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斧砍毛竹

作品:《从无到有

    沈青站门口观察了一小会。


    张小美性子沉稳,翻花绳主打一个稳,每一步,都思索好了,才会动手。


    沈小花脑瓜子灵活,翻花绳主打一个出奇不意。


    如,面对张小美1级难度的花式,她手指动来动去,接过绳子,翻出5级难度的花式。


    沈青叮嘱几句,便找出斧子、麻绳、长板凳,拉着板车原路折返回竹林。


    林内,一棵棵毛竹高耸挺拔,主干和茎叶都是翠绿色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毛竹,可作为建材使用的,必然得3年以上的老竹子。


    新竹子太嫩了,水分多、密度低、强度大。


    沈青停好板车,便开始在绿色海洋里,寻找能搭棚子使的老竹子。


    每找到一根,就在其主干上绑个红布条留作记号。


    新竹和老竹,很好分辨。


    新竹,竹皮翠绿,覆有白霜,竹身无光,竹节毛涩,节纹粗。


    老竹,竹皮青里泛黄,无白霜,竹身光亮,节纹细。


    沈青靠着这几点,不一会的工夫,就标记出二十来棵能用的竹子。


    接着,他挥动斧子,彭彭的砍竹子。


    砍时,沈青先是绕着竹根转圈砍。


    再左胳膊抱紧竹身,右胳膊挥斧砍竹根,砍出个‘<’型的豁口。


    再然后,双手抱紧竹子,使劲向下、向豁口方向压,听到嘎巴一声时,竹根便被掰断了。


    毛竹,长15米以上,上端枝繁叶茂的。


    一根毛竹的竹根被掰断时,它不会咚的一声倒在地上。


    而是,会被其余毛竹的枝叶支撑着,和地面形成一个锐角。


    沈青绕到豁口的背面,双手抱紧竹子,一点点的往后退。


    锐角度数越来越小,须臾,竹子哗啦一声落到了地上。


    沈青挥动斧子,砍掉了竹梢,并把竹子拖拽到路旁。


    然后,他重复之前的操作,去砍下一根毛竹。


    一时间,竹林内除了沙沙声和虫鸣声外,又多了砍竹的彭彭声。


    良久,久到沈青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他终于砍完了适才被标记的毛竹。


    原地休息一会,喝光一小陶罐糖水,体力恢复后,便着手把毛竹装上车。


    他先将长板凳腿朝下绑到车把上,再将一根根毛竹扔进车兜内。


    放时,毛竹的中心线,要与板车的中心线错个2米。


    且,竹根朝向与车头一致。


    如此,车头重于车尾,整个车身会向车头倾斜。


    但长板凳搁那卡着呢,车身倾斜到与地面平行时,便再无法倾斜了。


    沈青每放两层毛竹,就绑一圈麻绳。


    当毛竹全被放到车上,麻绳也以‘x’形方式绑好时,他寻了一木棍,插到‘x’的交叉点。


    顺时针拧啊拧,将麻绳拧得紧紧的。


    末了,木棍向内一折,锁死了。


    此刻,映入沈青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翠绿色的三棱柱。


    板车的车把,已经被毛竹淹没了,拉是拉不成了。


    不过,来之前他就想好了对策。


    拉不成,那就推啊!


    沈青绕到毛竹尾段,抱住一大团竹子,使劲向下压。


    可惜,压到手腕起青筋,车头都没带动的。


    硬来不行,那就上异能。


    沈青驱动体内绿流,由经脉向血肉溢散,很快,他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他再次抱住一大团竹子,向下一压,整个车身便向车尾倾斜,长板凳也离地了。


    沈青向前迈步,车轱辘缓缓转动,‘长棱柱’朝竹林出口方向挪去。


    绑在车把上的长板凳,还能当刹车使用。


    遇到紧急情况,只需不再向下施力,车身便会向车头倾斜。


    一旦长板凳的四条腿落地,就成了绝妙的刹车。


    不过,沈青蛮幸运的,一路上并未遇到紧急情况。


    路,若是笔直的,且前面没有人,他就提速小跑。


    遇拐弯处,他就放慢脚步。


    每挪一小步,调整一下‘长棱柱’的朝向,防止毛竹扫到旁的东西。


    沈青回到小院时,沈小花和大黄正在玩‘扔玉米芯’游戏。


    一个扔,一个捡,玩得不亦乐乎。


    至于张小美,已经回自


    己家了。


    沈小花瞳孔微睁,惊讶的看向板车上的‘长棱柱’,手中的玉米芯掉了都不知道。


    “哥,你...好多竹子哦,又粗又长的,一下拉这么多,累不累?”


    沈青停好板车,后背靠着毛竹休息,“还行吧,竹子是空芯的,看着怪多,实际没多重。”


    沈青在安抚沈小花,省得她担忧。


    一根毛竹50-60斤,一整车的毛竹,怎么可能不重?


    “哥,你等着~”


    沈小花哒哒跑进屋子,拿回一条湿毛巾、一把蒲扇、一茶缸水。


    “哥,给。”


    沈青喝光茶缸里的水,用湿毛巾擦净身上的汗,享受一小会旁人扇蒲扇后,着手去卸车上的毛竹。


    先进屋拿出一对烂布条和一把剪下,再解开板车上的麻绳,哗啦啦,将毛竹卸到桃树下。


    每卸一根,他就抽数根布条,绑紧毛竹上、中、下部位。


    “哥,都卸到地上了,为啥还要绑竹子?”


    “刚砍下来的毛竹,不能直接拿来用,得放到通风处阴干个半拉月,才能作建材使用。


    绑布条,是为了防止竹子因水分蒸发而开裂了。”


    “这样啊!”沈小花了然的点了点头,“哥,我来递布条,你只管绑竹子。”


    “好!”


    沈青绑竹子时,先把布条绕缠竹身两圈。


    再一只脚踩竹身,两只手分别攥住布条的一头,使劲向上拽。


    拽到布条绑紧,极速打一个死结。


    随后,接过一布条,向前走几米,继续绑竹子。


    沈小花未雨绸缪,她察觉怀里的布条,绑不了那么多的竹子。


    便跑进屋找出一些烂布,手握剪刀剪出新的布条来。


    二人,一个绑,一个递,效率还挺不错。


    忙完,时间已过了正午。


    烈阳晒得板车发烫,沈青让沈小花回屋休息,他则进了厨房做午饭。


    玉米面+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用擀面杖擀成超大号的圆形薄片,再把薄片卷在擀面杖上,


    提溜起擀面杖,边旋转、边前后摇摆它,使得薄片能一层叠一层的落在案板上。


    接着,左手按住面片,右手握住菜刀,咚咚切出0.2厘米宽的细面。


    起锅烧水,等水开的间隙,他先去了屋后的菜园,掐了一小盆野生的灰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