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明双璧——【军锋冠】

作品:《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国运战役】地图上,


    【华国】大本营北平城位于地图左下角,【脚盆国】大本营本愿寺位于地图右上角,


    如果从本愿寺发兵进攻华国北平城,共有三条道路,


    中间一条宽敞的主干道,


    主道一南一北各有一条近乎平行的狭窄小路。


    话说武田信玄沿着主干道一路挺进,逼近北平城,


    越靠近城池,他就越觉得奇怪:


    “怎么一路都不见华国军队出城迎战?”


    旁边德川家康一脸不以为然:


    “没什么奇怪的;依我看,他们应该都龟缩在城里,想凭借城高池深坚守吧?”


    武田信玄冷哼一声:


    “哼,这个华国选手太天真了,


    在【国运战役】里,单纯防守是没有出路的,


    后方的信长大人能不断抽取副将投入攻城,


    只要我方源源不断地发动进攻,敌方即使守军再多,也会因被持续围攻而士气低落,最终露出破绽而被击溃。”


    顺应武田信玄胸有成竹的表情,身边的【武田赤备队】骑兵们立即山呼: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此即我武田军!”


    直播间内的脚盆国网友集体吹嘘:


    “【武田赤备】世无双,武田信玄一级棒!”


    “信玄大人之智,冠绝亚洲,碾压华国!”


    “不愧是【风火山林】之武田军,连喊口号都这么帅~”


    连德川家康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战国第一战术家,雄霸甲斐国多年不败的武田君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佩服,佩服~”


    忽然,一骑红甲哨兵来报:


    “武田大人,大事不好了!


    哨兵探得北边路上浓烟滚滚,似有大军通过!”


    武田信玄一巴掌把那哨兵抽下了马:


    “胡说八道!华国能有什么大军,有的话都龟缩在城里呢。”


    过不多久,又有一骑来报:


    “武田大人,大大大、大事不好了!


    哨兵探得南边路上同样浓烟滚滚!!”


    这下武田信玄不得不慎重思考起来:


    难道华国真的改变了作战方案?!


    不对劲!


    万一华国队伍里有骑兵,绕过两条小路到后方抄我们的后路,


    到时候我军将要同时面对出城迎战的华国主力和背后的偷袭部队,腹背受敌,


    哼!这样的小伎俩已经被我武田信玄识破了!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调转马头返还,消灭意图迂回到我军后方的敌军骑兵!”


    武田信玄迅速和德川家康通了气,红蓝两支队伍同时调头往回赶,做好迎击前方华国偷袭部队的准备。


    然而,


    他们一直回追到本愿寺大本营外的岔路口,依然没有碰到一骑敌人,


    武田信玄脑子里已经凌乱了:


    “怎么回事?!难道华国绕后的突袭部队还没到?”


    突如其来的第三匹哨骑,带来了噩耗:


    “不好了武田大人!


    后方!


    我军后方的大路上,尾随来了一整支华国骑军,数量过万!”


    “什么?


    数量过万?


    我们甲斐国穷一国之力,才凑够了三千精骑,


    华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骑兵?我不信!”


    陷入自我怀疑的武田信玄失了方寸,撇下德川家康独自逆着人流赶往队尾。


    随后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番【武田赤备队】争相溃逃,互相踩踏的画面,


    他们的后方果然遭受了攻击,


    一个个赤备队骑兵丢盔弃马,一边狼狈后逃,一边哭喊:


    “我们被突然出现的华国主力骑兵咬尾巴了,死了好多兄弟!”


    “华国骑兵的装备都是重甲,比我们这种轻骑防护好多了,怎么打?”


    “快逃命吧!队形已经乱了,武田信玄大人还没调过头来,根本管不了我们!”


    武田信玄又惊又气,连砍了十几个溃兵,却依然无法让【武田赤备队】稳住阵型,兵败如潮水。


    他透过溃兵潮遥遥一看,


    就这一眼,就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哪来这么多的华国骑兵部队?!


    他们不是正在两条小路上么?


    怎么可能这么快又从大路追到我们的身后?!”


    两军战场上,一员黑马长枪、络腮胡子的华国骑将一马当先,


    所到之处,皆是血肉横飞的赤备队尸体,以及声声豪气干云的大笑:


    “脚盆国的将领听着!


    你们已经被我们设计堵在了这里,首尾未能调转,


    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被一路掩杀或者被就地全歼两条路可选。”


    这时,又一员华国大将策马出枪,挑落了两名想舍命一搏的赤备队骑兵:


    “常兄说得对,


    不过,我徐某觉得,这两条路没什么区别,


    所以,不如早点引颈受戮吧!”


    武田信玄青筋暴起: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系统的介绍适时响起:


    “


    【徐达】


    武力:90,


    智力:85,


    统率:93,


    魅力:83,


    生平简介: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首。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1363年领兵大败陈友谅;1367年消灭张士诚。


    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率军清扫元朝残余势力,将元人彻底赶回北漠。


    官至太傅、封魏国公。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被称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


    【常遇春】


    武力:94,


    智力:76,


    统率:86,


    魅力:83,


    生平简介:


    1330年-1369年,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因不甘心于老死田间而习练武术,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精于骑射。


    1355投奔朱元璋的义军,每每亲自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人称【常十万】,


    与徐达堪称黄金搭档,两人共同助朱元璋荡平中原,攻入元大都,北逐元廷。


    常被后人追颂为明朝的张飞、万人敌,与徐达并称【军锋冠】;


    朱元璋曾赞常遇春: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将军遇春。


    ……


    徐达、常遇春共有特性:


    【军锋冠】


    当两人同时在战役模式出征时,武力上升15,统率上升10,部队士气上升20


    ”


    这一大段介绍播报,再加上战场上徐、常二人枪挑武田骑兵如砍瓜切菜的勇武,让脚盆国国民们下巴全掉到了地上:


    “有没有搞错,华国明朝哪来这么强的武将?”


    “两个人的武力都比武田信玄大人还高,这合理么?”


    “而且还有【共有特性】,加上之后武力直接突破100,这怎么玩?”


    “这不是明朝版本的关羽和张飞么?!想不到三国之后的华国依然猛将如云!”


    这时有很多华国的观众提问:“谁是关羽、张飞?”


    “额,如果你们以后能恢复到三国时代的历史记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