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3章 兵变拥立李嗣源秦始皇直呼好戏来了

作品:《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就在此时,旁边附近营帐中的霍彦威、安重诲等李嗣源部将也冲了进来,护在李嗣源面前。


    “你们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要伤害李嗣源大人!”


    “我们是来帮助李嗣源大人登基成为大唐皇帝的,并不是想要伤害他!”


    “你们这是疯了吗?想要让老夫造反?”


    “李存勖那个混账东西,兄弟们跟随他出生入死,他却压根不把兄弟们当回事,我们不造反就是等死!”


    其他从马直士兵们纷纷叫了起来。


    “李存勖天天跟伶人宦官们一起喝酒,兄弟们只能给他们站岗放哨。”


    “李存勖一次就能赏赐伶人宦官们几十万两金银,兄弟们却连当年攻入开封的赏钱都领不到!”


    “今天兄弟们就是要造他的反!”


    李嗣源:“……”


    历朝皇帝的弹幕及时出现。


    【明太祖朱元璋:从马直作为皇帝亲军主动造反,李存勖对军队的打压实在是太过分了。


    【宋太祖赵匡胤:这人就是个蠢的,朕只能这么说。


    【光武帝刘秀:正常来说,皇帝亲军本该是最忠于皇帝的势力。连皇帝亲军都能造反,李存勖对这些将士们究竟是有多么轻视啊。


    大宋世界中,太子赵德芳忍不住开口吐槽。


    “李存勖难道在灭亡后梁之后就脑子不正常了?”


    “不,其实李存勖倒也不能算是脑子不正常,他走的就是当年后梁的路。”


    什么路?


    控制军头的路!


    唐末之所以乱成那个样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各地节度使军头不听朝廷指挥。


    朱温作为最大的军头,崛起灭掉了大唐,对此自然深有体会。


    朱温活着的时候,采取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牢牢地把兵权控制在自己手里。


    此外,再分封多个儿子掌握兵权。


    朱友贞因为是造反即位,担心其他朱家皇子也这么干,就剥夺了朱家皇子们的兵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友贞的选择是重用文官,打压武将。


    赵岩、张汉杰等文官把持朝政,武将们只能遵照号令行事。


    即便需要武将出征,要么选择刘鄩这种从吴国来的降将,要么选择王彦章这种一心只知道打仗对政治没有需求的勇将,又或者是段凝这种绝对忠心但水平一般的外戚。


    这种策略也就导致后梁国力虽然强于后唐,却一直被后唐御驾亲征的李存勖压着打。


    李存勖吞掉后梁,也面临着和后梁一样的问题。


    李嗣源、李存审、朱友谦等诸多军头怎么解决?


    李存勖的办法是提拔伶人、宦官,疯狂压制这些军头。


    “只不过嘛,李存勖明显是玩脱了。”赵匡胤慢悠悠地评价。


    不足额奖赏有功将士,李存勖初心可能是打算削减李嗣源等领兵大将的威望。


    但接下来伶人宦官集团在刘皇后的支持下弄死了忠心耿耿的郭崇韬,局面一下子就崩了。


    朱友谦被牵连而死,底层的士兵们随之怒火爆发。


    赵德芳身体突然一震,下意识地开口道:


    “当真只有底层的士兵们吗?”


    赵匡胤哈哈大笑起来,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德芳啊,你看问题总算是看到核心了。”


    “皇甫晖、张破败这些底层军官,他们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控制魏博军和从马直?”


    “在他们背后当然是有更高级的将军大臣暗中支持的,只不过这些人在事态未明之前,是不会跳出来的。”


    说着,赵匡胤指了指站在金幕画面中李嗣源身边的那几名大将。


    “想想石敬瑭之前劝说李嗣源自立的话你就知道,这些家伙在和张破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你们从马直是陛下亲军,我乃陛下忠臣,我不可能背叛陛下!”


    张破败闻言急了,直接就拔出了腰间长剑,厉声道:


    “李嗣源大人,若是您不愿意和我们一伙,那将来您一定会杀了我们。”


    “与其如此,不如我们现在就杀了你!”


    李嗣源脸色铁青,没有开口说话。


    平心而论,李存勖把后唐搞成这种地步,要说李嗣源一点想法都没有,也不太可能。


    但问题是,眼前这支叛乱的从马直可是皇帝亲军!


    谁知道这些家伙是不是奉了李存勖的命令演戏?


    说不定李嗣源前脚刚答应,后脚这些家伙就拿出李存勖的圣旨,当场把李嗣源斩杀了。


    眼看气氛越发紧张,霍彦威、安重诲等人急了,拼命踩着李嗣源的靴子,让他不要说话。


    双方争执了片刻,张破败突然大声道:


    “李嗣源大人没有反对,那就这么办了!”


