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古法重现!

作品:《轮回百世,你真当我是癞蛤蟆?

    让中医,再次伟大!


    穆田的第三关宣布之后。


    台下众人稍微沉默了下来。


    药物治疗?


    怎么比?


    要知道,药物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服药之后,也需要至少观察一段时间!


    所以,比拼效果,很难鉴定出来。


    一时间,台下的众人好奇的看着穆田的宣布!


    穆田继续说道:


    “本次考核,第三关为选药,配方。”


    “本关,每个人将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挑选药物。”


    说话间,很快就有工作人员抬着三个巨大的类似于澡盆大小的盆子,里面装满了药物送到了上面。


    众人看到之后,全都愣了一下。


    这是……


    很快,大家就猜到了,因为之前也有类似的挑馆比拼。


    比的是从中挑选出药物。


    这考察的是医家对于药物的了解。


    穆田继续说道:“这一关,只比寻找和组方。”


    “三位挑馆成员,需要自己先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处方的拟定,然后,根据处方内容,进行抓药,每人需要开七天的处方。”


    “本关挑战时间为30分钟。”


    “我们将会根据以下几个指标,对于三位进行考核!”


    “首先,第一:耗时问题;第二:抓药精准度;第三:药物的剂量。”


    “鉴于疗效无非快速观察。”


    “所以,最终疗效,将会在治疗一周之后,通过系统性的检测,给出最终的治疗效果。”


    “最终结果,为5分,根据疗效进行评分:第一名5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0分。”


    “现在,我宣布,挑馆开始!”


    话音落下,顿时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现如今,陈路已经拥有了4分。


    而庞祖旺1分、于东海1分。


    陈路已经领先他们三分了。


    若是第三关,陈路再次拿下第一,将会拥有7分。


    而庞祖旺和于东海,哪怕成功了,也只有2分。


    哪怕最终他们拿到了第一名,如此一来,赢得陈路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因为,这需要最终疗效分析的时候,陈路只有拿到0分,他们两人,才有机会应的挑馆!


    要知道,第三关是陈路选择的!


    这显然是陈路最为擅长的领域啊。


    一时间,现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甚至是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看着台上的陈路。


    因为这次的比拼,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哪怕是厉害的药师,想要达到精准的抓药,也难如登天。


    当然了,医阁之内,的确是有这样的高手的。


    医阁之中,高手辈出,能人异士不在少数。


    有的人,擅长针法,有的人专精灸法,有人擅长推拿,自然也有对于药品颇为精通的人。


    很快!


    众人把视线转移到了观看席位上一位白发白须,一身白色练功服的老人。


    老人显然年岁已高,满脸皱纹,压根称不上什么鹤发童颜,甚至有些苍老。


    可是,却没有人小看这位。


    他有一个外号,叫做“小药王”。


    这位老先生,叫做季友年,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


    老人家出生在建国之前,8岁时候,被父母送到了一家医馆做学徒,后来遭遇战乱,父母双亡。


    季友年也算是遇到了好人家,师娘亲自收了他做干儿子。


    季友年跟着师傅,也学到了一身本事。


    那时候,战乱期间,药品本就紧缺,季友年跟着师傅上山采药,炮制中药……对于药物有独到的认知和理解。


    更是展现出来了不俗的天赋!


    这季友年因为常年抓药,而师傅也是十里八项的厉害医生,所以几乎每日都和药物打交道。


    那一只手,比起秤杆子都要准!


    而后这么多年来……


    季友年对于中医中药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声名显着之后,原本他也有了自己的学徒或者是员工。


    可是,季友年却有一个怪癖,自己的患者,一定要亲自抓药。


    哪怕少看几个,也无妨。


    用季友年的话来说,其实,药物剂量,没有意义,你需要感受到药物的质量,然后再去斟酌。


    比如,他抓起来一把药,可以精准的做到几钱几两,可是……药物的质量参差不齐,他却用手都能感受到。


    毕竟,抓的多了,完全可以用手把握出来药材的质量。


    所以,只要经过季友年的手,他就能感受到药物的质量,根据质量,季友年也会适当的改变药物剂量。


    后来,季友年的能力越来越强。


    加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担任要职,后来年纪到了以后,卸任了,却也被中药质量委员会邀请,成为了专家。


    毕竟,这位老先生,简直是神乎其神,那一双手,比起很多化学检测仪器都要好用。


    人家就是那么一抓,一捏,一斟酌,就能感受到药物的质量。


    这简直就是奇人。


    所以,虽然季友年在龙榜上只是排名三十多位,可是……他的地位,却很高!


