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陈将军

作品:《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哒哒哒~!


    傍晚时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策马快速进入城中。


    为首者一身高等武将打扮,郝然正是守备营的裨将!


    上将军和大将军在大秦属于临时职务,战时册封任命,战事结束后就会交换虎符。


    而裨将是常任职务,在没有战事的时候等同于副将。


    领兵驻守一方,负责周围各郡的安全。


    在下午的时候,守备营的裨将接到快马松来的太子手谕,哪里还敢大意。


    太子乃是大秦的储君,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若是在刚刚册封太子的时候,权力还不是太大。


    可是自从皇帝痴迷修仙,把国事全部交给了监国太子负责。


    甚至,有权调动任何一方的二十万驻军!


    对于武将来说,皇帝给的兵权就让他们发自心底的敬畏了。


    按照权力来说,若是太子不满,同样就有权利更换掉一方守将!


    可以不用请示就调动二十万大军,那么撤换二十万大军以内的守卫武将,也就顺理成章了!


    岭南虽然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却是被划成了五个警备区。


    每一个警备区,也就五万兵马。


    能够掌握超过二十万大军的,恐怕只有镇守北方的蒙恬一人了!


    在整个大秦,也只有蒙恬才有这份殊荣了。


    毕竟,皇帝在委任率兵驻守北方的时候,蒙恬曾主动提出配监军,都被皇帝给拒绝了。


    足见其信任!


    而且蒙恬也懂得为官之道。


    清楚知道太子和王家已经绑在一起,虽然在私下已经当面表明态度。


    但是在明面上,依旧和太子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如此一来,太子有了王家,在军中有了一定的威势,将来可以顺利继承帝位。


    而皇帝却依旧有忠心耿耿的蒙恬手握大军,和王家相互制衡。


    在上位者眼中,这是平衡之道。


    所以,蒙恬虽然明面上并没有表现过于亲近,却反倒越让秦轩满意了。


    蒙恬虽然不像王家如此摆明车马,但在态度上还是很尊重,也透着亲近的。


    当然,秦轩作为大秦太子,帝国未来的储君,大臣表达尊敬也是合情合理。


    要是非得作出不屑交恶的模样,那就演过了。


    反倒引来皇帝的忌惮!


    有些东西,皇帝知不知道是一回事,有没有明面上表示出来是另一回事。


    守备营的裨将可不敢轻慢太子的手谕。


    手谕中虽说只是要求掉来一千守军换防,但裨将为了表达心意,亲自率领两千骑兵赶来。


    就算最后太子只要一千人,另一千人带回去就是了。


    有备无患嘛~!


    不过两千人都停留在二里地之外,裨将仅仅率领十名亲卫入城。


    这是代表了对太子的尊敬。


    没有得到太子许可,绝不带兵入城的态度!


    能够做到裨将这个职务,哪一个又不是人精呢!


    平日里想亲近太子都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不会错过!


    只是


    当裨将骑马来到官府大门外时,愣住了。


    此刻,官府外面已经黑压压的跪了一地人!


    葵水县从上到下,只要是吃大秦公粮的人全在这里了。


    周围戒备森严,连围墙之上都有弓弩手持弩瞄准下方。


    谁若是敢有异动,立刻射杀!


    在外围,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


    裨将做足了礼数,并没有直接进入官府。


    如果是平日里,肯定大大咧咧直接就昂首阔步走进去了。


    县令和县尉还得在旁边赔笑!


    可现在却不行了。


    太子可是在里面的!


    虽然这不是在宫里,但还是要做足礼数,免得落下一介莽夫不懂规矩的印象。


    而且,裨将还看到被五花大绑捆起来跪在最前面的就是县令和县尉。


    连负责守城的五百主,也在旁边!


    裨将眉头紧皱,心中升起一股恼意!


    按照去年朝堂实施的条例,县尉除了缉盗和维护当地治安,已经没有管理守城军士的权力。


    守军,由当地守备营管辖。


    平日里,守军也不得干涉地方上的事务,除非得到地方主官的主动请求才可派兵参与。


    同时,双方不干涉,也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最基础的,就是以前守城门的是县尉的人,入城还要收税。


    后来在太子的建议下提升了商税,取消了一部分不必要的税项,其中就包括入城税。


    现在城门交给守军负责,县尉的人就起到了监督作用,以免守城兵士私自收取钱财。


    五百主负责领兵守卫县城,自然是归属守备营的人。


    而且五百主联合县令,妄图对太子动手。


    裨将作为最高主官,怎么不恼怒!


    对太子不敬就已经是大罪!


    对太子刀兵相向,足以夷三族了!


    弄不好,连作为一方主将的裨将也会遭到牵连!


    不恼火才怪了!


    不过现在可没有时间,这个场合也不适合撒气。


    甚至,裨将可以拉开了和五百主的距离,以撇清关系。


    要是恼怒之上上去踹两脚,搞不好还会被人告发私下串联互通消息呢!


    很快,一名面白无须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声音有些尖细:“太子请陈将军入内。”


    裨将听到对方加了一个‘请’字,心头不由松了口气。


    显然,太子并没有因为裨将的事情怪罪自己。


    同时,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眼前之人面白无须,声音尖细,显然是一名寺人。


    除了宫里,外面又怎么会有寺人呢?


    此人能够随行出宫,显然是太子的贴身心腹。


    瞬间,陈将军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太子贴身近侍,二更!


    现在的二更可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了,而是隐隐已经有了成为第二个赵高的势头!


    只要将来太子继位,这个贴身近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成为第二个中车府令!


    所以,二更听闻前辈赵高书法写得极为漂亮,最近也在拼命练字!


    陈将军对这位太子心腹可不敢托大。


    急忙作揖回礼笑道:“有劳了!”


    在带领下进入了官署之内。


    远远的,就听到一名有人正在汇报赈灾情况。


    陈将军稳了稳心神,深吸一口。


    快步走入大堂之上,二话不说就单膝跪在了地上。


    抬头望向上方青年,羞愧的说道:“拜见殿下,末将来领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