    “去告诉外面的兄弟们,李嗣源大人愿意率领我们起兵,称霸河北!”


    众人顿时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


    李嗣源沉默地坐着,始终没有说话。


    没有人知道这位后唐老迈名将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李嗣源被拥立为帝,是五代十国中第一次发生这种行径。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一幕将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直到有朝一日某个人站出来终结一切混乱。


    翌日早晨,李嗣源在诸多从马直的簇拥下来到魏州城外。


    得知消息后,赵在礼率领诸多魏州军将校亲自出城迎接李嗣源入城。


    张破败等人正打算一起进去,却被拦住。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张破败大怒。


    赵在礼毫不示弱地开口。


    “从马直是李存勖的皇帝亲军,你们若是进城,我们的安全怎么保证?”


    “你们就留在城外,如果朝廷真的派兵来打你们,我们自然会出城援救!”


    从马直和魏州军顿时展开僵持,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意味。


    关键时刻,霍彦威又出来劝和。


    “各位,既然大家的目标都一样,又何必自相残杀?”


    “从马直不妨稍候数日再进城,反正都是迟早的事情。”


    在霍彦威等人的劝说下,从马直放弃进城,让李嗣源带着一干心腹入城。


    进入魏州后,李嗣源亲自和赵在礼单独会面。


    “是谁让你们撕毁陛下圣旨的?”


    赵在礼沉默片刻,说出了几个名字。


    李嗣源心中一震。


    “竟然是他们?”


    这几个名字,可都是在后唐建立中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


    虽然比不上李嗣源、郭崇韬、李存审这些顶级功臣,但排名也都能在前十、前二十。


    连他们也都想要背叛后唐李存勖了吗?


    李嗣源呼出一口气,语气缓慢地说道:


    “单凭魏博军和从马直是无法成就大业的,老夫需要回归成德召集老夫的兵马前来。”


    除了天下诸道兵马总管外,李嗣源还有一个成德节度使的官职。


    “还请大人坐镇此地,发一纸诏书给成德军便是。”


    “这是造反杀头的大事,若非老夫亲自,你觉得成德军会来?”


    “事不宜迟,老夫必须要连夜离开,否则等元行钦得知消息后领兵来攻,一切都来不及了!”


    赵在礼等魏博军将领迟疑片刻,点头答应。


    当天,李嗣源趁夜悄然离开魏州。


    他并未返回从马直军营,而是来到距离魏州数十里的魏县。


    确认安全后,李嗣源沉声开口。


    “张虔钊,你立刻去找元行钦,让他领兵前来和老夫一起进攻魏州,灭了魏博军和从马直。”


    “霍彦威,你是镇州刺史,立刻前往镇州召集成德军前来!”


    几名将领闻言都傻眼了。


    “大人,咱们不是……”


    李嗣源打断了众人的话,冷冷地开口。


    “老夫效忠大唐一辈子,怎么可能会背叛陛下?”


    “眼下的情况虽然混乱,但只要老夫平定了魏州和从马直,陛下就会明白老夫的忠心!”


    【李嗣源拒绝称帝,一方面是感激李克用的恩情,另外一方面则是他并不觉得造反能成功。


    魏博军再加从马直,撑死了也就万把人。


    即便是再加上霍彦威的镇州成德军,也就两万左右。


    两万人就想要推翻后唐?


    简直想多了。


    对李嗣源来说,他现在是后唐天下诸道兵马总管,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啥要造反?


    众将还想要说些什么,李嗣源脸色一变,厉声道:


    “你们忘了从璟还在洛阳吗?”


    李从璟,李嗣源的长子,也是他认定的继承者,如今正在洛阳禁军之中出任将军。


    一旦李嗣源宣布起兵造反,李从璟必死无疑。


    听完这句话,众将不再坚持,各自散去。


    镜头一转,李嗣源派出的使者张虔钊抵达元行钦大营,将李嗣源的亲笔信交给元行钦。


    上面非常详细地说明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表明了李嗣源要继续剿灭魏州叛军的企图。


    但元行钦看完之后,却是一声冷笑。


    “李嗣源这个老匹夫,陛下早就知道他野心勃勃。”


    “如今都接受了叛军的拥立,又征调成德军过来,分明就是想要联合叛军一起消灭本官!”


    “本官若是这都能上当,那就真对不起陛下的千叮万嘱了!”


    【元行钦不但没有继续进攻魏州,反而率领麾下一万多兵力退到卫州(河南卫辉),并飞马加急禀报洛阳,在奏章中弹劾李嗣源领兵造反!


    诸多弹幕顿时密密麻麻飘过。


    【秦始皇嬴政:好好好,这下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汉高祖刘邦:那么问题来了,李嗣源究竟是真忠心,还是真有野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