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章:江风的计策

作品:《从无到有

    鸭胗,是鸭的肌胃(砂囊)。


    呈紫红、灰白两色,形状扁圆,口感紧质弹牙,还不油腻,内里包裹未消化的食物渣子。


    那些渣子,不是湿的,略微干燥,其进入肠道与‘肾水’混合后,才会...变成稀糊状的排泄物。


    宰杀完鸭子,二人便回了前院。


    此刻!


    张桂玲站在灶台旁,往箅子上摆放新的罐头,看来,她还真买了不少落秋梨。


    许保康蹲在井旁,将胶皮背带裤泡进水盆内,用手掌或毛巾,擦掉上面的淤泥。


    用刷子刷?


    胶皮刷破了,可就不防水了。


    拉甘蔗种那天,沈青逛镇集时,也买了几个胶皮背带裤。


    许玉娟放下鸭子,高兴地向爸妈报喜,许保康乐呵一笑,表示他可以出资,但要打个欠条。


    沈青婉拒留饭邀请,推车往外走。


    岂料,他刚出院门,张桂玲就追了上来,还硬往藤篓内塞了半只鸭肉。


    “大青,若不是你啊,玉娟这会子,还想不明白未来要干啥呢。这鸭子有点老,炒着不好吃,炖汤喝吧,路上慢一点骑。”


    “行,院外凉,回去吧,不用送了。”


    沈青跨上二八大杠,朝北边骑去。


    ‘+’字路口旁,有一片空地,一群大妈坐在那儿聊天,话里话外,都在谈论着江风和柳苏。


    称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已经捅破窗户纸,估计过段时间就能吃上喜糖了。


    巧了!


    沈青拐向西边,路过大队门口时,正好瞧见了...舆论的男女主角。


    只不过二人相处模式,可与舆论内容大相径庭。


    柳苏冷着脸,双眸隐隐透出不悦。


    江风拿着一本书,嘴角带笑,拦着不让人走。


    “上周末,我在玉城旧书店淘了许久,才找到这本书,《少年农业科学实验》。


    晒了几天,可算是除净了霉味。


    发卷的书页,都被熨斗烫平了,就连里面的涂鸦,我也用橡皮、小刀擦干净了。


    柳同志,我真心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你,请你务必收下。”


    江风长相清俊,身姿板正,嗓音磁性,一双温润含情的眸子,不晓得勾走了多少姑娘的魂。


    然而,柳苏并不在此列。


    面对江风的示好,她只觉得厌烦。


    柳苏跟随老师李坚,来杏香镇搞试验田。


    大队拨下来的地,李坚占去五成,其余均匀分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按照各自想法,尝试提高亩产。


    柳苏还找一空地,托人砌了几个花坛,倒土撒麦,搞微型实验。


    不知从哪天起,江风混了进来,捧着一个小本子,问东问西,求知欲赛过任何人。


    柳苏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耐心解答江风的问题。


    渐渐地,她发现江风一遇到问题,不是自我思考探索,也不是翻书找答案,而是...问人,且十次里得有八次是来问她。


    柳苏厌恶这种行径,便不再怎么搭理江风了,每每被问,皆让对方去翻书。


    后来,她察觉自己想岔劈了。


    江风并非一遇问题,不愿动脑筋,只想依靠别人解答,而是...心里存了别样的心思。


    柳苏气了,从好友口中得知,江风曾想给土壤干裂的花坛浇水后,她更气了。


    她是花坛的主人,岂会不知土壤情况,她不浇水,是想培育出更耐旱的小麦。


    幸而,好友当时拦住了江风,不然可就糟了。


    《少年农业科学实验》,的确是一本好书,但是属于入门级,送她这本书,等同于给高中生送了一本...加减法辅导书。


    柳苏蹙着眉头,思索一番措辞。


    “江风同志,你是教师,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你还是先顾好本职工作吧。


    若真对农业感兴趣,那就拾起书本,参加高考。


    进大学苦读几年,毕业后再从事相关工作。


    往后,甭天天往后舍跑,李老师忙,我和同学们还未出师,你的问题,我们答不全乎,反倒耽误了你的进步。”


    潜台词:干你自己的事去,别在往我那瞎跑。


    柳苏下逐客令,江风既不气愤,也不悲痛,只觉得脚踩棉花,轻飘飘的,天籁之音缓缓入耳,令身心愉悦不已。


    美人,即便是蹙眉,那也


    是好看的。


    “柳苏,你的关心,我已经收到了。”江风再次把书向前一递,“我的心意,麻烦请你收下,收完,我立刻回学校写教案去。”


    “我收下,你就走?”


