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苏总工发表讲话

作品:《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如果是一般的小项目,罗仁平不会计较排名的位置。


    但热电偶测温器项目不一样。


    作为一位工程师,罗仁平知道这个项目将会对工业生产产生多大的影响。


    毫不客气的说,作为三号研发人员,他的名字将会跟随热电偶项目,记录在工业发展编年史上。


    这是工程师最高的追求。


    此刻罗仁平心中只有四个字:‘得偿所愿’。


    两人来到苏新城办公室。


    办公室大门半掩着。


    咚咚!


    陈建业敲门:“苏工,是我啊,陈建业。”


    “建业来了,进来吧。”


    苏新城笑着道,看到陈建业和罗仁平一起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设备,他目光微亮:“热电偶测温器项目有进展了?”


    “苏工料事如神啊。”


    陈建业开头先捧一记,把手里的热电偶测温器放在苏新城办公桌上:“苏工,这是我们项目组制作的第一件热电偶测温器。”


    “罗工带领团队,用这件测温器做了常温到一千八百度的实验。”


    “这份是实验数据,您看,经电工测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电偶生产的电动势随着升高。”


    “我们工厂的熔炉间用的温度是......”


    陈建业用一页一页的纸张,给苏新城汇报。


    就像后世工程师给经理用PPT汇报差不多。


    “不错不错,我看看材料。”


    苏新城听完陈建业的汇报,自己拿起材料细看。


    偶尔他会询问一些问题,陈建业和罗仁平回答。


    半个多小时后,苏新城把文稿放在桌上:“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建业,你有天才的头脑。”


    “来技术办公室吧,我以技术办公室总工的名义,正式代表技术办公室邀请你来加入。”


    “你个人有什么生活或者工作上的难处,尽管提,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苏工,我很想加入技术办公室,但恐怕现在不行。”


    陈建业为难道。


    “哦?怎么不行,你有什么麻烦。”


    苏新城诧异。


    自己已经给了陈建业足够的尊重啊。


    至于待遇问题,进了技术办公室,完全不用担心待遇。


    “苏工,我在车间正在推行夹具的项目,之前莫庆有主任鼎力支持我,如今夹具项目还没有完工,我不能离开车间。”


    陈建业解释道:“而且我想等下半年钳工等级考试之后,考上八级工,顺理成章进入技术办公室学习,而不是走特招渠道。”


    “好,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我很喜欢。”


    “那咱们就定十一月底,我会提前跟车间的领导打招呼。”


    苏新城脸上露出笑容。


    “谢谢苏工。”


    陈建业感谢。


    “这个热电偶测温器,现在可以复现测温实验吗?”


    苏新城拿起桌上的设备。


    “可以。”


    罗仁平接话。


    “那还等什么,我想去看看。”


    苏新城跃跃欲试。


    他同样明白热电偶项目的发展前景。


    如果项目能够通过,他要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趁机为技术办公室获取更多的实验资源和技术资源投入。


    做出成绩,是身为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


    三人来到一楼的试验场。


    “大家伙停一下手头的工作,有活的干完活再停下。”


    “刚才我和罗工给苏总工汇报了我们的工作情况,苏总工非常满意,特意过来视察。”


    “请大家伙鼓掌欢迎。”


    陈建业朗声开口,率先鼓掌。


    啪啪啪!


    大家伙纷纷跟着鼓掌。


    “同志们辛苦了。”


    苏新城开头第一句话非常寻常,但经他的口说出来,让人听着不会觉得是客套话,反而很真诚。


    “建业立项的热电偶测温器项目,我审批的时候便非常期待,心里想着半个月时间,大概能看到成品。”


    “没想到,你们只用了一周时间,便做出了成品测温仪,非常了不起。”


    “我知道,这是全体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苏新城继续道。


    陈建业率先鼓掌,大家伙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奋力鼓掌。


    等掌声停下,苏新城继续说话:“建业给我汇报完之后,我仔细的看了项目研发报告,非常惊喜,热电偶项目比我料想得还要好很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是重复性实验,我们需要大量的重复性实验,确认热电偶跟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表现一致。”


    “第二是不同材料结合的热电偶,测量的精准性,热电偶目前我们有三种材料结合方式,测量范围非常广,但我们设想一下,能不能做到常温到三百度,或者六百度的热电偶测温器,缩小测量范围,提高精度。”


    “第三,是材料的坚固耐用以及成本,现在热电偶用的是陶瓷保护壳,缺点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打碎,如果我们做三百度的热电偶测温器,能否用其他更便捷材料代替?”


    “当然了,我只是夸夸其谈,具体是否能够实施,需要你们去实验,去磋磨。”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这个项目打磨到最好。”


    苏新城提出几点要求。


    众多工程师陷入沉思。


    即便是陈建业,也在暗暗思索。


    照理说,第一个热电偶测温器已经做成,接下来只要按照第一个的设计思路,批量制作即可。


    但热电偶测温器确实成本巨大。


    光是导线耐热材料用陶瓷制成,就让人一阵蛋疼。


    如果大规模制作,并且运输到其他地区,确实存在很大的损坏率。


    而且苏新城提出的缩小测量范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需要用到一千多度的高温。


    普通工业生产,大部分控温都在三百度以下。


    所以大部分热电偶测温器的实际使用范围,也应该控制在常温到三百度之间。


    陈建业正在思索之间,罗仁平用手扯了扯他的衣服。


    陈建业会意,朗声道:“领导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发方向,大家鼓掌,谢谢领导。”


    说完,陈建业大力鼓掌。


    众人连忙跟上,掌声雷动。


    “既然苏总工来了,大家伙为苏总工复现一下,热电偶测温的全过程。”


    陈建业顺势说道。


    罗仁平安排事宜。


    第一个成型的热电偶元件,放入马弗炉中。


    从常温开始加热,以一百度为一个节点,持续加热,测量。


    一直将马弗炉加热到一千八百度。


    李际生测出最后一个电压数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记录数据的文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