    医阁之内,任何关于“药物”类挑战的评审工作,都是季友年在做。


    这一刻,当众人看向季友年的时候,这位老人也是弓着腰,缓缓站起身子,朝着台上走去。


    穆田微微一笑:“有劳季老爷子了。”


    季友年摆了摆手,微微一笑:“无妨,无妨!”


    显然,他依然是这一次考核的嘉宾。


    穆田这边宣布结束之后,于东海、庞祖旺、陈路三人都已经开始对盆子里的药物进行认识和分析。


    他们需要率先了解眼前有什么药物,然后才能做出决定来,开具什么样的处方。


    这其实,比的不仅仅是中医了,而且加上了中药!


    台下不少人见状,都忍不住说了句:


    “这一关,不错啊!”


    “是啊,现如今,多少中医,都不认识中药了!”


    “嗯,医药分家,看似是一种高效率的事情,可归根到底,其实永远成不了大家啊!”


    “嗯,中医中药,本就不能分开,你对药物不亲近,不了解,你如何去遣方用药啊!”


    “没错,现如今的社会一直有句话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未来中医,要毁在中药上,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中药本身的问题,其实也包括医生的问题。”


    “你压根不知道你自己开出来的是什么药物,你只知道方子那能行了?”


    “哎,现如今的培养制度就是这样,医药分家,重医轻药,这是主流旋律,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


    “没错,咱们以前学医的时候,那时候做学徒,师傅对于我们的要求就是要学医,先学药,你不抓五年以上的药,你哪儿有去学看病的机会啊!”


    “时代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啊,所以现如今,大家难出了,我前段时间,却给一个中医药大学上课,结果……我拿出来了一包中药,在场那么多的专家教授,没有一个能认全的。”


    “是啊,我现在反倒是觉得,这个小陈真不错啊,有思想,还能重视起来中药,中医继承人里面出现这样一个小伙子,真的是好事儿。”


    “我觉得这个小陈,是真的了得,陈德贤生了一个了不起的孙子啊,第一关,望诊,我现在一点不觉得人家是投机取巧或者是瞎猫带着死耗子了,完全就是实力,这叫望而知之谓之神也,这是中医古法的精粹,是中医技术的真正传承!


    而第二关,比的是针灸,他明明家学渊源,继承了陈家一代代的本事,可偏偏能做到与时俱进,能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去做到这一步,可谓是中医的发扬!


    而第三关,他主动提出来比拼中药,这是什么?这就说明这孩子的眼界,很宽,他的基础很扎实,他的未来,他的思想,都足以让他成为大家!


    我现在,很看好陈路啊,甚至于,我也不开玩笑,今天挑馆结束之后,无论陈路能否成功,我都希望加入他的团队。


    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能让中医再次伟大的人!”


    这位老先生,和王仁奎这种闲云散鹤不太一样,人家经营有自己的中医院。


    他叫鲁信,是黔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他创办和经营自己的中医医院,在全国开设了18家中医医院。


    其中包括妇科医院,儿科医院,骨科医院,推拿医院……等。


    可以说,鲁信的身价,在场的医阁众人里面,绝对是了不起的。


    因为人家十八家医院,全都做成了三甲医院!


    要知道,这是私立医院啊!


    私立医院,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对了不起,而且还是中医类的。


    鲁信曾经不止一次,被资本青睐,希望可以扩张和发展。


    据说,当时有一位企业家,而且口碑不错,他愿意花费200亿投资鲁信,只要30%的股份。


    却被鲁信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


    鲁信对着对方说:“你不懂中医,但是你懂资本,我卖给你以后的最终结果……”


    “我相信你能做大做强。”


    “但是,这不是我的目的。”


    鲁信不缺钱,知情人曾经说过,鲁信的十八家医院,每一个医院,每年最起码为他提供将近几个亿的收入。


    这一年下来就是上百亿!


    鲁家,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中医家族了。


    不知道被多少家族和资本,甚至是财阀青睐过,也经受过各种纷争和威胁。


    可是,这位老爷子,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现如今,周围众人听见鲁信的话之后,都不由得看向对方。


    这位老爷子……竟然……希望和陈路合作?!


    突然……怎么就转性了?


    其实,鲁信很清楚一点。


    自己活着的时候,鲁家的这些资源,这些医院,或许还能稳步发展,他还能镇得住场子。


    可是……时间长了呢?


