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老弟,你拿高射炮打蚊子呢?(求追读)

作品:《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回到家,唐文打给李晓冉,问她被骚扰的事。


    “你知道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有点烦人……公司派了保镖,很安全的。”


    李晓冉报喜不报忧,像是默默付出的傻媳妇儿。


    “这人叫什么名字?我找人解决。”


    “你别冲动。”


    “放心。”


    记下了这人的名字,和大致来历。


    两人聊完,唐文来到书房。


    关外的事儿,自然要找关外的人来解决。


    能平事儿的人,他只想到一位——赵苯山。


    现在的苯山大叔,江湖地位尚未达到巅峰。


    但从90年到01年,他上了十次春晚。


    此时在关外的威望、人脉,那是相当强的。


    据江湖传说,香江刘天王被困关外,最后就是他解的围。


    唐文斟酌一阵,打开电脑,敲下一行字《送水工》。


    这是赵苯山在04年春晚上,和高修敏、范玮两位老师表演的小品。


    讲的是:


    一位裁缝母亲,努力挣钱供儿子国外留学。


    骗儿子找了有钱的老伴儿。


    儿子突然回国,母亲为圆谎,找送水工应急当老伴儿的事儿。


    没有卖车、卖拐系列流传那么广。


    却也拿了当年的春晚小品一等奖。


    属于看过几遍,再看也能笑出来的经典之作。


    次日,到了工作时间。


    唐文拿起电话打给中影韩总。


    他和韩总交集不多,但交情嘛,就是在“你麻烦我,我麻烦你”中,不断积累下来的。


    通过韩总,把小品的本子发给了赵苯山。


    混影视圈,没人能避开中影的影响。


    赵苯山接到本子很惊讶,再一看内容更惊讶了。


    这小品文本太强了,包袱也成熟:


    “正经人你花二十块钱你就扒老头衣服?你啥玩意?”


    “你多大鞋我多大脚,正好,嘿嘿。”


    “……”


    一句句台词,赵苯山看了直乐。


    更让他欣喜的是,这些词,好像就是为他写的。


    每一句,都符合他的表演风格。


    可是。


    我跟这位唐文导演没有交情啊?


    无缘无故,怎么给我写这么好的本子?


    赵苯山琢磨了一会,干脆拿起电话,拨打了韩总刚给的电话。


    “喂!唐文导演吗?我赵苯山呐,你给的小品我看了,写得太好了!”


    聊了几句小品。


    唐文没有拐弯抹角:“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有事儿麻烦您。”


    赵苯山心说来了:这年轻导演,费心搞出这么好的本子,可能是想跟我上春晚。


    儿子的角色,也适合找一位年轻的演员。


    只要他不太拉胯,这事儿能办!


    毕竟,距离春晚彩排早得很,有的是时间打磨。


    唐文道:“我公司的女演员,在关外一地儿拍戏,老有人去骚扰……”


    赵苯山恍惚了一下子,心里冒出两个大字:就这?


    不是,老弟你拿高射炮打蚊子呢?


    就这点小事儿,你让中影韩总给我捎个话儿就完了。


    大家都是名人,这点面子我能不给你?


    至于送这么大礼?


    等着唐文说完,确定没别的事儿。


    赵苯山果断开口:“在哪拍戏?人叫什么名字?你跟老哥说,我马上办。”


    挂了电话。


    赵苯山立即找到当地的朋友。


    “姓齐?骚扰剧组。”对面的大佬直挠头:“我这边没听说有这么一号啊。老哥,你等等我问问。”


    “好,尽快。”


    过了半个小时,当地大佬打给赵苯山:“老哥,你说的这人,就是个小瘪犊子?手下两家大排档,一个修车厂?开个二手大奔,天天嘚嘚瑟瑟的,是他不?”


    这人段位太低。


    大佬都不敢确定。


    “他附近,是不是有人拍电影?”


    “有,小成本的电影,听说是爱情片。主演叫什么郭韬、李晓冉。”


    “那就对了,你等着,我过去一趟。”


    大佬惊了:“不是老哥,什么背景啊!你不用来,这孙子身上事儿估计不少,我找人点了他就完啦!”


    “事儿小,但咱哥俩好长时间没见了。”


    赵苯山一句话,大佬喜笑颜开:“好!我等着你老哥。”


    在关外,不管在社会上混到什么地步,赵苯山来拜访,那都是很涨面子的事儿!


    当天下午,赵苯山赶到了李晓冉所在的剧组。


    全剧组轰动了。


    导演、制片人小跑着出来迎接。


    双方认识了一下,赵苯山开口道:“我听说有人上这儿来骚扰?”


    剧组上下,齐刷刷看向李晓冉。


    “你是晓冉吧?姑娘长得真俊。”


    李晓冉有点呆,忙不迭开口问好。


    赵苯山笑笑:“你们公司唐导,给我打电话了。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好好拍戏就行。”


    唐导?


    果然是唐文。


    “麻烦赵老师了。”


    “不麻烦,转告他,回头我去京城再请他喝酒。”


    李晓冉一愣,怎么他请您帮忙,您还要请他喝酒?


    赵苯山没说事儿怎么办的。


    但,打他在剧组露面这一刻,骚扰李晓冉的人,再没出现过。


    剧组上下,看李晓冉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之前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现在,除了羡慕,还想着攀攀关系。


    赵苯山亲自到场,这面子太大了。


    短短一两个小时,李晓冉感受到了周围人汹涌而来的善意。


    晚上,她兴奋地给唐文打电话,问他怎么办到的。


    唐文淡淡地说:“就请苯山老师帮个忙而已。”


    “你当我什么都不懂啊。肯定付出了不少代价。赵老师还说要去京城请你吃饭呢!”李晓冉脑补了不少。


    感觉欠唐文的越来越多了。


    唐文也没想到,赵老师这么给面子,当天奔波几百公里,亲自把事儿平了。


    稍晚,他给赵老师打过去,表示感谢。


    “小事,我顺路来看看朋友。”赵老师嗓音里透着一股子质朴。


    这话唐文自然不会信,心里冒出个想法,问道:“老哥,您接下来有档期吗?要一个月左右。”


    “有啊,咋地,你要找我拍戏啊?”


    “对,有部电影。”


    “真的?那我明天可进京了。”


    “我今天就把剧本给您发过去。”


    唐文打算让他来演《隐入尘烟》里的农民男主“马有铁”。


    赵苯山的演技,其实一直被低估了。


    他当了太多年的小品王,喜剧形象太成功、太深入人心。


    好在此时,《刘老根》《乡村爱情》没有上映,本人形象没有过于固化。


    女主,准备周讯呗。


    不是不想捧自家女人,是她们演技实在差点意思。


    剧本发过去,赵苯山连夜看了一遍。


    凌晨又给唐文打电话:


    “老弟,你这本子是冲着国外大奖去的吧?”


    唐文从他声音里听出了异样:“老哥是不是有什么建议?”


    “建议不敢说,但是这片子拍出来,会不会把我们农民过于苦难化了?咱现在没那么惨啊。”


    这问题,唐文也意识到了,解决办法也想好了。


    “老哥,剧本没完全定稿,结尾我想再升华一下,你到了咱一起聊聊。”


    “好!那感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