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7章 郑畋激斗田令孜朱温投降大唐让李世民狂喜

作品:《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也来了精神,笑呵呵地对着乖巧坐在自己身边的小孙子李治道:


    “为善啊,你看到了吧?田令孜这该死的宦官马上就要被赶走了!”


    李治哦了一声,同样也很兴奋地说道:


    “皇祖,这老太监是个坏人,那金幕里叫老太监阿父的肯定也是坏人吧?”


    “这两个坏人能不能一起死啊?”


    李渊顿时又沉默了,表情复杂地看着李治。


    “为善啊,这个小一点的坏蛋其实是你的后代。”


    “啊?”李治震惊了,过了好几秒之后认真地对着李渊开口。


    “皇祖,我都还没有十岁,怎么可能有后代呢?您肯定是搞错了。”


    “父皇说过,要成为大人才能有后代的!”


    李渊:“……”


    该怎么对一个没满十岁的孩子解释“不同时间线”这个概念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郑畋来到了成都,接受了李儇的任命。


    “臣多谢陛下恩典,必尽心竭力剿灭黄巢,以报大唐!”


    说完客套话之后,郑畋一抬头,正好和田令孜对视。


    这一刻,两人目光中似乎都带着火花和闪电。


    曾经,郑畋对田令孜言听计从。


    现在,郑畋已经在朝廷上下拥有了足够的威望和战绩。


    而田令孜的势力和威望都削弱了很多。


    在皇帝信任这方面,田令孜当然还是更强一些。


    但郑畋却拥有诸多“反田令孜”派系的支持,已经拥有了能和田令孜抗衡的力量。


    两人很快就在一件事情上展开了较量,那就是杨复光的求援。


    “杨复光和王重荣麾下都有三万兵马,连一个朱温都打不过,居然还有脸求援?”


    “陛下,老奴认为应该否掉杨复光这个折子!”


    李儇哦了一声,正打算答应下来,却听郑畋道:


    “陛下有所不知,这朱温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黄巢麾下有名的猛将。”


    “臣就这么说吧,大唐各路兵马和他打了一年多,能赢他的没有一个!”


    “这么说来,朱温岂不是黄巢麾下的项羽?”


    “是的陛下。臣认为朝廷应该给王重荣增派更多的援军,趁着黄巢主力都在围攻凤翔的时机彻底消灭朱温部。”


    “只要朱温部被剿灭,就是断了黄巢的左膀右臂,彻底收复长安指日可待了。”


    “阿父,你确实是距离前线有点远了。你看郑畋卿家对前线战事就很清楚,也很了解黄巢的部下嘛。”


    田令孜黑着脸,没有说话。


    “那就按照郑畋卿家的建议来办,派兵支援王重荣吧。”


    众人齐声应是,田令孜也不例外。


    等走出御书房后,田令孜心中怒火熊熊,对着郑畋冷笑道:


    “郑相公还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郑某也只不过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罢了。”


    “之前田公让李昌言发动凤翔兵变的‘恩德’,郑某也是不敢忘却呢!”


    本来嘛,如果田令孜好好地支持郑畋,大家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井水不犯河水。


    可田令孜让李昌言暗算夺权郑畋,郑畋作为堂堂五姓七望的盟主,荥阳郑氏当代家主,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


    之前没被启用,没有权力在手,不忍也得忍。


    如今既然成为大唐唯一的正宰相,郑畋不往死里斗你田令孜才怪呢!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后大喜过望,鼓掌叫好。


    “不愧是郑畋,就是要这样弄死这个田令孜,一定要把他弄倒台!”


    “之前还以为凤翔兵变就是郑畋的结局了,没想到郑畋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主要还是田令孜胡作非为到一定地步,整个朝廷都看不下去了。”


    无论在任何时代,当大哥的肯定是要给大家分利益才行。


    田令孜当了这个大哥十几年,堂口的地盘越来越小,大家分到的利益越来越少。


    甚至还有可能被另外一个堂口大哥(黄巢)给吞并。


    这谁能忍得住?


