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为什么?

作品:《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昌平君代秦王出巡新郑的消息很快不翼而飞,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咸阳城内外。


    无数的信鸽腾空而起,带着这个重要的消息飞向远方,将它传递到各个地方。


    而出巡的昌平君却并没有急于赶路,反而一路上速度缓慢。


    这并不是因为他懈怠或者拖延时间,而是因为有太多的老秦人听闻了他的到来,纷纷赶来一睹这位大秦丞相的风采。他们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渴望亲眼见证这位位高权重的人物。


    “快看!这便是我大秦的丞相!”有秦人兴奋地喊道。


    “见他便如同见到大王啊!”另一个人激动地附和道。


    “大王万年!!”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呼声。


    许多老秦人看到了那面象征着王权的黑龙旗,纷纷跪倒在地,高声呼喊着万年。


    他们眼中闪烁着忠诚和敬畏之情,仿佛能透过昌平君看到背后那位至高无上的大王。


    昌平君看到这一幕,心中也很是受用,虽然他深知这些老秦人所朝拜的并非自己,而是大秦的大王。


    然而此刻,他同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荣耀与地位。


    他明白,这些人的跪拜是对大王的敬仰。


    作为大王的代表,现在跪大王便是跪他,跪他便是跪大王,两者之间并无实质的差别。


    “位极人臣啊!”


    与此同时,在暗处也有不少人密切关注着这位大秦丞相的一举一动。他们隐藏在人群之中,默默观察着昌平君。


    并将消息送了出去,按照昌平君熊启的速度,到达新郑还有很长时间。


    韩国故都新郑。


    “卫庄兄,你……收到消息了吗?”张良看着眼前这个棱角分明的男人,开口问道。


    自从得知昌平君要来新郑巡视后,远在齐国的张良就坐立不安。最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向老师请辞后日夜兼程地赶回新郑。


    不出所料,原本早已离开新郑的逆流沙此时已悄然归来。


    作为整个计划中的关键一环,逆流沙的首领、韩国的大将军、鬼谷派的传人卫庄,肩负着重大使命。


    无论是昌平君前往新郑、邯郸,还是蓟城,要想率领六国将士成功发动的叛乱,卫庄无疑是最佳人选。


    因此,当卫庄得知这一消息时,立刻召集了逆流沙的成员,迅速秘密返回新郑。


    然而,面对张良的询问,卫庄只是面无表情地回答道:“还没有消息……”


    他明白张良所说的“消息”是什么意思。那是来自咸阳的消息,也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韩非的消息。


    “你觉得昌平君除了来新郑,会去邯郸吗?”


    张良虽然是提问,可是心中却非常希望得到卫庄肯定的回答。


    因为聪明如他,即使不知道完全的计划,可是也知道在新郑发动反秦叛乱的下场会是什么。


    “......”,


    “我相信韩非会做出选择的。”


    卫庄并未回答张良的问题。


    “可是你已经在暗中调动兵马了。所以你知道韩非兄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是吗?”


    卫庄虽然答非所问,可是张良却看的出来卫庄的选择。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出现。


    “咸阳来信。”


    白凤拿着一封信出现。


    “快,给我看一下!!”


    张良闻言,便要上前接信。


    只不过白凤看了一眼卫庄,便巧妙的绕过张良,将信件交给卫庄。<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你!!”张良见状有些生气,韩国亡国之后,他们分开这么长时间,感情也有些淡了。


    不过卫庄打开信件之后,看了一眼,眉头微皱。


    “还是你来读吧。”


    卫庄说着将信件递给了张良。


    而张良看了第一眼也知道为何卫庄会把信给自己了。


    “小良子,好久不见了。”


    因为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还是韩非熟悉的话语。


    “我猜你收到消息后,肯定无法安心在小圣贤庄继续读那圣贤之书,必然会回到韩国,回到新郑。”


    “我猜你现在是不是在和卫庄兄争论呢,怎么样?我猜的有没有错?”


    “紫女姑娘可要帮我作证,我猜对了的话,下次再见一定要奖励我。”


    信件的中韩非的字,显得那么轻松。


    “这个混蛋,都什么时候了还是改不了花言巧语的毛病。”


    紫女听到信件中提到她,心中甚喜,不过嘴上却一点没有留情。


    接着韩非又在信件里一一说起了其他人。


    在场的逆流沙众人听着,心情却愈发沉重。


    “......”,


    “没想到,诸侯纷争数百年,仅存七国。”


    “而此时天下的希望却落在了我们最弱小的韩国上,该说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卫庄兄,即使我没有来信,大概你也做好准备了吧。”


    “这...便是韩国...韩人的命运吧。”


    “亦是我们的宿命。”


    “胜...天下继续七分,山东五国,念在韩国今日之功,亦或可存。”


    这章没有结


    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