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3章 桓温造皇帝黄谣历朝皇帝大骂桓温无耻

作品:《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桓温当了这么多年权臣,早在十几年前第一次北伐时就已经打算篡位,又怎么可能不在京师这边做足准备呢?


    东晋君臣还在争吵时,桓温就已经凭借多年来的布置,里应外合一举进城,控制了整座建康。


    随后,他立刻领兵包围皇宫。


    宫门紧闭,庾氏家主、散骑常侍庾柔厉声对着诸多禁卫军道:


    “桓温打算造反,尔等必须要保护好陛下,不能让叛军入宫一步!”


    眼看一场血腥的战斗就要爆发,谢安紧急赶到,手持一份旨意用力挥舞。


    “太后有命,诸将士不得轻举妄动。打开宫门,让大司马(桓温)入宫觐见太后和陛下!”


    庾柔勃然大怒,拔出长剑杀气腾腾地看着谢安,厉声道:


    “安石贤弟,你难道真的要和桓温一条路走到黑吗?”


    “若如此,老夫今日也只能手持三尺青锋,在此诛杀国贼了!”


    面对近在咫尺的剑锋,谢安却一点惊慌表情都没有,而是冷静地开口。


    “庾大人,你杀我的确只需要一剑。但你可否想过,桓温杀庾氏又何尝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呢?”


    “难道你真的要为了陛下,让庾氏从此彻底从大晋除名吗?”


    庾柔身体剧震,良久,手中长剑当啷落地。


    【在东晋这个时代,对皇帝的忠诚远远没有让家族继续存续更重要。


    【身为外戚,过去二十年里反对桓温最激烈的庾氏家族,面对桓温数万大军时也只能为了家族放弃抵抗。


    桓温很快就在诸多部下的簇拥下来到大殿门口。


    谢安已经在这里等候。


    两人对视一眼,非常默契,一前一后地走进大殿中。


    大殿内,太后褚蒜子、皇帝司马奕以及包括庾柔在内的诸多世家高门家主、重臣齐聚一堂。


    “桓温,你不得旨意领兵进京,究竟要做什么?”


    桓温如愿控制整座建康,正是最为意气风发之时。


    他看都没看司马奕一眼,直接对着坐在大殿上首帘子后方的褚蒜子拱手道:


    “太后,当今陛下无道,还请废黜之,另选贤能!”


    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桓温大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自古以来,哪里有臣子废黜皇帝的道理!”


    其他人也都各种反对。


    桓温哈哈大笑,猛然拔出腰间长剑。


    司马奕一声惊叫,缩在龙椅上瑟瑟发抖,差点当场吓晕过去。


    庾柔脸色一变,到嘴边的话戛然而止。


    在场众人鸦雀无声。


    桓温手持利刃,目光犀利如鹰,冷冷注视着在场众人。


    “各位,我可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来通知你们!”


    无人敢于反驳。


    帘子后面传出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很快后方的褚太后道:


    “桓温卿家,陛下这些年也并未出错,总不能无缘无故废黜吧?”


    庾柔身体一震,立刻回过神来,大声道:


    “古往今来,华夏做什么事情都讲一个名正言顺。”


    “废立陛下乃是涉及到全天下人的大事,更该如此!”


    “桓大人,若你觉得陛下哪里做得不好该被废黜,你说!”


    桓温闻言也是愣住。


    他本以为自己这么威胁一番,也就搞定。


    没想到,这些朝廷的家伙是真的不给面子!


    桓温愤怒之下,拔剑就要斩杀庾柔。


    口舌说不通,那就让刀剑来说!


    谢安和郗超大惊,同时抢上拦住桓温。


    “主公,万万不可啊!”


    “主公,庾大人乃是国之柱石,他有罪的话可以让有司惩处,绝对不能当殿杀人呀!”


    谢安、郗超本身也是出身于东晋世家大族,和庾柔混同样的圈子。


    世家有一个政治斗争的潜规则就是“只分胜负不分生死”。


    以王羲之为例,权斗失败后的他只要宣布从此退隐山林永不出仕就可以安享晚年,儿子们也可以继续在东晋朝廷内当官,不会受到政敌们斩尽杀绝的待遇。


    连官职都要保留,更何况是命!


    桓温被谢安、郗超两人这么一拉,也冷静了几分,放下武器。


    桓温所在的桓家也是世家的一员,该懂的规矩也都懂。


    “庾柔,你要理由是吗?”


    “好,那本官就给你一个理由。”


    桓温将长剑回鞘,往前走了两步,大声对着珠帘后面的褚太后道:


    “臣闻,帝素有痿疾,不能人道。”


    “田氏、孟氏所生三皇子,乃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与田、孟二女苟合,非司马氏皇族血脉!”


    “如此之人,焉能为大晋皇帝!”


    这一刻,大殿中所有人的表情都异常精彩。


    桓温竟然指责当今皇帝司马奕是个阳wei,而且还说三个皇子都不是司马奕亲生的,而是司马奕的宠臣相龙等人和田、孟二妃私通而生!


    司马奕本人都傻眼了,几秒钟之后猛地从龙椅上蹦了起来,大骂道:


    “桓温,你想要废朕你就直说,为什么要找这种无耻的借口!”