    就算没有郑畋,这些对田令孜极度不满的大唐朝廷势力也会推举出其他人来和田令孜打擂台。


    利益,才是一切行为的底层动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郑畋的坚决支持,给了王重荣一个绝佳机会。


    很快,得到了两万援兵的王重荣卷土重来,再度包围了同州。


    朱温得知王重荣到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第四次上表求援。


    然而,这一次上表依旧被孟楷扣住,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朱温麾下的诸多部将对此颇为不满。


    “主公,既然那孟楷扣住您的奏章,您直接上奏长安不就行了?”


    “主公,得让陛下知道孟楷的行径啊。”


    朱温闻言沉默,良久后叹了一口气。


    “你们以为我不想上奏长安啊,不行的。


    黄巢早就已经规定过了。


    任何奏章都必须要层层上奏,不得越级上奏。


    之前有几个齐军将领就越级上奏,然后被黄巢训斥责罚了一通,甚至还有人被免去了官职。


    朱温如果也越级上奏的话,只会和这些人同样的下场。


    “既然那孟楷不愿意上呈我的奏折给陛下,那我就自己再打一次王重荣。”


    “只要能再打败王重荣,我就不信陛下不给我升职。”


    “升职之后,就不用再受孟楷的鸟气了!”


    做出决定之后,朱温便领兵出战。


    然而这一次,王重荣却学聪明了。


    唐军根本就不理睬主动出城挑战的齐军,而是在同州之外挖壕沟、筑起营墙,将整个同州包围起来。


    如此过了半个月,粮食开始告急的朱温按捺不住了。


    他第五次上奏黄巢。


    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孟楷那里。


    孟楷拿起来随意地翻阅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朱温,居然还敢威胁大齐朝廷,说如果不救援他就投降唐廷?”


    “主公,朱温也是咱们大齐的猛将,若是就此折损的话未免有些可惜了,还是发兵救援一下吧。”


    此时孟楷麾下除去朱温之外还有六万齐军,即便黄巢不抽调兵马,也是有足够能力去救援同州的。


    “救他?让他去死!”


    “我早就打听过了,王重荣的监军太监杨复光对朱温恨之入骨,只要朱温一投降,杨复光肯定是要杀掉他的。”


    “他以为投降能活,那就投降去吧,哈哈哈!”


    孟楷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


    所有的属下都一定要严格按照孟楷的吩咐来做事,否则的话就会遭到孟楷的打击报复。


    朱温的遭遇并非孤例。


    说完,孟楷直接把朱温的这第五封奏折丢进了废纸篓。


    诸多弹幕顿时飘过。


    【汉高祖刘邦:这黄巢是真不懂用人啊,怎么还能用孟楷这种废物的?


    【秦始皇嬴政:用人之道是每一个帝王的立身之基,黄巢练兵不行用人也不行,难怪占领长安两年却连整个关中都拿不下来。


    【汉武帝刘彻:李儇是个废物不假,但黄巢其实也半斤八两。若是让黄巢和李儇易地而处,估计结果也都是差不多的。


    【隋文帝杨坚:朕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每当出现一个败家子的时候,肯定又会出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明太祖朱元璋:隋文帝说得没错,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谁更烂的世界,大家都是草台班子,就看谁更蠢,更先把自己玩死罢了。


    历朝皇帝纷纷感慨。


    祛魅这件事情是真的很重要。


    历史上当然有很多天才级别的人物。


    但也有很多吹出来的天才。


    这些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优点,但更多的还是靠山厉害。


    若是没有靠山,无非也就是比普通人强一点,甚至和普通人半斤八两的水平罢了。


    就黄巢和李儇这种,别说是历朝历代的明君了,随便抓一个学习超过十年的读书人,难道不比他们强?


