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棣特性——【禁军三大营】

作品:《国运竞斗:我每抽必中历史名将

    明成祖朱棣的出场,连朱元璋都有点懵了:


    “这膀大腰圆的大胡子,是我以后的儿子?


    啊,不对,


    我想问的是,我才刚刚做上了【吴王】,你告诉我俺以后开创了一个王朝?”


    有些后知后觉的网友其实比朱元璋更懵:


    “我勒个去!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小和尚,竟然最后成为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乞丐转职和尚,和尚转职义军,义军转职皇帝,这是什么转职达人?!”


    “怪不得特性这么牛逼,属性还可以每回合成长。”


    “我给八爷道歉,之前是我有眼无珠,不知道您竟是华国的真龙。”


    “这么看来,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都很牛哦,又能打又能治国,俩都是皇帝的天花板了属于是。”


    有了朱元璋的成长、大明双璧的锋锐,以及于谦、朱棣的加入,华国的阵容比第一回合更加兵强马壮。


    战争狂人朱棣的好战心更是一下就被点燃了:


    “父王,天选者,什么时候我们全军出击,痛扁小脚盆?”


    姜子凡振臂一挥:


    “这一回合,大家可以放开手脚了!


    我们要全歼对方有生力量,奠定胜局!


    发动朱棣的特性——【禁军三大营】!”


    系统开始解释朱棣的特性:


    “【禁军三大营】


    由明成祖朱棣当年下令组建的三大禁军部队,


    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由大明各行省选调出来最精锐的骑、步兵组成的重甲野战军,装备武装到牙齿,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


    【三千营】:由数千投降明朝的蒙古骑兵组成的部队,是明军最为强悍、机动力最强的骑兵力量;


    【神机营】:一支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铳,后期又添置火绳枪。作为明军中的独立炮兵部队,领先西方二百余年,领先脚盆国二百余年。


    特性效果:


    朱棣出场后,可将己方部队升级为明朝【三大营】禁军。”


    随着一阵金光扫过所有的明军部队,


    徐达、常遇春原本的一万骑兵、以及朱棣新带来的五千城防军,瞬间升级成了三个不同的兵种,


    目前北平城内一万五华国守军的结构变成了:


    【五军营】重甲野战军一万人,


    【三千营】蒙古骑兵三千人


    【神机营】两千人。


    华国观众们开心得合不拢嘴:


    “朱棣的特性好强啊,现在我国的部队变得更强力了!”


    “三大兵种齐集,要拿下小小一个织田信长还不是手到擒来?!”


    “随便脚盆国添多少猛将,奈何我judy哥可以降维打击~”


    连看热闹的别国观众也不禁赞叹:


    罗刹国网友:“这真是之前七连败的华国?就凭这样的军队,跻身【国运竞斗】全球十强完全没问题。”


    普鲁士国网友:“我国要是有这一大帮精兵良将,早已经妥妥地称霸欧洲了,还用得着每轮都跟一帮中世纪西欧领主菜鸡互啄?!”


    李家坡网友:“哭了,能申请重新并入华国参加【国运竞斗】吗?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曾是泱泱大明的朝贡国呀!”


    一时间,华国的电视直播画面里一派兵强马壮,旌旗遮天的景象,


    忽然,针对下一步的攻防计划,北平城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常遇春:“朱大哥……不、【吴王】陛下,俺觉得现在就可以发动总攻了!”


    徐达:“常兄弟莫急,敌军上一回合虽被我们全歼了三千骑兵,然而这一回合补充的兵力还未探明,还是先探明再作针对性部署较为稳妥。”


    于谦附和道:“徐国公言之有理,愚以为北平乃局势之根本,此时应优先保证大本营的防御,再伺机出击。”


    朱棣则早早拔出了佩剑:


    “还探个锤子,对方不过是些装备简陋的脚盆鬼子,


    父皇,你只用给我三千蒙古骑兵,我等会儿就把那个【第六天狗腿子】的脑袋拧回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此时的朱元璋,早已褪去义军时期的青涩,无论胆识和谋略,都远比一方诸侯王更高一筹,也比别人对这场【国运竞斗】看得通透一点,


    尽管如此,他还是将姜子凡拉过来说:


    “我乃本场主将,决断战场局势,乃我本分,


    但我还是想听听天选者的意见,加入后世的角度来定夺接下来的战斗部署。”


    全军将士都对朱元璋恭恭敬敬对待姜子凡的态度颇为惊讶:


    “陛下文韬武略,为何依然这么敬重姜子凡?”


    这一派画面,与对面织田信长踹开川口督史、抢过指挥权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姜子凡心想:


    这老朱真不错,不愧是一路从平民转职上来,最没有架子的皇帝(括弧:前期)。


    他与朱元璋低声交流一番后,朱元璋眼前顿时一亮,


    旋即看向一直默不作声,似乎被大家冷落了的于谦,


    再凝视地图上的三岔路口以及战争迷雾,略加深思后,正式发号施令:


    “朱棣,常遇春,你们领3000【三千营】蒙古骑兵,埋伏于北面小路入口!”


    “徐达,你与我领10000【五军营】重甲兵,埋伏于南面小路入口!”


    “两军如见自己把守的通道口有敌军部队出现,立即歼灭,


    没有我或天选者的下一步命令,不得私自离开防守位置,


    就算见到北平城被敌军围了,也不得擅动!”


    听完这一部署,不止性格暴烈的朱棣和常遇春,连徐达都大吃一惊,实在忍不住问道:


    “陛下


    这样的安排似乎不妥,


    第一,两国营地之间这三条道路,每一条都有可能是对方的主力经过的道路,为什么我们只埋伏于南北两路,而放掉中路不设防?


    第二,只留2000名将士守卫北平城,兵力是否太过薄弱,须知现在这一场可是【国运战役】,城破了,就一切都完了,


    还望陛下三思~”


    朱棣也急道:


    “是啊,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对面新一回合的总兵力,


    万一对方刚好选择集中所有兵力直取中路的方案,我们可能还来不及回防,北平城就破了!


    还不如每条道路入口都埋伏3000人,留6000人守城,这样更加保险!”


    常遇春更是撸起了袖子:


    “朱大哥,俺去揍脚盆鸡用不着3000人,只要给我带1500【三千营】骑兵,就能冲得他们叫爸爸!余下的都留在北平守城吧!”


    朱元璋和姜子凡都听得出来,大家明里暗里的意思,都是不理解和不放心只留2000人守北平的安排,害怕自己在外打完胜仗归来,基地却被端了。


    “砰!”


    突然,朱元璋重重一拍桌子,同时发出一声大喝,打断了所有人的质疑:


    “都别说了,我意已决!


    再有对此安排质疑者,可自行离开北平城,我朱元璋从此不与为伍!”


    这一番话不亚于雷霆万钧,


    顷刻之间,没有一个人再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