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茶馆百态

作品:《向各朝代直播社畜生活的我爆红了

    话剧开始,一名演员打着骨板说着数来宝就上来了。


    数来宝!


    清朝京城百姓们顿时笑起来:这不是街头巷尾的乞丐要钱的数来宝吗?


    没想到在后世居然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还是什么70周年院庆的活动。


    一些本就拿着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走街串巷的流浪艺人一怔,这数来宝在后世竟然登得上大雅之堂了 !


    周瑾玉一旁说道:“数来宝现在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啥?


    又是国家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听起来怎么特别像那种要供起来的东西?


    仔细一听内容,哦豁!


    听着就是了,千万不能讨论!


    说什么莫谈国事,偏偏句句不离国事。


    听听这句:那黄龙棋子的威风一天正比的一天小,文武官他有一宝,见了洋人赶快跑!


    百姓们相视而看,继而又了然地移开目光。


    太上皇乾隆再一次被气到了,这些刁民!


    竟敢拿皇家威严在这粗俗的俚语中调侃!该当诛九族!


    嘉庆闲暇之余,听了听,点头:嗯,唱得还挺押韵的~~~


    清廷的文武百官:……


    谁!那个龟孙子见了洋人就跑?


    简直丢尽了他们的脸!


    其他王朝:……太刻薄了……


    李斯:这位老舍先生大才啊!


    数来宝唱完,红色的大幕拉开,一间热闹非凡的茶馆出现在百姓们的眼前。


    茶馆里喝茶的,斗蛐蛐的,谈天说地的,还有拿着一本书到处给人看的。


    两人聊天,说洋人的教堂被百姓砸了,洋人一怒之下将县太爷吊树上活活抽死了。


    旁边的人一听急了:还有没有王法!


    急得掌柜忙上来笑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嬴政诧异:县令不是朝廷命官吗?怎么这个洋人竟然敢公然打死人?


    还是说这个清朝已经腐败到让这些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这个清朝怪不得这么令人讨厌。


    刘邦看得一脸新奇:“好奇怪的头发和衣服啊!他们不觉得难看吗?”


    张良:“应该是北方的民族掌握了中原的政权。将所有的汉人头发和衣服都规定要这样穿吧。”


    “这个清朝之前是什么朝代来着?”刘邦问道。


    “是明朝。”张良回答。


    “哼!不中用的废物!”刘邦冷哼。


    茶馆里不断地人来人往,这时两个穿着华丽的男子提着鸟笼就进来了。


    清朝的百姓们顿时了然,哦豁,这是八旗子弟呢~~


    瞧瞧那范儿,那提在手中宝贝异常的鸟笼,不是八旗子弟是什么。


    还有人从外面进来得意洋洋地向其他展示自己得到的不列颠的鼻烟,有人讽刺:这鼻烟也从外洋进,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来人满不在乎道: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


    清朝的百姓们:……


    谁的金山金山?


    难道就没有他们的份吗?


    看看这些人的嘴脸,就这德行,被洋人骑着头上确实自己作的!


    康熙听着这话脸色发青,这些个败家的玩意!


    八旗子弟真是废了!


    各朝的百姓们:……


    一间茶馆真是见识这人生百态啊……


    从中还窥见了这个摇摇欲坠的腐败王朝。


    那向人炫耀自己洋烟的人叫刘爷,他身后还跟了个衣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衫褴褛的汉子。


    刘爷说给对方出十两银子买他女儿。


    汉子呐呐道:一个黄花大闺女就值十两银子吗?


    刘爷嗤笑一声:买到窑子里去兴许能多拿个两儿八钱的。


    汉子自然是不肯,问将她姑娘卖给谁。


    刘爷一脸你占了便宜的表情:宫里当差的庞总管,太后面前的红人!


    那酱油瓶子都是玛瑙做的!


    汉子失声痛哭。


    百姓们亦是跟着痛哭,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了!


    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愿意呢?


    张岱看得浑身寒毛直竖,这位老舍先生不光文字犀利,连演出的话剧都如此透心刻骨。


    他瞬间觉得自己那些文章全是矫情的无病呻吟。


    于百姓无益,于国家无益,于时代更无益!!


    朱元璋脸色有些难看,虽然这个茶馆说的是清朝。


    但是他依旧在其中看出了这里面要反的不仅仅是清朝……


    忽必烈觉得很有意思,这清朝听着他们满人的名字应该北边那边的渔猎民族吧。


    现在他们的祖宗估计还在窝着打渔呢。


    茶馆里,红衣的常四爷,蓝衣的秦二爷,说媒拉纤的刘麻子,游手好闲的松二爷这些人构成了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刘麻子跟卖女儿的汉子说只能卖十两银子,但一转脸就跟庞太监说要二百两银子!


    妈呀,这心黑的!


    百姓们咋舌:是不是那些说媒拉纤的人都是这样子?


    还有那个嬉皮笑脸求人施舍大烟的唐铁嘴,才出场没一会,却令人印象深刻。


    赵匡胤说道:“这就是那种吸大烟上瘾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