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学以致用

作品:《贞观开荒人

    “还没看完,待看完了再说。”苏樱笑笑。


    众人看着苏樱没说话,以为苏樱保密,不愿分享。


    “大家不用这么看着我,村里就咱们这几家人,山这么大,可用之物多的是,我家可吃不下!


    回去一起合计,大家一起干!”苏樱知道众人想的什么。


    “当真?”众人欢喜道。


    “不然呢?咱们离城里几十里路,加工的产品不单自足,还要拿去售卖,慢慢改善我们的生活。


    需要所有人通力合作,单打独斗可做不长久。”


    “女娘说的有理!”苏樱这么一说,众人信了。


    当初他们就是因为不肯抱团,吃了不少亏。


    将来真的出了好东西,总要拿去售卖换钱,不抱团形成一股力量,再好的东西也守不住,会被当地势力抢,被那些土人抢。


    “走!女娘,咱们再往里走走!”大家热情高涨,忘了自己的打猎任务。


    “扑棱棱…”路边草丛中飞出野鸡、窜出野兔。


    “哎呀,野鸡野鸡!野兔!快、快!”


    苏樱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野物,激动得不得了,拿着竹矛追着野鸡野兔狂奔。


    “对对!快快!”众人回过神,吆喝着拉弓搭箭。


    山林中顿时喧闹起来,惊扰了悠哉悠哉的动物们。


    鸟儿惊飞起,吃野果的猴子滋了哇啦乱叫着,吊着树藤飞快的跑了。


    吃草的鹿躲进丛林深处,水汪汪的大眼睛露出惊惶之色。


    没一会儿,打了五六只野鸡、三四只野兔。


    苏樱他们的背篓空的,暂时用来装猎物。


    不知不觉到下午,沿途分叉口苏樱都在醒目处撒石灰做标记,指示方向。


    在一个地势平坦、向阳的地方,大家坐下歇息吃晚饭。


    拿出饭团,吹着山风,看着连绵不绝的莽莽群山。


    杨大郎从包里掏出一粒粗盐递给苏步成。


    “不用,我们饭团里有盐味儿。”苏步成婉拒。


    盐于穷人是奢侈品,怎能心安理得总是接受别人的?


    “?”杨大郎表情疑惑。


    苏步成分一点儿饭团给杨大郎,“你尝。”


    杨大郎一尝,饭团酸酸咸咸的,“郎君这盐味道与我等不同。”


    “这不是盐,是盐肤子代的。”苏步成解释道,“昨日去石灰窑,那里有不少盐肤木,大郎与小女摘了些回来当盐用。”


    “盐肤子?可是那一片野果子?难怪酸酸咸咸!”杨大郎一拍脑袋,欢喜道,“以后我等也不用买盐了!”


    “不可!”苏樱忙打住,“实在买不起时,暂代一下没问题,但它不是真正的盐,只是有咸味儿,人不能长时间不吃盐。”


    “哦!”杨大郎有些晕乎,知道苏樱说的是真的。


    “咱们走了有多远?算大山深处了吗?”苏樱算了算时间,至少走了三个时辰。


    “早着呢!这只算大山的外沿,真正的深处,至少还得走两三天,里面有豹子、熊、野猪、大虫、大蟒…


    早些年我等不知深浅往里去过几次,白白送了亲人性命,后面只在外沿打点儿野鸡野兔、鹿即可。”


    说多了都是泪,全是血的教训。


    “那咱们还要走多久?”苏樱问。


    他们只是来考察的,不是去送命的。


    “呃,按惯例,我们会往里再走一个多时辰的路,看能不能打到鹿或是野猪,不管有没有收获,我们都不再往里走。”


    苏樱看看天色,下午三点多钟,起身道:“那我们再往里走走。”


    山风吹拂,带来一股凉意和水汽,隐隐听到哗哗的水声。


    “这里有瀑布、山泉?”苏樱寻着水声去。


    “有一个小瀑布,水顺流而下,就是村边那条溪流。”


    “溪流可曾断流过?”苏樱问。


    “不曾,这里树木繁茂,水源充沛,多雨季节,涓涓溪流会变成浑浊河流。”杨大郎道。


    苏樱眼睛一转,然后转头看向父亲。


    苏步成见女儿看着自己,笑了,父女俩想到一块儿了。


    空气中的湿度越来越大,水声也越来越响。


    顺着山路转过去,茂密的草丛间一条水流顺着山涧飞流,发出哗哗的响声,溅起一片水雾。


    这里是山的阴面,水草丰沛。


    顺着水流,苏樱看到溪沟边零零散散长着几株似树非树的植物。


    “阿樱,你作甚?”苏步成见女儿踩着滑漉漉的石块,好像找什么东西。


    这里无人来过,溪边石块长满青苔,很不好走。


    “阿耶,这是蒟蒻!好东西!”苏樱杵着竹矛,摇摇晃晃来到一株蒟蒻前。


    “蒟蒻?这就是蒟蒻?”跟在身后的苏伯彦看看四周,不多,有七八株。


    “可是左思《蜀都赋》中‘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中的蒟蒻?”


    苏伯彦欣喜的问,原来蒟蒻长这模样!


    “对,就是它!生于蔬林、林橼或溪谷两旁湿润地,下面的块茎磨成汁,加草木灰水煮熟可食!”


    “阿樱,你确定这真是蒟蒻?”苏步成很谨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长安县的乡野山间,看到过,农人都说这玩意儿有毒,吃了喉咙、肠胃如灼烧,呕吐腹泻致人死亡。


    “是蒟蒻,又叫魔芋,不能生吃,必须磨成浆加草木灰水或石灰水煮,去掉里面的毒性才能食用。”


    苏樱用竹矛挖地下的块茎,土质松软,没几下露出一个三四斤的褐色球状块茎。


    苏樱弄断上面的植株,抱出球茎。


    “别碰!”苏伯彦伸手来接,被苏樱避开,“汁液有毒,沾到肌肤会瘙痒不止。”


    苏樱小心翼翼放入背篓中,仔细洗干净手,手背有些发红,开始瘙痒,还是沾到汁液了。


    “你如何得知食用法子的?”苏步成想不明白。


    “ 蒟,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


    《蜀都赋》里蜀人作为菜蔬种菜圃中,吃法算不得秘密,只是没有流传开。”


    “女娘,这真是蒟蒻?”杨二郎弱弱道。


    因《三都赋》而洛阳纸贵,身为豪门子弟不会吟诵两句太丢人,附庸雅俗拜读过。


    却怎么也想不到,再提及它竟因为吃食。


    同样《蜀都赋》,人家学以致用,自己却装点门面。


    唉,人比人气死人!


    “是啊!蒟蒻的吃法不少!待回去了,做魔芋给大家尝尝!”苏樱笑道。


    “可要全部都挖走?”大家迫不及待。


    “不用,以后有的是机会,先留着。”苏樱摆摆手,“想来村子溪边、背阴处不少。”


    喜欢贞观开荒人请大家收藏:()贞观开荒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