原府城。


    而后派遣斥候打探军情而已。


    以不变应对一切。


    张角虽是天公将军、大贤良师。


    曾经也是掀起过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但就带兵能力而言却也是有些不够。


    此战更多还是以徐堰兵、刘独峰、诸葛正我等人为首。


    他看向一侧的徐堰兵:“以将军之见,接下来当如何?”


    徐堰兵虽然也是没打过这般战争。


    但他领兵天赋却是极佳:“汉武帝刘彻之所以龟缩在太原府城。”


    “并非是他们真不会用兵,也不是不会打这般大战。”


    “更多的因素想来却是畏惧!”


    所谓战争说到底还是统帅、兵力之间的对拼。


    统帅的计谋、思维将决定战略上的胜负。


    兵力的强弱则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


    这般大战既然双方都没打过。


    那么就从最简单的切入点走。


    先判断清楚汉武帝刘彻跟霍光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又是打算做什么。


    以此为根基便可从容应对。


    张角若有所思的说道:“畏惧?”


    诸葛正我恍然大悟:“这么看来倒的确如此。”


    此战事关一国之国运。


    大明可以败!


    无非就是撤出大宋而已。


    但大汉这边却是真的败不起。


    一旦战败。


    汉武帝刘彻很可能会损失大汉江山!


    因而无论是霍光还是刘彻行事尽皆都是极为慎重。


    徐堰兵:“在畏惧的前提之下,他们亦是想要攻伐大宋。”


    “占据先机,从而将局势扩散至九州。”


    “影响到大明边境以及大明幽州那边的战局。”


    “若是按照正常逻辑而言,接下来我们双方自也是要缓缓试探。”


    “亦是可以尝试利用他们的畏惧、利用他们不敢一战定乾坤的想法。”


    “不断的削弱他们的实力。”


    “但这般做法却是不符合陛下的意思。”


    “因而以我之见,接下来自是堂而皇之的碾压过去。”


    “趁着他们如今优柔寡断,尚未分兵。”


    “一战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