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国无南北,至诚一念

作品:《从黄飞鸿开始横推诸天

    离开使馆所在的东交巷,越往南走,建筑越显破败。


    程舟带着纪云袖又穿过两片街区,走到一片连绵的棚屋。


    “纪姐姐,你且先行一步,去该去的地方。”


    他止住了脚步,道:“这人很重要,别让他有咬舌自尽的机会。”


    他们在省城经营三年,早就选中好些个隐秘之地,作为备用的安全屋,当然要去那里的话,可不能跟着尾巴。


    “好,我在祠堂等着。”心知来人非同小可,纪云袖头也不回甩下这话,托着科尔巴上墙,纵身轻灵如鹤。


    身后已有人影接近,速度快得惊人,大有孤身闯阵,睥睨天下的气势。


    程舟缓缓转身,明眸灿然,目光如电,锁住对方身形,令其脚步又放缓下来。


    双方视线相对,氛围为之一凝,距离则在慢慢缩短。


    不徐不疾的脚步,不紧不慢的对谈,看似轻描淡写,早已开始观察破绽。


    程舟饶有兴趣的问道,“我很好奇,你刚才为什么不出手”


    来者青年模样,脚步沉稳,气息绵厚,即便还没交手,程舟也能嗅到淡淡的危险气息。


    想来是清廷为铲平乱党,对付可能存在的二练大拳师,特意选派的压轴人物。


    “英夷不乏能人异士,我若是在那时候选择出手,便是给他们可乘之机,那位姑娘在领事馆闹出那么大的乱子,想来那些洋鬼子不会轻易放过。”


    “以阁下刚烈脾性,不想被人渔翁得利的话,必会尝试用最快的速度,与我一决高下,分出胜负。”


    “再之前的战斗过程,宫某都看在眼里,阁下应变堪称一绝,无论我出手与否,都没法一锤定音,尔后又消弭杀气,犹如婴儿握拳,全无防备,以不变应万变,令我找不到出手机会。”


    “逼虎跳墙,自陷玉石俱焚的处境,智者不取也,背后伤人,亦不是我辈武人的行事作风。”


    阁下是礼貌敬语,宫宝森身负王命,之所以会对乱党用上这般称呼,实在是程舟的战绩太过惊人,令人不由心生敬佩。


    不到两个时辰,连斗三名大拳师,战而胜之,败而杀之,还要力搏他这名二练高手——即便上溯到汉末三国,关云长过关斩将,也不过如此。


    便是他八卦门开山祖师董明魁,年少时也没这能耐。


    “你错了。”


    程舟摇摇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好像家庭老师教导学生的语气,纠正他的说法:“不是玉石俱焚,而是以伤换死。”


    伤的人是程舟,死的人是宫宝森。对程舟而言,真与对面一战的话,最夸张的想象不过是受伤罢了。


    这语气简直大到没边,宫宝森统领大内侍卫,官场武林都要打交道,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但从没见过如此狂妄之人。


    偏偏这种狂妄,还不是疯狂、癫狂。


    程舟目光冷静,举止自信,并非那种冲昏头脑的自视甚高,更不是濒临绝境后的死鸭子嘴硬。


    实在太奇怪了,不知为何,他有点想探究下去的冲动。


    宫宝森一双锐眼合起,眯成狭长的细缝:“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惋惜之意,溢于言表,都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以程舟的天资,无论从军还是到宫中护卫贵人,前途无可限量,他日开宗立派,更可成为一代宗师。


    功名利禄也就罢了,将自己的拳术推至武门仰之弥高的丰碑,传下道统,广布四方,无疑是习武之人能够达到的最高荣耀成就,难道不该珍惜吗?


    “我不是贼,他们是老贼,你才在从贼。”


    程舟平静地答道:“内务府弄出那些怪物,你是知也不知?清廷官场腐败,宫中奢靡无度,外战丧权辱国,海内饿殍满地,你可有所察觉?”


    忠孝节义,伦理纲常,是这片土地传承数千年的主流思想。


    宫宝森代表朝廷,占据正统名分质问,却属于媚眼抛给瞎子看。


    程舟根本懒得驳斥,话锋直指人心光明处,致其良知所在。


    “宫某从来不清楚,科尔巴竟能弄出那等邪异事物,至于......”


    宫宝森一时语塞,说不下去了。


    他想起自己南下的时候,曾路经一个江南水乡,分明是好年景,村子仍减少了一半户口。


    他出身贫寒,幸得尹师看重,董师祖提携,传下八卦掌精义,又经历宦海浮沉,体察人心世情。


    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清楚,而是用无能无力,无可奈何来说服自己。


    程舟问道,“如果我同伱说,内务府那些鬼玩意,姑且叫做尸鬼吧——那些尸鬼一個处理不慎,便会酿成灭国灾劫,你还要助纣为虐吗?”


