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无动于衷的柿树

作品:《从无到有

    燕窝,是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绒羽混合粘结,所筑成的巢穴。


    唾液可食用,绒羽却不行。


    是以!


    燕窝,打从悬崖上铲下,到端上餐桌,需经历多道挑毛工序。


    挑毛时,先将燕窝泡发,倒掉水面上浮毛,再把燕窝置于白瓷盘中。


    工人,一只手捏竹签,一只手握镊子,一点点挑出燕窝中的绒羽。


    这是个精细活,需要人有耐心、有眼力、有毅力,剔除灰点亦是如此。


    沈青的精力,全集中在驱使‘蛛丝’剔除灰点上面,都顾不得擦额头上的汗。


    林内燥热,渗出的汗液,凝聚成珠,顺着脸颊滑落,啪嗒一声,滴落在了地上。


    烈阳刺破叶间缝隙,晃刺着人的眼睛。


    沈青仍定在原地,不曾有一刻的分心。


    良久,久到后背汗水湿透衣服,沈青才收回‘蛛丝’,撑着树大喘气。


    啧,不愧是首发病株,难‘啃’极了。


    须臾,沈青气息恢复平稳,静待柿树反馈能量。


    然而,他等了数分钟,都没等见能量的影子,甚至,都没感觉到柿树有啥子情绪波动。


    沈青思索一番,想清内里缘由后,无语的抽了抽嘴角。


    于柿树来说,携病不发病,便是无病,他剔除灰点,对它并无益处,自是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波动。


    梆梆---


    沈青狠狠拍了拍树干,“秋收时,你最好单果重7两以上,否则,锯了做木床。”


    话音刚落,他感觉柿树有了情绪波动,不是害怕。


    沈青有植物系异能傍身,能敏锐的感觉到植被情绪变化。


    异能等级越高,感觉就越准。


    他没把此事放在心上,转身去治另一棵柿树。


    摸树…凝神…驱使…涌丝…剔除…


    这一回,树干周遭萦绕起惊讶、欣喜、感激不已的情绪波动,剧烈到沈青肌肤感到了水波推动感。


    也对,濒死之际,重燃生的希望,情绪波动能不大点嘛。


    很快,这种波动,凝聚成丝丝绿流,涌进沈青身体,融汇进其体内原有的能量流中。


    呼---


    沈青顿感腹胀,吐出一口浊气。


    紧接着,他感知到身体有了变化。


    明明身处燥热、空气稀薄的林中,脑袋却异常的清醒,像是刚闻过风油精一般。


    这株柿树,只有水桶粗,反馈的能量,却是鸡头峰桑树的一半。


    要知道,那棵桑树粗壮到两个人手拉着手,方能抱住树干。


    沈青脸上浮起笑意,他捡起一土坷垃,在树根旁画了个记号,便踩着干黑的落叶,走向另一株病树。


    天空澄碧,白云缓浮,林中的人影,亦缓慢挪动着。


    许久,刚治愈完第12株病树的沈青,突感眼前一黑,天旋地转,急忙扶着树坐下大喘气。


    歇了十分钟,两眼恢复清明,精力充沛,身子轻得像一片羽毛。


    沈青体内有一能量流枢纽站,位于下丹田,控制能量流的凝聚、分散和存储。


    枢纽站,约乒乓球大小,目前,存储的能量,占其容积的五分之一。


    当其被蓄满时,能量会不停冲撞壁垒,直至撞破、重组,从而实现异能的升级。


    不过,枢纽站的容积,不会随着异能等级提高,而增加一点。


    其会将能量流提纯、压缩后,再存储到内部。


    自然,浓缩后的蛛丝,具有更强大的威力,有时候,直接插进根部,无需操动蛛丝,灰点受威压影响,会自动分离、破裂。


    眼下,今日异能驱使已达到了峰值,没留在柿林的必要了。


    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便往来时方向走去。


    途中,碰到一簇甘草,卵状的绿叶间,竖着串状、紫红的花,凑近,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甘草,属豆科,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之效,草根晒干,切成薄片,能作凉茶原料使。


    沈青挥动小铲,连根带土挖了三株甘草,甘草的根,是灰棕色的,有点子微甜。


    小时候,像嚼槟榔一样,拿甘草片当零食吃,没少挨大人的训。


    须臾,沈青拎着甘草,回到了地头,将其绑到车后座,便骑车往北走。


    昨日,下了一场雨,地里庄稼疯长起来了,农户拎着篮


    筐,蹲在地上剔豆苗。


    播种时,为保证用苗量,会加大播种量。


    待苗长出后,会剔掉过密、弱小、有斑的苗,同时,补栽未出苗的空地。


    被剔掉的豆苗,不会被浪费的,会拎回家择净炒着吃。


    骑到陶洼时,沈青下了车,拎着篮筐剔豆苗。


    剔时,左手按住泥土,右手贴地捏住豆茎,向上一提,薅出黄豆埋在地下的茎和根。


    此法,不破坏土壤结构,亦不伤害其余豆苗。


    碰到未出苗的空地,沈青就用小铲挖坑,挑些茎又肥又长的豆芽补种。


    打地里冒出来的豆芽,和菜市场卖的豆芽,长得不太一样。


    菜市场卖的,瓣黄茎白须少,打地里冒出来的,见到了阳光,进行了光合作用,瓣绿茎长须多。


    口感嘛,一个爽脆,一个韧香。


    沈青只在斜坡上,种了点大豆。


    是以,没过一会,他就剔完了豆苗。


    高粱,也需要剔苗,一个坑,只留一株苗。


    不过,眼下,高粱苗还太小,再过个十天,长齐4片叶子,才能够剔苗。


    于是,沈青拎起半筐豆芽爬上坡,骑着二八大杠回了自家小院。


    大黄飞奔上前,尾巴摇得欢实,哼哼唧唧,绕着...二八大杠打转?


    沈青卸掉车后座的甘草,“大黄,你喜欢自行车?”


    呜汪---


    大黄兴奋的吠叫一声。


    这年头,自行车需凭票购买,买完,需上牌、打钢印、办绿本(自行车执照)。


    自行车票,属稀罕物。


    无票者,想入手自行车。


    要么,花大价钱,从黄牛手里,买一张自行车票,再揣钱去车行买车。


    要么,跑废品收购站、修车铺,淘自行车的零部件,等攒齐一整套,花钱找人组装,再去镇上办证件。


    前者费钱,后者耗时。


    但乡户家的自行车,大部分是‘攒’来了,甚至,有人连证也不办,若骑车上路时,碰到有人查证,就递根烟糊弄过去。


    沈青揉了揉狗耳,“等咱家有了车,我载着你去兜风。”


    大黄开心的撞蹭主人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