    “嗯!”江风郑重点头。


    柳苏垂眸抿嘴,像是在纠结。


    末了,她的视线落在那本书上,伸手欲接过来。


    江风面露喜色。


    沈青挑了挑眉,插嘴道:


    “听人说,学校的江老师,和打省城来的大学生,处上对象了。我本是不信的,可是你俩说着心啊、意啊的话,又收赠礼物了。看来,有时候谣言不一定都是假的。”


    嗖---


    柳苏猛地缩回手。


    江风呼吸不稳,愤愤瞪着沈青。


    柳苏:“什么谣言?我咋不知道?”


    沈青双臂交叉,搭在车把上,悠闲道:“我是外村人,来许家寨走亲戚,听到两回你和江风的谣言了,说---”


    柳苏:“说什么?”


    “两情相悦,你侬我侬,马上有喜糖吃呗。”


    嗡---


    谣言令柳苏心脏漏跳一拍,耳朵嗡鸣,双眼充满不可置信意味。


    柳苏日常活动路线为‘后舍-试验田-空地-后舍’,大队内戴红袖章的人,自是不会瞎说话。


    此谣言传了多久、传播范围有多广,才能让一个外村人,进村几个小时,就听到了两回谣言。


    江风,村户心中‘温和亲善’的代名词,他会不知道谣言的存在?


    柳苏紧盯着江风,“你早就听过这个谣言了,对吧?你有向说谣言的人,解释什么吗?”


    “我---”江风攥紧书本,眼神闪烁不定,“谣言,止于智者。咱俩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说。”


    柳苏讥讽一笑,感激地看向沈青,


    “沈同志,多谢你的提醒,不然我还被蒙在鼓里呢,希望往后有机会,能跟你探讨一下小麦种植。”


    说完,昂首挺胸,似一只白天鹅,优雅地走进大院。


    江风冲到二八大杠前,“谁要你多嘴了。”


    “没谁,我自己想说。


    江风,你硬逼柳苏收下你的书。


    该不会打算...她收下后,你跑到一村妇面前,透露自己花多少心思才寻到某本书,柳苏拿到书特高兴特感动,从而让谣言愈演愈烈吧。


    你想把柳苏架在火上烤。


    待谣言发酵到一定程度,她不答应你的追求,别人就会想...谣言刚起时,没见谁站出来解释呐,这会子撇关系,分明是小两口闹别扭嘛。


    接着,会有一大堆人,自愿成为你的说客,朝柳苏发动攻击,直到她离开...或答应你为止。


    啧~


    玉娟追你时,送你任何东西,都是出自真心,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只想为你好。


    听到谣言,也会笑着解释清楚。


    跟她比,你差远了。”


    “你---”江风脸色一片涨红,还扬起了拳头。


    怎么就忘了,眼前这人是许玉娟表哥了呢?


    谣言渐起,许玉娟气得一周没来学校,铁定跟表哥抱怨,央他帮忙出气。


    刚才瞧见这货时,应立刻拉柳苏进院子,如此,就不会出这档子事了。


    可惜天下没有后悔药,只能等明天柳苏气消了,诚恳道歉,解释一番,来挽回她了。


    头一回喜欢上一个人,绝不会放弃的,道歉,一次不行,那就来两次、三次……


    “怎么,想和我比划比划?”沈青上下打量对方一下,“就你这身板,细胳膊细腿的,我一脚踹过去。啧,江风,你做好休假三个月准备吧。”


    江风看了看自己的手腕,又看了看沈青的手腕。


    一个纤细嫩白,一个也不粗,泛浅小麦色,攥拳头后,却呈现出流畅的肌肉线条。


    力量过于悬殊,江风收起拳头,默默后退几步。


    “出息真大!”


    沈青鄙夷一笑,骑车离开了。


    江风望着远去的人影,胸闷气短。


    忽然,他感到一缕灼热的目光,在盯着他的后背。


    江风猛地一扭头,瞧见小卖部老板倚着门框,脸上挂着一抹带恶意的笑。


    莫理小人,莫理小人……


    江风,一边嘟囔,一边快步走进学校。


    咚


    ---


    小卖部内,盘髻妇人呲牙岔腿,从仓库搬出一箱酒,放到了柜台上。


    “大成,看啥呢?看得这么入神,也不晓得进来帮忙。”


    “看...孔雀开屏,被人一剪子剪掉尾羽,气得直跺脚呗。”


    “尽瞎说,许家寨哪来的孔雀。”


    “你懂个屁!”