    宫宝森摇头,“空口白话,没有凭证,恕不能轻易奉陪。”


    不是不能奉陪,而是不能轻易奉陪,程舟捕捉到其中微妙差别。


    他笑了笑,道:“我改主意了,决定留个手。”


    宫宝森有些疑惑的看着程舟,“哦?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拳法是杀人术,一旦全力激斗,即便是同门切磋,拳脚无眼之下,也常有人受伤,何况还是进行生死之争。


    哪一方打算留手,精神不够集中,无疑会减少三分胜算。


    “清廷里还有你这样的人,实在是稀罕,再杀岂不是要绝种了。”


    程舟精神焕发,大喝一声,“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心意门,程载之,请教。”


    载之是程舟的字,亦是志向所在,要过无垠苦海,需以横渡之舟,承载一切。


    “八卦门,宫宝森,请教。”


    宫宝森实已不大想出手,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是不得不打,不得不杀!


    程舟屈指成拳,手臂肌肉随之挤压变形,躯干骨节震动作用,轰隆一声响,虎豹雷音出。


    这一拳将全身力量集中一处,以最快速度打出,若打在实处,哪怕钢铁也得被他碎裂。


    这一拳无有花哨,正如他所行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


    对手来势汹汹,倏然已至,宫宝森内外如一,团结如球,一枝动百枝摇,全身之整劲由丹田而发,托掌迎击,又快又准又狠。


    呼啦一声,空气被劲力搅动,硬生生挤出尖锐的风啸,一圈无形的气浪被荡开,震得周围尘沙一跳。


    两人正面比拼,互不相让,似乎平分秋色,神情无有变化,然前招未尽的时候,后招已经发出。


    宫宝森空着的另一根胳膊,从肩骨到腕骨,肌肉一齐用劲,宛若将体内劲力与肺叶气流都扭成了条麻绳,如钻头般往上程舟太阳穴冲去。


    这手亦未建功,原因在于程舟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上提,凭借一股束展的自挣力,用推手半路截断。


    他们招式往来,都在电光火石之间,移位变化,亦停留在周身三步范围。


    看上去没有什么大动静,这三步路的落脚之地,已经被踩出个直径两米的浅坑。


    实是他们走得太快,下脚太沉,每一步都好像夯土的木桩重重砸落,整片地面就像磨坊的石碾压过好几轮一般。


    这是真正的高手相争,只在方寸之间,拼的是武功,战的是斗志,比的想法,没有丝毫取巧的余地,任何一方面漏气,胜负天平即刻倾斜翻倒。


    两招不取,旗鼓相当,宫宝森心头一震,态度愈发庄重,两人细细感受对方功底,亦各自有所收获。


    程舟看得出来,宫宝森气力不如自己,凭借坚韧如犀革的皮肤,才吃住刚猛发劲。


    他的呼吸别有玄妙,炸劲渗透进去,有如一瓢水倒进抖动的绸布,被分散到全身各处,如此一来,余劲不过尔尔,人体自然更容易承受。


    而他在拼拳对掌的时候,又聚劲一点,以点破面,用法极为精巧,即使被人压过,自己受挫同时,也能造成一定伤害。


    “果然是周天吐纳的真功夫!”


    程舟咂咂嘴,他还嫌九宫那个山寨货不够过瘾呢。


    宫宝森亦清楚,对面弱点在于经历久战,身子骨不免疲累,体内的“气”要尽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指的不仅是内心士气,还有一个人行动的精气,再铁打的人儿,短时间内持续爆发,状态都会有所下滑。


    之所以两人此刻的力量与速度相差不大,原因就是程舟力不如前。


    自己防御强过对方不少,只要再在技巧方面胜过,便能决出高下,生死亦将分出。


    一念至此,宫宝森猛力一踏,撑住身体支点。


    他的呼吸声纠缠在一起,两者之间分界模糊,逐渐趋于一致,就好像变成了一声无始无终的长息。


    拳经有云,“练得一口鲸吸水,虚灵贯顶自在轻”,便是这等状态,只要用劲不超过某个限度,就能一鼓作气,再竭不衰。


    宫宝森迈步向前,宛若穿花蝴蝶过,距离无声无息拉近,双手齐打来,有股轻灵至极的美感。


    左手手腕扭动,一掌如刀切出,浑似抽刀断水,破开空气纠缠。


    右手并指穿刺,宛若一柄大枪捅破,指尖寒芒冷脆,一点枪出如龙。


    八卦掌如刀,形意拳似枪,宫宝森将二者练得炉火纯青,打得出神入化,甚至一心二分,左右同运。


    如此精妙绝伦的技巧,看得程舟喜上眉梢,两眼放光。


    此时的宫宝森,乍看有点像当初的瑞先生与三娘子联手对敌,又高明了不知多少,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灵活得不可思议,强横得无可匹敌。