    一个男人最丢脸的是什么事情?


    第一,那方面不行。


    第二,孩子不是亲生。


    桓温居然一次性把这男人最耻辱的两件事全部扣到司马奕头上来了,这怎么能忍?


    “这是事实!”


    都是桓温编的。


    司马奕压根就没有任何问题,三名皇子也是亲生,正儿八经的司马氏后裔。


    桓温用这种个人隐私问题来攻击司马奕,就是为了让司马奕无法自辩。


    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桓温不再理会司马奕,而是厉声开口:


    “太后,该做决定了!”


    他的耐心已经耗尽。


    要体面,不杀庾柔,桓温同意了。


    要理由才废掉司马奕,桓温也给了。


    若褚太后和这些东晋重臣们还不识趣,不懂什么叫体面。


    那桓温就只能大开杀戒,用刀剑来帮这些人体面!


    就在此时,谢安叹了一口气,站出来对珠帘后的褚太后行礼。


    “太后,既然大司马指证确凿,就按照大司马所言吧。”


    “臣相信,新君即位后,还是需要太后您继续摄政的。”


    随后,谢安又转头看了一眼其他重臣们,意味深长地开口:


    “若大司马的提议不被答应,臣担心建康城内马上就会血流成河!”


    原本想要开口反对的东晋重臣们闻言顿时沉默。


    谢安提醒了他们。


    再不答应桓温,这个常年领兵在外的东晋大帅就真要杀人了。


    珠帘背后,褚太后也陷入沉默。


    褚太后的外公是谢鲲,而谢鲲是谢安的亲伯父。


    按私人关系,褚太后要叫谢安一声舅舅。


    这也是为何谢安和桓温走得很近,谢家却不被东晋朝廷、各大世家视为桓温走狗的重要原因。


    褚太后才是谢家最重要的朝廷靠山!


    等待片刻后,见无人反对,褚太后终于开口。


    “那就按照大司马所言,废帝吧。”


    司马奕本来也不是褚太后的亲儿子,她的亲儿子晋穆帝司马聃十年前就死了。


    桓温听到珠帘后传出的褚太后之言,顿时露出笑容。


    而皇位上的司马奕则面如死灰,瘫软在龙椅上。


    【桓温最终实现了他起兵的目标,废掉了东晋皇帝司马奕,改立五十三岁的琅琊王司马昱为东晋皇帝。


    【司马奕也非常悲剧地成为东晋开国以来第一个被臣子废黜的皇帝。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这个桓温简直就是疯了,哪里有这样乱搞的,他把君臣纲常当成什么了?


    【汉武帝刘彻:臣子竟然废黜君王,呵呵,还想当伊尹霍光?怕是要死全家喽。


    【光武帝刘秀:谁给他的胆子,桓温简直就是找死!


    【汉中祖刘禅:混账桓温,太该死了!


    历朝皇帝都非常愤怒。


    皇位,应该是上一代皇帝传承给下一代皇帝。


    你桓温一个臣子,竟然擅自废立?


    这无疑触及到历朝历代皇帝的底线。


    【汉高祖刘邦:呵呵,这个桓温看来怕是要没有好下场了。


    【唐太宗李世民:朕其实也不太看得懂桓温的操作,他其实挺……嗯,挺笨的。


    大唐世界中,李治很好奇地开口。


    “父皇,若您是桓温的话,您会怎么做?”


    李世民呵呵一笑,指着金幕大殿中的诸多重臣道:


    “朕若是桓温的话,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早就应该把这些大殿之中各大世家的家主们除掉了。”


    “哪里还会给他们继续活命,站在那里阻挠大计的机会!”


    李治看着李世民,明显能感觉到自家父皇在说话时透露出来的杀机,身体不由颤抖了一下。


    果然一说到篡位,父皇都变得专业很多!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哼了一声,露出鄙夷表情。


    “历史上想要篡位的权臣有很多,但像桓温这么蠢的还真是独此一份,别无分店。”


    朱棣摸了摸脑袋,啧了一声。


    “桓温实在是太虚伪了!”


    历史上的朱棣一进入大明京师就登基称帝,一点不拖泥带水。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先想办法上车,等上车了之后再调整姿势。


    李世民、朱棣等人其实也都是这么做的。


    别管怎么登上皇位的,先坐在龙椅上,再去考虑接下来的其他事情。


    桓温,显然就不懂这样的道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司马奕被废为海西公,被迁到吴县(苏州)居住。


    【新登基的皇帝司马昱虽然足足五十二岁,但桓温直接派人将其监视软禁起来,完全架空。


    【紧接着,桓温又屠灭庾氏之中的庾柔一脉,还将武陵王司马曦、司马综父子,新蔡王司马晃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族也都尽数诛杀。


    【建康城内的政治版图也随着新皇的登基和桓温的无情清洗,迎来了剧烈动荡。


    建康城的大司马府中,桓温找来了谢安。


    “安石啊,时机到了。”


    “你觉得,我应该让陛下给我封什么王号为好呢?”


    “魏王,吴王,还是秦王?”


    谢安闻言,瞳孔顿时一缩。


    先封王,再加九锡。


    然后就是禅让,改朝换代。


    很显然,桓温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始这封王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