    今年自己81岁了,还在第一线。


    自己还能活几年?


    更何况,他们鲁家最近已经连续召开了一个月的会议。


    主要的问题就是思考,在接下来的中医盛世到来的时候,如何能稳住家业,如何能稳定医院,如何能迎接挑战?


    没错!


    鲁家的人,从来没有认为这对于他们是好事儿。


    因为他们很清楚,大世将至的时候,挑战永远要比机遇先到!


    而这一次,鲁信到来,也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


    现如今,他已经确定了!


    就是陈路!


    这个年轻人,展现出来的东西,让鲁信感觉到了一种震撼。


    论古法,他毫不逊色!


    论新术,他更是遥遥领先。


    他收集过陈路的资料,也有过一些分析和了解。


    现如今,鲁信已经下定了决心!


    若是和陈路的合作大有裨益,他甚至愿意,帮助陈路乘风而起。


    真正去迎接这个盛世!


    这盛世将至,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


    而鲁信的一番话,也的确让很多人开始动摇了起来。


    甚至,这一刻,众人对于陈路,已经大幅度改观了。


    ……


    ……


    而相比台下众人的小声议论或者是心里面各种心思。


    台上的三人,却都紧张了起来!


    包括陈路在内。


    他第三关,乃至最终的结果,目的都不是简简单单的赢了挑馆那么简单。


    他需要的是证明辨病论治的思维,需要的革新中医药最新标准的意义,需要的是让学术圈得到一次革新!


    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他这一次挑馆,原本并没有想的那么多。


    但是,这就是盛世。


    何为盛世,盛世,就意味着一件事儿,往往都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都说,站在风口,猪都会起飞。


    这其实没有错!


    可是……起飞之后呢?


    如何落地?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这一次中医药领域的变革,毫无疑问,是中医药领域的盛世到来。


    这一波风口很强!


    但是,有多少人能在风口之中,掌握自己的风向标,这才是关键。


    从那也开始的挑馆,到现在……陈路俨然感觉到了一种压力!


    他感觉,医阁众人的押宝,都开始了纷纷的竞逐,他意识到了,其实,纷争已经开始了。


    他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医阁,学术界。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实验罢了。


    究竟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未来的发展,究竟如何才能让中医药再次伟大。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一个是民间精英的选拔。


    一个是现代化的学术界的挑选!


    毫无疑问,两者都需要。


    很多人会说,民间其实也有很多中医,也是有水平的,他们可能没有加入医阁。


    其实……


    真正左右世界或者一个领域未来的,是优秀的人吗?


    不是,是顶级的人!


    不是说要放弃那些人。


    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养蛊呢?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有机会闯出来的。


    所以说!


    陈路现在感觉到了。


    自己身上,沉甸甸的。


    或许,挑馆结束之后,他的压力只会更大。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帷幕,正在缓慢拉开。


    杨秉言叔叔杨静雨姐姐,也在等待自己!


    若是这一次,自己做不到引起足够的震撼。


    可能……


    一切,都是枉然的。


    陈路必须要赢。


    而且……


    要赢的痛快!


    此时此刻。


    盆子里,各种各样的中药甚至已经混为一谈。


    宛若是一盆的大杂烩一般,想要分开,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比起捡豆子都要艰难很多倍。


    因为有些中药的数量并不多,想要给患者开出方子来,必须要知道里面有什么。


    比如……


    川乌、南星……这些药物,剂量很少。


    甚至于,在这充满了上百种类的药物大杂烩里,十分不显眼。


    这一盆的中药,足足有上百斤重。


    这如此大规模的种类中,那微不足道,总共不到几十克的药物,怎么寻找呢?


    可偏偏他们需要认识到药物之后,再开处方。


    处方上面若是有一些没有发现的中药,绝对会大打折扣。


    可是!


    若是为了尽快完成挑战,简单构方,这……更是没意义。


    因为最终的结果评定,是五分!


    于东海也好,庞祖旺也罢!


    他们想要赢的陈路,最终的5分,都是必须要去争抢呢。


    哪怕放弃了这一关,也得去争取。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赢下挑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不仅仅是台上的三人无比紧张,甚至焦灼。


    就连台下,和包厢里的人,也感觉到了一种压力。


    开局七天的汤药,选择中药类型,开具处方,然后还要用手把药物抓出来,符合剂量要求。


    这种难度,其实已经远超于众人的预期。


    甚至于,这种事情,平素众人也不会专门用来积累。


    毕竟,于东海和庞祖旺,哪怕是陈路,这些人往日里哪儿会专门去抓药啊?


