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神秘毒案初推断

作品:《狄仁杰故事之常乐案

    一番客气之后,众人落座。


    狄仁杰清了清嗓子,“诸位,前段时间,官道树后死尸案,都听说了吗?”


    “听说过。”赵主事率先开口。


    马副管事,杨书吏和陈书吏,跟着表示听说过。


    “距离东城门五里路的官道,树后面死了一个富户,那棵大树旁边有很大一块荒地。你们查一下那块地的户主。”


    “是。”


    赵主事四人拱了拱手,立即起身,前去查阅资料。


    过了一会儿,四人返回。


    赵主事拱手禀报,“大人,那一块全部都是荒芜之地,没有户主。”


    狄仁杰听闻,并不诧异,他早已知晓,只是确认一下。也就是说,在官道树后死尸案,附近的草棚和浆果地,都是没有登记的荒地。


    谁会去那儿开荒呢?


    这乡下门前屋后,水沟河旁,破草堆里,到处都能见到的野生浆果,为何会有人大片的种植呢?


    这种浆果,有钱的富户看不起,不会买;普通百姓有免费的吃,何必花钱。


    由此可见,种植浆果的人有着特殊目的。


    此人是本地的乞丐贫民,还是外地流落到此的人?


    甄佑才治理期间,本地的乞丐贫民,经常逃亡外地。那么此人是外地的人,流落到此的可能性更大。


    狄仁杰想清了这些,微微颔首。


    沉默片刻。


    狄仁杰和李文扬告辞,离开了户房。


    早膳之后,狄仁杰带着李文扬和段诗雨出了县衙。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东城门。


    他们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走到曾经死人的那棵大树旁边。然后向左转入那条小路,沿着小路,一路向北行走。


    走了几百步,来到那个破草棚前。


    看着那破草棚的周围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杂草,并无人烟。


    一行人先是走进草棚,再次查看一番。


    草棚里落满了灰尘。


    然后一行人走出草棚,来到旁边的一片浆果地,采摘了一些浆果吃。


    不知不觉中,三人吃着浆果,有点出神。


    待冷静下来,狄仁杰对死者当时的场景,进行推测。


    死者生前为了躲避强盗,身背沉重的银袋子,只身跑了很远,逃到此地。


    此时,他又累又饿。


    当他在这草棚旁边休息时,草棚旁边出来一个陌生男子。


    死者又累又饿,必定会乞讨吃的。从当时的现场来看,此处没有吃的粮食。


    既然验尸结果,是中毒症状。


    虽然不知道死者中了什么毒,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喝了陌生人给的东西——加了某种毒的水。喝水充饥,然后被毒死。


    那个陌生人取了死者的银袋子。


    而后却将尸体搬运到官道旁的大树后面,以此来制造破案难度。


    或许是匆忙的缘故,如果抛在荒地,则不容易被发现。


    为什么喝的是水,不是酒呢?


    当时死者周边没有酒味,而且如果是陌生人请他喝酒,他必然疑心。


    为什么草棚里的人是凶手?而不是外来的人劫财杀人呢?


    从当时的现场看,首先可以确定草棚里有一个男子居住的痕迹。


    假如当时这里人多,就算死者当时很饿,由于身背这么多银子,只怕也是不敢求食。他可能会偷偷溜走。


    那么一个人给他水喝,他怕不怕呢?


    假如凶手也喝了,他就没了疑心。但是这样的话,凶手怎么能不死呢?


    ……


    狄仁杰说完,看向李文扬和段诗雨。


    “大人,如果是在下背着许多银子,也不敢轻易喝陌生人的水酒。除非对方先喝了一口。”段诗雨若有所思地眨了几下眼睛。


    李文扬挠了挠头,“凶手要是喝了一口,却没有毒死,岂不是很奇怪。”


    “这也是本官没有想明白的一点。”狄仁杰一挥手,“走吧,暂且回去。”


    陇右道,瓜州,晋昌县衙。


    中午时分过后,又过了一个多时辰。


    “吁,吁——。”


    狄浦猛地一拉马缰绳,马车停在晋昌县衙大门口。


    这时候,后面紧跟着的两辆马车,也停了下来。


    很快,从三辆马车上,陆续下来十四人。


    最前面两人是郑武和狄浦,身穿囚服走在中间的是八名强盗,另有四人身穿快班衙役衣服走在两边。


    郑武一行人正要向县衙走。


    一个守门衙役走出来,上下打量着十几个人的装扮,见其中六人虽然穿着衙役衣服,却并不认识。


    “什么人?来晋昌县衙做什么?”


    狄浦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麻烦向你们县令通报一下。就说常乐县衙的解差,特来求见古县令,有公务处理。”


    说罢,将一封公文递交给守门衙役。


    “诸位,请稍候。”那守门衙役接过公文,转身直奔县衙二堂。


    在县衙二堂里,县令古凌波正在喝下午茶。


    那守门衙役进来,上前一步,拱手禀报,“大人,常乐县衙的解差,特来求见。说是有公务办理。”


    说罢,走向前去,将一封公文递交给古凌波。


    古凌波愣了一下,心中充满疑问。


    待恢复了神情,他接过公文,拆开看了一遍,”放他们进来。”


    “是,大人。”


    那守门衙役后退一步,转身走出了县衙二堂。


    “久等了,古大人有请。”守门衙役作了个请的手势。


    一行人来到二堂门外,郑武让其他人在外等候。


    晋昌县衙,二堂。


    郑武走进二堂,向前一步,拱手施礼,“常乐县衙解差——郑武。见过古县令。”


    古凌波笑着伸手指了下右手边的座位,“请坐下说。”


    “谢古大人。因公务繁忙,在下就站着说了。”


    郑武礼貌地笑了笑,指了指外面。


    “外面的八个囚徒就是公文中的八名强盗,只因他们是晋昌县的人,以大唐律法,在下交付给古大人。”


    “本官收下了。”古凌波看了看天色,露出关切的眼神,“你们辛苦了,先吃个饭吧。”


    “谢古大人美意,在下还需尽快赶回常乐县衙,向狄大人复命。”


    “既如此,本官就不挽留你们了。”


    “古大人,在下告辞了。后会有期。”


    郑武退出了二堂,将八个强盗交给晋昌县衙捕头皇甫一高。


    随后,他和狄浦带着四名快班衙役,找了一个客栈。


    一行人吃了个饭,随后离开了晋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