    许大成走进屋内,拆开箱子,往货架上摆酒。


    ……


    另一边,沈青回到家,歇了一小会后,便着手处理鸭子。


    剁成小块,冷水下锅。


    煮出血污后,撇净浮沫,捞出鸭肉冲洗一下,并晾干水分。


    起锅烧油。


    油热,下姜片、葱段爆香。


    再倒入鸭块,中火将肉块煸至金黄色,添三瓢水,盖上锅盖,小火慢炖40分钟。


    等待的间隙,沈青挖了三碗面,烙了一笸箩油饼,削了两根闪药,滚刀切成菱形块,并泡进水里,防止其氧化变成褐色。


    40分钟后,沈青揭开锅盖。


    瞬间,肉香味飘满整个厨房。


    小狸跳上灶膛前的凳子,惬意地舔爪洗脸,但...眼珠老往铁锅上瞟。


    锅内,飘有一层黄油。


    为防鸭汤太油腻,沈青用勺撇出一大半黄油,倒至小碗内,留着炒菜用。


    接着,往锅中撒一点调料,搅拌几下,舀一点汤品尝。


    汤色清亮,鲜味醇厚,


    再夹一块鸭肉,香是香,就是贼有韧劲,简称...嚼不动。


    喵---


    小狸跳下凳子,脑袋蹭人裤腿,还在沈青两脚之间画‘8’字。


    “肉,中午吃不成了,喝汤吧。”


    沈青寻来豁口碗,盛了半碗汤,稍微晾上一小会,才放到地上。


    小狸冲上前,把脸埋进碗里,滋滋舔喝着鸭汤。


    沈青则去了菜园,摘了些青椒,又打了几个鸡蛋,炒了一盘菜。


    别说,烙饼卷青椒鸡蛋,外酥里嫩,又带点辣味,还挺好吃的。


    吃完,用油渣+猪肝+红薯面,绞了四桶鱼食,翻出胶皮背带裤,骑车略过杨树林,往南一拐,来到长满野草的土路上。


    秋季!


    树上的叶子,逐渐泛黄往下落,地里的麦子,却越来越绿。


    小麦,非常耐寒,


    当气温过低,地表上冻时,其会进入休眠期。


    当天气回暖,积雪融化时,其才继续生长。


    因而,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需耗时七个月之久。


    须臾,沈青来到垂柳旁。


    他停好车子,把背带裤搭在肩上,拎着鱼食下了坡。


    他边走,边观察路两旁的地。


    麦苗,长至5厘米高,叶子窄长翠绿。


    甘蔗苗,长至7厘米高,叶子细长,或青或紫,茎部泛着一丢丢白色。


    走至洼水旁,沈青卸下东西。


    他抓起一株菱角,其茎底坠了十来个8厘米大的菱角,整体呈青色,偶布一些紫晕。


    沈青驱动异能,来催长菱角。


    叶子一动不动,果实也不变大,但紫晕,颜色加深,边缘还往外扩。


    一分钟后,紫晕也不动了。


    沈青端详一下。


    之前,紫晕占总表面积的10%。


    现在,占25%。


    照这个速度,一周之内,就能雇人采菱角了。


    沈青脱掉鞋袜,用纱布裹紧裤腿,穿上胶皮背带裤,踏进洼水中。


    隔着一层胶皮,都能感受到几分凉意,不过,肌肤很快就适应了洼水的温度。


    沈青再次驱动异能。


    霎时,水底出现一颗颗黄豆大的绿团,指尖飘出数缕蛛丝,涌进那些绿团内。


    察觉绿团‘吃’饱了,便收回蛛丝,吸纳完反馈回来的能量后,沈青往前挪了十几步。


    方圆七米内,水底的绿团,皆立刻显露在他的眼中。


    异能刚升至二级时,探察绿团范围,只有方圆5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可算是扩大了一点。


    沈青手指微动,向绿团输入能量。


    周遭的黑鱼,似乎感知到了异常波动,纷纷游向远处。


    当然,也有一些胆大的,凑过来甩尾巴。


    黑鱼力道不大,也不下嘴咬,沈青便任由它们去


    了。


    微风徐徐,拂动菱角叶,送来一阵阵凉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沈青不停撞开绿叶,在菱角田内淌行。


    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