    但历史的讽刺就在于,偏偏是这么两个家伙站在了华夏舞台的最中央,成为了所有人都必须要仰望、追随的主角人物。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第五份求援奏折送出去半个月之后,依旧还是石沉大海。


    此时的同州城内几乎已经断粮。


    朱温几次尝试突围,都被唐军的壕沟、营寨组成的坚实防线给打了回去。


    绝望的气息开始弥漫在同州城内。


    在这样的情况下,胡真、谢瞳等多名心腹开始向朱温秘密提议。


    “主公,如今咱们是守不住了,还是投降大唐求一条生路吧。”


    朱温还是有些迟疑。


    “黄巢陛下对我不薄,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怎么能背叛他呢?”


    “黄巢若是当真对您好,孟楷这么长时间对您的歧视和打压,他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援军现在已经没有希望了,若是不投降的话,大家只能陪您死在同州了。”


    朱温看着表情激动的诸多将领,心中突然涌起一丝不妙的预兆。


    这些老兄弟固然是和自己一路奋斗过来的,但他们真的愿意陪自己赴死吗?


    如果自己真的不同意投降唐廷的话,他们之中恐怕就会有人背叛自己,甚至用自己的人头去唐廷那边搏一个官身了吧?


    朱温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决定。


    “好,那就把严实(孟楷派来同州的监军)杀了,送他的脑袋去外面的大营乞降。”


    很快,严实的脑袋和朱温的乞降信就送到了城外唐军大营之中。


    主帅王重荣和监军太监杨复光一起看完了这封信。


    信的用词还是非常谦卑的,说什么之前跟随黄巢是错的,不应该和大唐作对,如今已经幡然醒悟,愿意成为大唐将领,今后绝对会拼死跟随朝廷围剿黄巢云云。


    杨复光看完之后顿时发出了冷笑。


    “这个朱温,之前三番两次得罪咱家,害得咱家和王大人被朝廷训斥,现在居然还有脸投降?”


    “王大人,不要理会他。同州内部肯定已经断粮了,咱们继续再包围一个月,就能活活困死朱温,把城里的几万乱贼全部杀了!”


    太监没了根,很多想法就会变得阴狠偏激,杨复光也不例外。


    但王重荣明显有着不同的想法。


    “杨大人,咱们这一次之所以能在同州取胜,主要还是依靠朝廷中郑畋相公的帮助。”


    “郑畋相公一直都力主招安,之前给咱们的文书不就明确说了,若是黄巢贼寇所部愿意投降,能接受就全部接受吗?”


    “朝廷和郑畋相公要杀的是黄巢的那些死忠党羽,其他的还是能招安就招安吧。”


    杨复光闻言表情顿时一滞,过了几秒钟才道:


    “朱温可是黄巢麾下有名的大将,怎么就不能算黄巢死忠了?”


    “朱温都被咱们围困这么久,黄巢却不发一兵一卒来救,足以证明朱温在黄巢心中就是个边缘人。”


    “再说了,他作战勇猛,咱们把他招降了,他不就能给咱们立下更多的功劳了吗?”


    杨复光思考良久,终于点头。


    “好吧,那就这么办吧。”


    【唐军最终接受了朱温的投降。


    第二天,朱温带着同州城内的所有齐军出城投降。


    王重荣非常亲切地招待了朱温,还设下酒宴来宴请朱温。


    在酒宴上,两人相谈甚欢。


    由于朱温的母亲姓王,和王重荣是同宗。


    朱温顺水推舟,就把王重荣认做舅舅。


    王重荣也正好乐得和这位大齐有名的猛将加深关系,顺势答应下来。


    【在得知朱温投降的消息后,郑畋非常高兴,劝说李儇册封朱温为大唐左金吾卫大将军,以副招讨使的身份作为王重荣的副手,并赐名“全忠”。


    【从此,朱温(朱全忠)完成了从黄巢部将到大唐将军的华丽变身,彻底脱离了原先的农民军,加入了大唐的官方体系之中。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唐太宗李世民:好好好,朱温这样的猛将都被黄巢弄跑了,大唐很快就要彻底获胜了,哈哈哈!


    李世民这一刻何止是惊喜,简直就是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