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词条与法医

作品:《向各朝代直播社畜生活的我爆红了

    “第六位,唐朝阿罗。”


    正抱着女儿的阿罗讶然,随即很高兴,丈夫谈弘谟也高兴,他抱过女儿示意她问。


    阿罗有些紧张:“我时常听人夸我父亲的诗做得好,那在后世有人会记得他的诗吗?家父白居易。”


    “有的有的!”周瑾玉点点头:“白居易的诗是课本上有的可多了。比如《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 别》、《钱塘湖春行》等等,这些都是必学的诗。”


    阿罗笑了,真好,父亲一定很高兴吧。


    此刻正在家中的已过花甲之年的白居易湿了眼眶:这孩子。


    刘禹锡对着远方举起了酒杯示意,乐天这家伙肯定高兴坏了吧。


    女儿记挂着他,就连他的诗都流传到了后世。


    他要不要写一首诗贺乐天流芳千古?


    周瑾玉打开百科词条输入白居易的名字,一大串文字就出来了。


    众人一看,顿时酸了。


    这个是史书吗?


    居然一打上名字就出现了关于这个人的所有情况。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诗人他们知道,但是什么是现实主义?这个是后世人冠与他的吧。


    看看名字下面还有好多标题:


    什么白居易,被小日子奉为菩萨的中唐诗魔。


    小日子!不就是那个后期侵犯我们国土的玩意吗,怎么他们自个没有诗人吗?还要蹭我们的?


    上面详细介绍了白居易的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个人作品,出版图书,人物评价,轶事典故,亲属成员,家世争议,后世纪念,史书记载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各个时代的读书人集体更酸了,这个白居易不光有诗在后世的课本上,甚至一写出他的名字就会有很多关于的资料!!


    他们也好想要这个!


    白居易看到那个家世争议皱眉,什么叫争议?他的家世好得很,没有任何争议!


    后人怎么能这么写?


    刘禹锡懒洋洋地想到:在诗作上我与乐天齐名,不知道写出我的名字会不会也有这样子的详细介绍呢?


    还有元稹,他要是还在就好了,看到这个应该会觉得新奇有趣。


    李世民皱眉:什么叫中唐?唐就唐,叫什么中唐?


    这个中莫非是中间阶段的意思?


    “好了,下面是第七位唐朝孙子起。”


    读书人孙子起激动的站起来,他要求周瑾玉也写上他的名字,他想看看后世人是怎么说他的。


    “……”周瑾玉有些无奈地打出名字,回车。


    没有。


    要么就是同名的人。


    并没有唐朝时期的孙子起。


    孙子起脸色顿时煞白,摇摇欲坠,周围响起一阵压抑的笑声。


    周瑾玉看他的脸色急忙解释了一遍:“有词条的人一般都是历史上重要人物才有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就像我输入自己的名字也 是找不到的,要么就是同名但是而且比你还要厉害的人。”


    但是周瑾玉的解释却更让孙子起觉得难堪,他拿着袖子挡住脸,在众人或嘲笑或戏谑的目光中灰溜溜地跑了。


    刘邦悄悄问张良:“子房啊,吾是大汉的开国皇帝,那什么词条应该能搜索出吾的名字吧。”


    “……陛下这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那个什么白居易都有了!吾能输给他吗?”刘邦振振有词。


    “……会有您的,陛下。毕竟我们大汉推翻了暴秦。”张良说道。


    “哈哈哈哈哈!”刘邦满意了,拍拍张良的肩膀:“吾相信以子房之才,后世的词条上也会有你的信息 。”


    “那就借陛下吉言。”


    两人插科打诨间,周瑾玉念到了第八位宋朝:宋慈。


    赵匡胤全神贯注,到我大宋了!


    不知道这位宋慈是不是现在大宋的人?


    淳佑七年,任直秘阁、湖南提点刑狱的宋慈正在撰写《洗冤集录》。


    听到天幕叫自己,宋慈放下笔,作揖道:“宋某见过周姑娘,在下想问在后世的仵作是不是能受到大众 的尊敬?他们可以参加科举了吗?”


    在现在这个社会,仵作被视为最为低贱的行业。哪怕仵作在案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们依旧对 仵作有偏见,朝廷还规定仵作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这位就是开创法医鉴定学的宋慈啊!


    周瑾玉压抑着想给他放《大宋提刑官》的冲动,认真道:“仵作现在叫做法医。国家司法鉴定人的一种 。学生高考的话都可以报考医科大学里面的法医专业,除了基础的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 医学、法医学、法学等等,而且学制基本都是五年。


    能做法医可都是学识都非常厉害的人物,一般人还真当不了。


    法医不光是受人尊敬还是一门非常光荣的职业,他们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宋慈被那句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话给震撼到了。


    真好,真好啊!!


    他目光闪着点点星光,郑重地谢过周瑾玉。


    周瑾玉忍不住多说了一句:“我们现在学界肯定您在古代法医学的始祖地


    位,所以将古代法医学也称为 宋学。您的《洗冤录》后来被翻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在他们国内广泛流传,对法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贡献。”


    宋慈再拜:“在下惭愧,不过是些微小的事情罢了!能让后人受益匪浅,亦是在下的荣幸。”


    各朝君臣皱起眉头:仵作?


    后世连当个仵作都这么难的吗?


    不管是要从小念书,还要参加什么高考,考上去了才能真正的学如何当仵作的课程,而且一学就要学5年!


    后世真的是什么都分得极其的细致啊。


    百姓们乍一听仵作,不由得缩了缩身子,在他们眼里仵作是不吉利的。


    然而后世那句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同样震撼到了他们。


    是啊,谁能免得了一死呢?


    若是遭遇人为的死亡,除了仵作谁还能听得懂尸体的话呢?


    赵匡胤觉得很可惜,这个宋慈是个有大才的人!就是可惜不是他所处的朝代。


    不过那也是我大宋的人!


    法医学的鼻祖!听听,这可是我大宋的人才!


    赵匡胤第一次这么高兴,接连下了几道指令,现在开始注重仵作的培养,仵作的子嗣同样可以参加科举。他急需更多的人才让整个大宋不再重演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