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龙科大新任bi王

作品:《寒假作业被曝光,中专的我遭各大名校疯抢!

    见林尘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起来,不只是刘正杰愣住了。


    教室里所有的学长学姐们也一个个露出惊讶之色。


    “这题林尘回答得出?”


    “怎么可能?没听刘老师刚才说的吗?这个问题他自己都还在研究!”


    “这家伙是在装逼吧?久闻大一林尘逼王之名,今日终于得见了!”


    “都安静!”


    刘正杰打断了底下的窃窃私语,扭头看起了林尘在黑板上写的内容。


    这是……


    梯度下降算法?


    这时,林尘的声音也响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你的问题可以从改进现有的梯度下降算法入手。


    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在更新参数时,步长固定……”


    粉笔停下,林尘在自己刚刚写下的几个公式底下划了条粗线。


    “所以,我觉得可以尝试引入自适应学习率的概念,根据每次迭代的情况动态调整步长。


    比如,采用Adagrad算法,它能够对每个参数分配不同的学习率,对于频繁出现的特征,降低其学习率……”


    林尘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都听得入神,有的还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


    刘正杰愣了半晌,也突然拿起自己的本子记录起来。


    他这次提出这道问题,本来就是因为自己的思路已经陷入瓶颈,迟迟找不到出路。


    便想在课堂上随口提升一句,看看有没有办法从这些学生口中得到灵感。


    当然,他其实也没抱多大希望,不过就是碰碰运气而已。


    却没想到。


    自己竟然还真的撞上大运了!


    “林尘同学,你这个算法的改进我有些没看懂,这个变量因子是什么意思?”


    笔记做到一半,刘正杰忽然抬头问道。


    “这是我引入的一个变量因子,它的作用是……”


    林尘一边解释,一边又在黑板一角画了一道示意图。


    “刘老师你看,这个因子的作用就是缩短模型的训练时间,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底下的学生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


    林尘的话里有大半他们是一个都听不懂。


    不少人还以为林尘是在胡说八道。


    可现在看刘正杰的反应,难道林尘还真的解答出了这道问题不成?


    这特么……


    这个林尘可是才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啊!


    一个刚上大学的新生,居然比他们这些学长还厉害。


    众人只感觉自己这大学三年,好像都特么白学了。


    不过比起这些大三的学生们,刘正杰心里的苦涩滋味可就更浓了。


    你们特么只是大三生,我可是个博士生啊!


    你们只是白度了三年大学,那我呢?


    难道我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都是被狗吃了?


    次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解答,刘老师你觉得呢?”


    这是,林尘也停止了说明,放下粉笔看向刘正杰。尛說Φ紋網


    刘正杰一脸感慨地看向林尘。


    “林尘,我算是明白王老为什么这么看重你了。要不是王老已经打过招呼,我真想和郭教授说说,让你来他这搞研究。”


    “老师抬举了,我其实也是灵光一现,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呢。”


    林尘一脸谦虚。


    其他人白眼乱翻。


    装!


    太特么能装了!


    果然是龙科大新任逼王,名不虚传!


    刘正杰呵呵一笑:“我也不和你客套了,这个问题我原本是打算作为论文投SCI的,现在有了你的思路,我的论文很快就能完成。


    到时候我会把你的名字放在二作上,没问题吧?”


    “嘶~!”


    闻言,林尘还未作答,教室里的其他人已经倒抽一口凉气,满脸羡慕地看向了他。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由米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


    它是全球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收录众多高质量学术期刊。


    在科研领域,SCI影响重大。科研人员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被引用次数,是衡量科研成果水平与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全世界高校、科研机构也常依据SCI论文发表情况评估自身实力。


    因此能在SCI上发表论文,对大学生而言意义非常。


    就算林尘的名字是放在二作,也就是第二作者的位置上。


    可那也是SCI论文啊!


    你特么一个大一新生的名字竟然能出现在SCI论文上,我们就算毕业了也不一定能发一篇SCI。


    果然,就算同是名校的学生,也是有参差的!


    “老师,您抬举我了,我就是随口一提,怎么能当二作呢?”林尘谦虚道。


    刘正杰哼了声:“少跟我来那些客套话,我说你是二作就是二作!我可不是那种白占学生便宜的人。”


    “那就谢谢刘老师了。”


    林尘诚恳道谢,返回了自己的座位。


    经过刚才的实验,他算是明白了,这个灵感时刻虽然看似价值普通。


    可实际上却是一件效果非比寻常的道具。


    一旦使用之后,自己就仿佛叠加了一层特殊的灵感BUFF。


    举例来说,本来以他的能力,可能毫无头绪一件事,会因为这个灵感BUFF一下子找到解答的思路。


    就好像刚才,原本以林尘现在掌握的知识,很难解答出刘正杰的问题。


    可依靠刚才灵感时刻的BUFF,让他突然发现了刘正杰问题的关键,想出了解答之策。


    这种效果,对于科学家和艺术家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毕竟,一瞬间的灵感,是转瞬即逝,错过了就再也抓不住。


    可灵感时刻的道具,却是林尘随时都能兑换的。


    当然,这个道具也就是辅助作用,真正帮助林尘解答出刚才问题的关键,还是他这段时间提升的知识等级。


    没有这些知识等级构建的基础,就算有灵感也是白搭。


    ……


    不久之后,结束授课的刘正杰兴高采烈地抱着电脑和本子直奔自己的办公室。


    刚才林尘的提点,让他有把握就在这一周就能把自己的论文赶出来。


    不过刚进办公室,刘正杰就看到一个意外的人影。


    “郭老师?你回来了?”


    办公室里的人影,正是刘正杰的老师,郭宝安院士。


    郭宝安此刻似乎是有什么喜事,一脸的笑容。


    见到刘正杰,他打量了一下,便笑道:“小刘,有什么喜事吗?看你一脸笑容。”


    刘正杰马上点头笑道:“是啊郭老师,我的那篇论文有眉目了!”


    “哦?”


    郭宝安作为刘正杰的指导老师,自然指导刘正杰最近在准备的论文。


    但他也知道刘正杰的选题不好写,连他自己都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


    看着刘正杰递过来的本子,郭宝安好奇地看了下去。


    果然是解开了!


    仔细将刘正杰记录的内容看完,他微笑道:“恭喜你了小刘,照着这个思路写下去,你的论文应该没问题。”


    得到郭宝安的认可,刘正杰不由笑了起来:“郭老师,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给我思路的,竟然是个大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