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皇帝乐傻了
作品:《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 同时跟着一起走的还有几位南诏国的朝臣和他们的孩子。
那些被带走的官员最后会从哪里醒来,可就没人知道了。
毕竟,能跟着使团出使的人,那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他们代表的是一国的颜面,这当中肯定没有丑的。
沐云瑶看着这一幕,淡然的品着美酒,吃着美食,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这让北夷的使臣又对这位大齐的公主多了几分好奇。
沐云瑶突然感觉到一道目光盯着自己。
抬头环视了一圈,便见不远处北夷使臣冲她摇摇举杯。
沐云瑶自然不会干伸手去打笑脸人的事,端起桌上的杯子,冲对方示意了一下,浅饮了一口。
“公主殿下久闻不如一见。”
沐云瑶放下酒杯,看着对面那个笑得如同狐狸一般的男子,浅浅勾唇。
“世子客气了,有些时候还是闻言好一些。”
与大齐交界的国家不少,但就算南诏和北夷最会生事。
战无悔以前在镇北军中,所镇的可不就是他们北夷的大军吗?
“云溪公主似乎很不喜欢北夷?”
沐云瑶翻了个白眼,知道我不喜欢你们,还往上凑?
但这是两国相交,她自然不能说的这么直白。
“本公主一生唯有两愿,一愿家人平安,岁岁无忧。
二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对于那些喜欢无事生非,主动挑衅的人自是喜欢不起来的。”
北夷世子被她这么一噎脸色有些难看了。
大齐位处中原,他们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大齐的百姓丰衣足食,他们自然可以说这样的话。
可他们北夷却生活在苦寒之际,一年有将近半年时间都在处在冬季,根本不适合种植。
他们只能靠畜牧生存,他们一生居无定所,有半生的时候,都是在迁徙的途中。
他想抢占更适合生存的城池,让他们的人也能与大齐人一样生活有什么错。
他虽然不觉得自己有错,但也不会同南诏大皇子那般与人在别国的宫宴上起冲突。
只笑着对沐云瑶举杯道,“公主大义,在下佩服。”
“世子客气了,只要世子别向大皇子一样感谢本宫就行。”
沐云瑶也端起了桌上的酒杯,浅浅一饮。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有瞧不起人之嫌,她根本不在乎。
就现在的大齐而言,她有这个资本。
北夷国使臣不过短暂的交锋就看出来沐云瑶没那么好惹,接下来的时间里,也没敢主动搞事了。
毕竟,他们要从女王国回北夷还要从大齐边境路过,别回头被扣在那里就是笑话了。
毕竟,换成旁可能不敢,但这位云溪公主就说不准了。
南诏的皇子,她还不是说抓就抓了。
也没看那大齐皇帝说什么,没准人家还挺高兴的。
这一点北夷使臣还真是猜对了,大齐皇帝可不就是挺高兴的吗?
从接到战无悔让人快马加鞭的送来战报,说是在战场上俘虏了南诏三皇子,他这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连带着对诸位皇子都更加亲切起来。
还特意让人去将南诏四皇子住的宅子翻修了一下,说是他还有兄弟要来大齐做客,都是自家兄弟,没道理让人他们分开住不是。而更让他高兴的事,却在南诏三皇子被押解回京之后。
太子半夜带着一个黑衣人进了御书房。
吴伴伴下意识的护在皇帝身前。
太子突然来这么一着,他差点都要怀疑,他是要逼宫了。
皇帝伸手将吴伴伴拨到一边,看着太子一脸严肃的问道。
“太子,大半夜不睡,怎么又带人进宫。”
显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这样的事了。
太子先给皇帝行了一礼,这才道。
“父皇,这可不是儿臣的意思,这是云溪公主安排的人。”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封密折交给皇帝。
看上面的火漆明显是已经拆封过了。
皇帝倒也不意外,沐云瑶既然让人直接指上太子,就说明她信得过太子。
皇帝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一开始是拧眉,然后又欣喜,最后那嘴角根本压都压不住。
沐云瑶自然不会傻到明说自己从女王国回到大齐是为了什么事。
只说自己偶然听说了幽云山脉的传闻,觉得这当中有些蹊跷,她觉得事关重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才悄悄返回了离城。
随后,便是他们如何进的山,如何发现了磁铁矿。
为了让皇帝相信,还让人带了一些磁铁矿石回来。
“云溪公主让你带回来的东西呢。”
卫清自从进了御书房,除了行礼外,便没有任何动作。
在听到皇帝的话后,才从身后解下一个大大的包袱。
因为他本就穿着一身黑,再加上包袱与他衣裳同色。
皇帝一开始居然没发现他带了东西。
卫清没敢上前,而是就地将包袱打开,然后从中取了两块较小的矿石交给太子,让太子拿给皇帝。
皇帝看着摆在龙案上黑乎乎的东西,他并不知道这是不是磁铁矿石,但他信沐云瑶不会在这事上骗他。
“你可曾与公主一起上山,可知这磁铁矿有多大?”
卫清闻言跪下磕头。
“陛下恕罪,公主上山之时,西南边境正与南诏开战,末将并未陪同公主上山。”
皇帝想了想那位被抓回来的南诏三皇子,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又问道,“与云溪公主同行的有几人?”
“公主与萧督主二人只带了一句随从和两名当地的向导。”
皇帝闻言也是满意的松了一口气。
铁矿的事兹事体大,知晓的人越少越好。
若是南诏的人知晓幽云山脉中有铁矿,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打离城。
那矿脉他想要,但他更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那条矿脉。
皇帝又问了下卫清,关于矿脉的事还有多少人知道,卫清一一答了,皇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卫家小子这次你辛苦了,过后朕定论功行赏。”
“谢陛下。”
让人将卫清送出去,皇帝又让人传了工部尚书进了宫。
皇帝、太子和工部尚书三人在御书房待了一宿,连第二天的早朝都免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