    那一瞬间爆发出来的威势,好像乌云压顶,遮天蔽日一般,激得程舟汗毛根根竖起,不是恐惧,而是神经极度兴奋,令理智无比清醒。


    他拉开肩胯,磨炼肌腱,整幅骨架浑似变成了个弹簧,左右拧裹,上下束展,螺旋摇闪。


    如是龙腰熊膀褪去,鸡腿鹰捉不存,头颈无须虎豹。


    一提一拉,一动一静,涵盖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的发力路线。


    大形真意,观形练影露真形!


    何谓真形?


    拳法中的形,是前辈高人在编撰拳谱时候,根据个人天赋禀性不同而创出的方便法门。


    形是渡河之舟,指月之指。


    去形存意,过岸奔月,便得真形!


    两人以快打快,高速对抗,无论宫宝森怎样变化招路,切换打法配合,都像迎面撞上个不会毁坏的弹簧,使出多大劲都会弹回来。


    宫宝森心下一沉,越打越困惑,好似被蒙上了一层堪不破的阴影。


    程舟却是越打越有,福至心灵,扫清脑中一切杂念,仿佛无忧赤子,进入一种奇妙的境地。


    物质层面尚且难分难解,精神境界已经高下立判。


    宫宝森陷入泥沼之中,怎么挣扎都无法脱困,只能越陷越深。


    与之相对的,程舟豁然开朗,精神焕发,这里扯断了金绳,那儿砸断了玉锁。


    慕然,他嘴唇微动,大喝一声。


    “清廷将灭!”


    “华夏当兴!”


    那一瞬间,他的精神、意志、体力、控制,纷纷攀升到一个巅峰。


    当宫宝森又一次强攻不破,受反作用力震退,程舟赫然抬手反击。


    他全身都在不寻常的震颤,有磅礴大力运发,伴随雷鸣而来的,将是雷霆一击。


    “不妙!”


    宫宝森察觉不对,身法发挥到极致,连消带打,左挡右闪。


    八卦掌本就侧重身法,他又有个“宫猴子”的诨号,赞其举手投足,灵巧敏捷。


    此刻心灵警兆传来,宫宝森应激之下,好像真的变成野猴,在山林之间跳跃,在树梢之间晃荡,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一瞬间,就变位到下一个位置。


    却见程舟使出一个极为特殊的打法,一手成拳如锤立胸前,另一手背迎曲腕推成圆,交相呼应,纠缠变化。


    他保持中节不动,用推手限制对手移动,强将宫宝森逼到攻击范围,自上而下,强攻一甩。


    这一招有点太极拳的影子,又掺杂南方罗汉拳十八手的刚劲锤法,已然练到圆融一体,打破相互之间的界限。


    比宫宝森掌刀拳枪分使、南北壁垒分明的合击更上层楼,化腐朽为神奇,妙不可言。


    更可怖的是招式中的精气神,炽热如火,是两百六十年亡国之痛,两千余年专制之祸,由四万万同胞引燃,熔炼进一往无前的求道至诚。


    宫宝森分辨不清,勉力抬掌一阻,但闻喀嚓声响,整个人已离地,完全是被拳力轰飞出去。


    重重砸在地面的他,眉角擦出一片血痕,脑海似有千百口大钟敲响,嗡嗡鸣震。


    他废了一只手,还想起身再战,终是再起不能,只得发出苦笑:“慢了,慢了三寸。”


    程舟大口喘着粗气,这本是占据主动,以命换命的杀招,他强行半途撤手,自己也不会好过:“我说过的,这场战斗是以伤换死,我会留你一命。”


    “但我还是不明白。”


    宫宝森眉峰紧锁,强忍着痛楚,继续开口说话:“太极是北方拳术,罗汉是南拳名家,他们各有独门劲力,需要不同的运劲使力技巧,也就是对应的动作、姿势、步伐。”


    他甚至还在思索:“人体只有两手两脚一躯干,既有构造限制,又怎能彻底结合成一招?就算可以,也需要数代门人反复推敲,不可能朝夕成功。”


    程舟慨然:“国无南北,难道拳就有南北吗?有了想法,还纠结可能?”


    虽是反问,但他没有坐等回答,直接迈步离开。


    伤筋动骨一百天,六阳魁首更属人身要害,宫宝森短时间内必须静养,不再构成威胁


    至今为止,清廷在省城的大败惨亏,已经成为定局。


    大拳师级别人物死伤殆尽,剩余兵马数目虽多,但群龙无首,就这样还想剿灭乱党,简直就是笑话。


    剩下的只有——


    尸鬼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