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再见当年故人,周公瑾!(为支持我的哥哥们再加更!)

作品:《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第026章:再见当年故人,周公瑾!


    “曹操早晚要再度南下,重夺西陵,我们的实力和曹操相比还是太弱,江东便是我们最后一条路。”


    “孙尚香乃江东孙氏郡主,陆逊是江东世族陆氏嫡脉,有这二人在,万一我们挡不住曹操大军,便可带着这两人顺流而下,直抵江东以避曹操锋芒。”


    说到这里,刘武的声音低沉起来:“彼时,我以江东孙氏之婿的身份,再有陆逊为我与江东世族交涉,让江东改孙为刘……未尝没有机会。”


    鲁肃想以他刘子烈为刀,对抗曹操,顺带不费一兵一卒谋夺西陵要地。


    他刘武又何尝不想在最危险的时候,以东吴为盾抵御曹操兵锋,再顺势谋夺他江东基业?


    人谋虎,虎亦谋人。


    不过是各凭本事而已。


    高顺听着刘武的筹谋,没想到自家主公竟已考虑的如此之远,他一直提着的那颗心终于缓缓放下些许。


    “这是谁的船?”


    突然,刘武指向了江面。


    只见一艘小舟突兀的停在岸边,随着江水飘荡。


    立刻有士卒上前禀报:“启禀主公,这应当是江东鲁肃的船。”


    刘武没有在意,继续向前走去。


    高顺紧随其后,口中还有疑虑:“主公高瞻远瞩。江东世族尽是逐利之辈,以重利诱之,事无不可行。”


    “然江东之主孙权实乃当世之人杰,又有周瑜,鲁肃一武一文辅佐,主公欲行大事,有此三人在,只怕其中颇有艰难之处。”


    当初曹操八十万大军南征,江东世家纷纷要降,只有周瑜和鲁肃坚定的支持孙权开战,这才有了赤壁之战的大胜,这才保住了孙氏的江东。


    正如高顺所说,真到了谋夺江东基业那一步,这三人绝对是最大的碍难之处。


    刘武点点头:“退守江东乃是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此策,若真要去江东则必除周瑜,鲁肃二人。”


    “而且,说起来我与江东众人,也算是老相识了。”


    高顺一怔,脱口而出:“江东也有主公的旧友?”


    江东旧友么。


    刘武的脑海里,闪过一幅幅往昔画面,轻轻摇头:“陈年旧事,不值一晒。”


    话音刚落,一道激动的声音忽然在刘武身后传来:“一别多年,不成想竟然是你?!”


    “什么人?!”高顺猛然转身,拔剑护在刘武身前。


    霎时间,随行的数十名士卒纷纷持戈挡住刘武。


    刘武寻声扭头,


    只见刚才的舟船之上,一人白衣白袍,雄姿英发,剑眉星目,清秀俊逸。


    赫然是江东水陆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江风烈烈,


    船头上周瑜迎风而立,大袖飘摇。


    大袖之下,自己那双发号施令尽灭曹操八十万大军都不曾颤抖过的手,此刻却是不由自主的震颤起来。


    自己浑身的血液,隐隐间似乎都有沸腾之势、


    自己此刻的心绪翻滚,远比这江风还要激烈。


    是他!


    一定是他!


    恍惚间,周瑜又回到了多年前……


    彼时,小霸王孙策以先父留下的玉玺,从袁术处换来了兵马!


    自从纵横江东,四处征伐,威名大震。


    直到那一战,


    在曲阿,


    在神亭岭,孙策遇到了太史慈。


    而他周公瑾,遇到了当年的眼前人,遇到了这个给他留下了一辈子阴影的人……


    ……


    【尤忆当年曲阿鏖战,】


    【孙策全妆惯带,绰枪上马,回顾众将,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共十三骑掠阵!】


    【扬州刺史刘繇曰:“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


    【太史慈踊于前曰:“此时不捉,更待何时!”】


    【刘繇阻当不住。】


    【太史慈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跟我来!”】


    【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


    鼓角铮鸣远去,当前那曲阿小将的面容,再次和周瑜眼前之人重合在一起。


    周瑜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本是要渡江往西陵一观那劫郡主,押甘宁的贼将底细,不成想这贼将居然就是当年的曲阿小将!


    难怪他敢劫了江东的郡主。


    难怪他能单骑破城取西陵。


    难怪甘兴霸在他手下也撑不过三招!


    这一切都解释的通了,周瑜至今还记得当年那场恶战……


    那日神亭岭上,孙策与太史慈挺枪来战。


    孙伯符手中枪如大蟒翻身,太史慈纵马持枪似毒蛟吐信。


    二人战成一团,杀气腾腾,寒意森森。


    两人策马边走边战,一时间不分胜负。


    江东十二将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纵马上前欲上前助战孙策。


    忽然,一道锋锐逼人的戟刃,呼啸而至!


    唏律律!~


    那戟刃上的惨烈之气,惊得十二将胯下坐骑纷纷抬蹄不前。


    众人抬头望去……


    一人,


    一戟,


    勒马而立。


    那稚气未脱的脸孔,在彼时是如此的扎眼。


    “这小子不知死活,先解决了他,再助主公!”


    十二将一齐涌上前去。


    呜!~


    十二般兵器狠狠地朝着那小将当头砸下,尖锐的破空声几乎要刺破人的耳膜。


    铛!~


    震耳欲聋的声响中,那杆大戟稳稳的挡住了十二般兵器的进攻!


    一霎时,那杆大戟犹如天龙腾空,张牙舞爪!竟是以一敌十二,生生挡住了江东十二将上前为孙策助阵的脚步。


    铛铛铛!~


    十二般兵器与大戟一次又一次的撞击。


    每一次撞击,江东诸将的招式都要乱上一分。


    每一次撞击,江东诸将都不由自主的连人带马,后退一步。


    每一次撞击,江东诸将都有人挂彩受伤,


    刀光剑影,枪刃矛锋之间,江东十二将越打越是心惊,越打越是绝望。


    他们十二将跟着孙策纵横江东,威名赫赫,江左英豪无不束手,可他们今日却被一个少年死死挡在原地,只能后退,不能前进一步!


    砰!~


    大戟横扫而过,周瑜被坠马,随即又翻身上马再次咬牙挺枪刺去。


    但迎接周瑜的,却是又一次坠马,他翻身上马再战!


    如是者九!


    周瑜九次坠马,又九次上马!


    从白昼打到黄昏,那一场厮杀仿佛没有休止……


    这年轻小将分明有九次取自己性命的机会,但又九次放过了自己!


    那种绝望,那种屈辱,那种无力,周瑜这辈子都忘不了!


    此刻,望着当年的曲阿小将,眼前占据西陵的贼军主将,周瑜只觉自己的呼吸都压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