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守卫树王

作品:《从无到有

    “当噱头使。”


    豆子吐出一节鱼骨。


    “老五的饭店刚翻新,二层楼上又加盖了一层,他想捞回翻新饭店的钱,可不得想法把‘老五土菜馆’的名号打响。


    食客坐树王主干做出来的椅子,吃树王枝干烧出来的菜,品树王根系刻成的根雕,噱头杠杠滴。


    大青,你读过初中,比我有文化,能帮忙想个解决法子不?”


    沈青指腹抚摸着枫杨树皮那沧桑的纹路。


    活了几百年的古木,若被人砍了做饭店引客的噱头,确实蛮可惜的。


    枫杨并非保护植物,它很常见的。


    河边、道边、屋边,都能瞅见枫杨。


    但上百年树龄的枫杨难觅,倘若给树王加点历史故事,估摸能护住它。


    “豆子,钱压民,权压权,你想护住树王,得靠权。”


    豆子两手一摊,“大青,我家往上数好几代都是农民,哪来的权?”


    “去大队找书记,跟他说说这棵树的历史。


    例如,某某出生时,其家长出于啥啥心理,栽下这棵枫杨。


    枫杨有啥效用,几百年里,怎样庇佑着附近村落。


    打仗时,繁茂的树冠,给我方侦察兵打了掩护,树皮、树叶、果实也都派上用场,某某大人物,还曾夸过树王。


    讲完故事,就说树王不仅是一棵古树,更见证了杏香镇的历史,承载着杏香人民坚韧、奉献、耐劳的精神,总之,怎么高大尚怎么说。


    末了,央他允许张家在树王前立个石牌,牌上刻树王事迹,书记松口了,就再说自己粗人一个,写不来牌文,央书记请来其小舅子写一篇牌文。


    书记若是推辞,你俩,一个装愣头青耍诨,一个苦口婆心劝,熬到书记答应为止。”


    王文正的小舅子,在镇上任副书记,他写出来的牌文,更加有公信力。


    “咦,大青,你这个主意好。”


    豆子眼睛猛的一亮。


    “树王成了功臣树,老五要再想砍树,就是跟大家伙作对,届时,谁还去他店里吃饭?


    但...大青,你刚举得那些例子,都是虚构的,没有真实性,要真请书记小舅子写牌文,需得举真实例子,可......”


    “我这里有个例子。”张卫东眼皮向下耷,陷入了回忆。


    “三十多年前吧,记得那会老蒋逃到琉球解放战争刚结束,各地大闹土改。


    土改,就是把农村的地归整归整,重新分配给农民。


    贫农、佃户(无田,租人家田种的农户)乐意土改,地主不乐意啊。


    那年秋天,一批解放军来到安宁村。


    地主马大富心怀怨恨,往水缸里投毒,吃了水的十几个人,上吐下泻,不到两天人就下不来床了。


    末了,村东头的老瞎子说了一个偏方---枫杨皮煎药。


    瞧,树王上头那几个树瘤,就是剥皮留下的疤痕,它救了十几个人的命呢。”


    “爷,这个例子好,明天去了队里,就跟书记讲这个。


    大青,谢谢昂,事成之后,我请你下馆子搓一顿。”


    “豆子,见外了,用不着---”


    哕---


    突然想起的呕吐声,截断了沈青的话。


    很快,面色潮红、神智不清的张建民,摇摇晃晃走出屋,“爹,酒,我要喝酒。”


    “喝你奶奶个腿!”


    张卫东捡起一根木棍,去抽亲儿子后背。


    张建民似失去痛觉般,不躲也不喊疼,嚷嚷着要酒喝。


    豆子奶出来拉偏架,豆子倚着枫杨看好戏,估摸亲爸被抽晕,他都会鼓掌称兴。


    沈青则回到自家厨房,他见鲢鱼腌入味了,便着手做烤鱼。


    鲢鱼用小拇指粗的干竹枝穿起来。


    辣椒、大蒜、葱段、盐、花椒,用石臼捣成料汁。


    抱些玉米芯、麦秸、干柴到院子里,麦秸是火引。


    引燃玉米芯和干柴后,沈青喊沈小花出来烤鱼。


    鲢鱼碰到明火,鱼皮发紧打卷,肉也变成了乳白色,腥味退去,香味飘起。


    沈小花握紧竹枝,生怕手滑,鲢鱼砸进火堆里。


    漆黑宁静的夜里,明亮的篝火照在二人一狗的脸上,照红了人脸庞,也照暖了人心。


    良久,沈小花咽了咽唾沫,第十七次开腔问道:“哥,熟了吗


    ?”


    沈青往鱼身上刷了些料汁,“嗯,最小的那条熟了,小心烫,吃仔细点,鱼刺卡嗓子的滋味,可不好受。”


    沈小花撕掉烤鱼上焦黑的皮,落地归狗,大黄也不嫌苦,暴风舔食地上的黑皮。


    沈小花咬了一口鱼背上的肉,鱼肉柔软细腻、咸鲜味美,让人吃了第一口还想吃第二口。


    小一会儿,沈小花扔掉鱼骨,“哥,真好吃,你从哪学的,咋之前没见你做过?”


    沈青咬鱼背动作一滞,“扯谎道:“在一本书里学的。之前没做...你觉得在村头沈家,我能摸到荤腥吗?”


    “是哦!”


    沈小花想想也是,除了过年能捞到一碗猪肉韭菜饺子,其余时间,兄妹俩很难摸到荤腥,当然,田螺除外。


    沈青递给沈小花一条一斤多重的烤鱼,“喏,这条也熟了,你不喜欢吃鱼肚,那就别勉强,咬下来丢给大黄吃。”


    沈小花面露讪笑,“嘿嘿,被你发现了,鱼肚太腻了,咬一口,直接化成肥油,牙、舌头、上颚,粘得到处都是,难受得很。哦,对了,哥,堂屋咋铺了那么多发芽麦子?你打算用那些麦子做什么?”


    沈青神秘一笑,“和板车一样,跟大队用工分换得,至于做什么...保密。”


    保密?


    沈小花顿感嘴里的鱼肉不香了,她撒娇卖萌问秘密,奈何,吃饱洗漱完,爬到床上睡觉,她都没问出来半个字。


    啧,嘴巴真严。


    沈小花带着浓浓的好奇心,幽幽睡着了。


    夜深人静,大黄叼着一条鱼骨跑到屋后竹竿堆旁。


    它警惕的望了一眼四周,确认无人也无动物偷瞄后,前爪扒刨泥土,刨出一个土坑。


    它将鱼骨丢进坑里,又用鼻子拱土把坑填平了。


    藏完鱼骨,它风一般回到前院,卧在石榴树下,佯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


    清晨,炊烟袅袅,鸟儿立在树梢上鸣叫。


    张建民在村里溜达,逢人就拉呱,谈到兴头上,便解下腰间葫芦对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