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章 刘彻:朕上线了

作品:《父皇!请称朕为太子!

    “都有好几次了啊。”霍光念道,“这孩子也太想急着做事了。”


    思忖片刻,


    霍光笑道,


    “也罢,想做事总比不想做事要好,他们既然有这想法,我们这些做叔辈的,支持就是了,


    把水和县需要的赈灾粮拨出,先给他们送过去。


    其他的我们不必管,让他们折腾就是了,有些事,总要经历经历。”


    伍被欣然应下,


    哪怕小心如他,也不担心水和县那边出什么岔子。赈灾是例行公事,有一套固定的流程,何况还给了他们足够的人手和粮食,循序渐进的做就好了。


    陛下还真是重视太子,如此快速积累民望的机会,可不多见。


    “霍相,恐怕不用我们去送了。”


    伍被笑着卖关子,


    “哦?”霍光眉头微挑,“采风就在三辅地等着押粮呢?”


    “是。”


    伍被顿时显得失落,没精打采的应了一句,


    和霍相说话真没意思!什么都能被猜中!


    真是的!


    “让他来吧。”


    “下官这就去。”


    没一会儿,赵采风就被领进。将赵采风带到霍光面前后,伍被自觉退下,他对官场中这些事敏感得很,


    剩下的就是东宫的事,他可不想掺和。


    陛下还富于春秋,我老伍才不急着站队呢!


    “下官拜见霍相!”


    赵采风对霍光极为恭敬,霍光身兼太子太傅,有时对太子讲课时,赵采风也能跟着听一听,


    赵采风总想着,


    怎会有霍相这么厉害的人?!


    “你倒是心急。”光听霍光说话的语气,没什么不对,可要是看过去,就会觉得有些怪异,霍光脸长得比赵采风还要年轻,语气却完全是长辈教导后辈。“在这守着,是怕我不给你赈灾粮,还是如何?”


    “霍相,我不敢这么想。”


    “等下我给你分出最好的赈灾粮,也是足数的。你要知道,赈灾粮格外紧销,下一批赈灾粮什么时候运到还不知道,其余各县的赈灾粮连足数都费劲,


    给你凑出来不易,你也好快些行事,替殿下把事情做好,早日回京交差。”


    “霍相....”


    赵采风面露犹豫,似有难言之隐,见状,霍光笑道,


    “你还想要什么,都一并说了吧,我要是能弄,就给你弄好。”


    赵采风大喜,再拜,


    “多谢霍相。”


    霍光摆摆手,表示不必在意,


    “霍相,下官知道赈灾粮很紧,下官厚颜,能不能再多要五成...呃,五成没有,三成也好!”


    赵采风硬着头皮说道,他也知自已要求过分,还没等霍光回应,就先给自已砍了一刀。但他也没办法啊,按照殿下的要求,不多加五成粮食,是根本不够的。


    沉默。


    赵采风没有即刻得到霍光的回应,沉默的时间越发漫长,巨大的压力朝赵采风包裹而来,霍光的视线毫不掩饰地在他身上打量。


    “你要这么多做什么?”


    霍光口中的足数,配比水和县户口是百分之百够用的,再往赈灾粥里掺点杂物,撑个十几天不在话下。十几天后,就是新年,到时,最难啃的骨头,基本就都啃完了。


    赵采风答:“殿下想让灾民都吃饱些,帮人帮到底,能多救一个就是一个。”


    “......水和县多吃饱一个,其他县就要多饿死一个,何来多救一个是一个?”


    霍光语气严厉,


    陛下的意思是让太子放开拳脚去做,霍光也不想干预,但赵采风转述太子的话,太过奇怪,让霍光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额....”


    赵采风支吾,不知如何回答。


    “那你是怎么想的?”


    “禀霍相,下官想着,殿下仁心,一心为民,爱民之心鲜矣,下官尽全力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定要帮殿下完成心愿。”


    “呵。”


    霍光被气笑了,


    本来是轻松的事情,怎能弄得如此愚笨?!


    罢了。


    “就这些粮食,再多的给不了,殿下要如何做是他的事,你把粮食解走吧。”


    霍光再懒得与赵采风废话,赵采风害怕,也不敢多说什么了。殿下的名字能压住不少官员,但太子太傅一定不在其列,在霍光面前,刘进还是没有排面。


    目送赵采风离开后,


    霍光于暗处唤了一声,


    “三弟,你去水和县盯着点,他们做什么不用管,不生乱最好,若是生乱,你要快些平息,莫要牵扯了无辜百姓。


    唉....”


    “知道了,二哥。”


    ..........


    洛阳


    刘彻托腮,两根手指长如筷,夹着鎏金托盘里的干果,盘中葡萄干、核桃、栗子、梅子俱全,应季的、不应季的,都有。


    客馆广庑高轩、温暖似春,刘彻满脸贵气,侧靠在七宝床上,慵懒的打了个哈欠,


    身旁侍立中贵人包桑,负责端茶倒水,


    身前是卫青、桑弘羊、庄青翟、霍嬗,一众文武,显然是个五脏俱全的小内廷。


    卫青读完书信后,刘彻手指悬在半空,夹在指尖的核桃,不上不下,顿了会儿,到底是没送进嘴里,


    啪嗒一声,被扔回金盘中,


    “这熊儿,整日大义救民,那脏活累活、得罪人的事却都要朕去做。


    罢了,谁让朕是他爹呢。”


    刘彻做起,扫过众人,最后视线定在卫青身上,


    问道,


    “赈灾而已,哪怕打大宛用了积存的粮草,余下的一时输送三辅也够,怎差出这么多?”


    卫青摇摇头,抬起手中的信,


    “没说。”


    “没说?呵呵,”刘彻笑道,“没说朕也知道为何。”


    看向桑弘羊,


    “你知道吗?”


    桑弘羊想摇头,山羊胡子撅起,一副老年痴呆的样子,刘彻指着桑弘羊笑道,


    “行,傻了一个。”又看向桑弘羊的儿子桑迁,“你阿翁傻了?何以不开口。”


    说着,还解下金佩,在桑迁眼前晃荡,


    桑迁直抒胸臆道,


    “禀陛下,阿翁他昨夜说以后可不能....呜呜呜呜!”


    桑弘羊干瘦的手指充满力道,看他这样子,是要把儿子活活捂死,桑弘羊看向刘彻,


    急道,


    “禀陛下,微臣方才失神了,微臣知道,微臣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