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功在千秋

作品:《向各朝代直播社畜生活的我爆红了

    第二天两人一早就出发超市采购物品了。


    而一早上的天气就开始暗沉沉的,远处堆积的乌云愈来愈多。


    风开始变得大起来。


    等到他们买好东西回家,暴雨瞬间倾盆而下。


    巨大的风声呼啸不止,听得人有些慌。


    两人拿着零食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照例先看纪录片频道,正巧在播放纪录片超级工程:食物供应。


    各朝君臣和百姓们一看顿时沸腾了!


    粮食!


    无比重要的粮食!


    太好了!总是看到后世人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很少看见他们种地,但是他们人有多,所以粮食怎么来的一直 是他们非常想要知道的事情。


    起居郎有开始了奋笔疾书的记录,粮食!


    其他都可以记不清楚,但是粮食的信息一点要记得清清楚楚!


    【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挑战,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


    【这是一个超级工程,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加复杂和艰巨。】


    华国东北部。


    这里的一个农场有着50多万亩的水稻田。


    每年7月就是最忙碌的季节,因为这个时候的水稻最容易患稻瘟病,一旦水稻患病,粮食将大幅度减产。


    而且稻瘟病难以根治,只能提前预防。


    最佳的防病期就是水稻开始抽穗的10天时间内。


    百姓们立即竖起了耳朵:好好好!!在水稻抽穗的10天之内是预防水稻患病的最好时机!记住了!


    那么是怎么提前预防的?他们能不能从中学习?


    还有这么大的水稻田,收割的时候不是需要大量的人手?不知道后世收割水稻的话一天能挣多少钱,管不管 饭?


    给这么大的水稻田预防水稻病也需要人手吧。


    是不是撒药呢?


    一个人能撒多少亩,10天时间怕是不过够吧。


    正担心着,一辆飞机出现在了眼前。


    工作人员将药水装上飞机,飞行员驾驶着飞机给50万亩的水稻田进行航化喷洒。


    飞机的两侧机翼上随着飞机的飞行向地面的水稻喷洒出一道道药水。


    百姓们顿时鸦雀无声。


    麻蛋!这怎么学?怎么学!


    简直是在方方面面都堵死了他们想要学习的入口。


    君臣们叹气:看看得了。


    不是他们不去努力,这明显有着巨大知识断层的技术他们就是想学也无从学起。


    百姓们都绝望了,后世人喷个药都用飞机,那收割水稻到时候肯定也是用的机器了……


    看看,光是开飞机的人就叫什么农用机特技飞行员,这一听就和开那些载客的飞机不一样啊!


    这飞机一天最少都能喷洒5万亩,比靠人来喷快得多了!


    老人们摇头叹息,学不了……


    虽然学不了,但是看着后世人如何种地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看上面说虽然飞机喷药很快,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多变的天气。


    下雨前后两个小时不能喷,因为雨水会稀释药性。


    风太多不能喷,会把药吹走。


    而且要达到最好的喷药效果就得等好天气才行。


    “我现在明白后世的农业大学的重要性了。”一人感慨:“这么多的粮食,如果没有专门精通的人去种地,产量怎么能提高,水稻得了什么病,要用什么药,这些不都得学习吗!”


    “没错,我看这些知识一点也不比那些什么之乎者也简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单!”旁人赞同。


    “你们听听,什么雨水,多少级的风,这些都是种好粮食必要的知识啊!”


    “还有那个撒药的飞机,那不得有人去专门地学习怎么开飞机喷药吗!”


    众人频频点头,是的!没错了!


    天幕上的镜头一转,又是另一个农场。


    而且还是后世最大的粮仓!


    从天空中俯瞰过去,一大片绿色的稻田令人心旷神怡。


    一脸沧桑的老农眼中含泪:“真美啊……”


    是啊,这遍地的粮食真美!


    原来这里曾经是荒地吗,那么多人的辛勤的改造才造就今天的粮仓!


    而每年这里生产的粮食可以为1亿人提供口粮!


    众人被这个数据惊呆了。


    “多……多少?”刘邦结结巴巴。


    “可以为1亿人口提供口粮!”张良叹为观止。


    刘彻直道可惜:“看得到却无法复制的方法!”


    桑弘羊没有气馁,他对刘彻说道:“后世粮食的高产量是方方面面人才的综合体现,而我朝要做的就是培养出各种的农事人才,做不到后世如此优秀,至少能让百姓们也能勉强温饱。”


    刘彻允了,令其督办此事。


    其实华国的土地上耕地面积并不多,而他们要面对的就是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


    百姓们:然后呢?


    怎么做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发生了改变。


    他就是袁先生。


    袁先生!百姓们听过这个人,当时周姑娘


    就读农业大学的堂弟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袁先生一样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