    他们这种级别的专家,平日里能看病,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现场的气氛,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得无比焦灼起来。


    大约十分钟时间过去之后。


    三人几乎同时开始开具处方。


    因为这个时候,若是处方都开不出来,再想要赢的比赛,几乎不可能了。


    比拼的内容里,其中就包含了速度。


    陈路此时此刻,速度很快!


    因为他之前的内心已经想到了使用什么方剂。


    刚才,他只是需要确定自己需要的那些药物是否存在罢了。说话间!


    他的方子几乎没有任何卡壳,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写完之后,直接提交!


    然后,他转身来到了一旁装满中药的盆子面前。


    七张盛放中药的草纸已经分别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他的那一双手,开始动了!


    速度很快!


    几乎没有任何卡壳,第一下,他直接抓住来了一把药物。


    台下众人看见之后,顿时愣了一下!


    “那是……川乌?!”


    “是!”


    “可是……陈路怎么抓了这么多?”


    “不对,你们看,陈路的左手,左手……似乎也抓了一把药物!”


    “那是……南星?!”


    “是!就是南星。”


    “他这是要一下子抓取两种药物吗?可是……为什么一下子抓出来这么多,这……这得有五六十克吧?”


    “是啊,川乌的剂量一般……不会超过3g,而南星也不过3-6g!他这一把,直接抓了这么多,这咋弄?”


    “川乌的毒性,可是很强烈的,而且,南星的毒性也不小,他这么多下去,要出问题啊!”


    “没错,陈路……陈路不能为了追求速度,给出问题啊!”


    “这……这的确是太草率了,患者虽然是鼻咽癌,但是……搞不好这样剂量的川乌下去的话,会直接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这……非但不会缓解,甚至会加重吧?”


    “哎……”


    台下的议论声音很大。


    导致了原本聚精会神的于东海以及庞祖旺都忍不住侧目看了过去。


    发现陈路的手里,果然是一把川乌,一把南星。


    这就是谁这么用药啊?


    两三百斤的人吃了也得有毒啊!


    川乌的毒性这么厉害,甚至为了降低毒性,都需要提前煎煮1个小时,才能缓解一些。


    而大剂量更是得煎煮三个小时以上。


    陈路这剂量,已经不是大剂量了,是……是……搞不好是致死量啊!


    一把川乌,足足有一百多克吧,这平均每一幅药物,都得将近20g了,这能……能行?


    所有人,包括陈德玉这边包厢里的几个人,都面色凝重。


    而那季友年,被誉为小药王,此时此刻,也是无比的惊讶!


    陈路这么用药……能行吗?


    可是!


    陈路真的开始了放药物,一把川乌,几乎是等分成了七份,台下的众人看的不是那么清楚。


    可是……


    季友年却看的明明白白!


    “这小子,这么厉害?”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季友年一看陈路这手法,就意识到陈路绝非一般人。


    寻常人抓药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手法可言。


    其实,在古代,中医给抓药的时候,也是有独特的技巧和手法的。


    比如,“等指化戥”、“逐剂回戥”、“指捏掌退”……等等。


    这些都是中药抓药的技巧和能力。


    只有经验丰富的老药师,才能把握到。


    就说,等指化戥,这种手法,就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凭借手感精准抓药。


    手感这个东西,是很难练出来的。


    就如同卖油翁一般,所谓的唯手熟尔,就是所谓的手感。


    等指化戥,这是把指头等分开来,用四指为盘,拇指为秤,掌心为砣,靠着手指的分裁,来把药物依次放出。


    等指化戥就是这样的一门特殊手艺!


    可是,现如今,谁还学习这种东西呢?


    季友年不一样啊,等指化戥这种手法,他是会的。


    在看到陈路的操作之后,果然季友年深吸一口气,有些惊讶。


    难怪……


    难怪陈路这小子主动选择了第三关比拼项目是药。


    这等手法,整个医阁内,能具备或者掌握的,也一只手能数的出来。


    而且,这种技术,需要长期联系,几日没有药感,就会淡化。


    现如今,活着的,掌握有等指化戥这等手法的人,寥寥无几!


    季友年整个人看着陈路,都有些怀疑人生。


    他自认为自己也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了,一双手,手皮很薄,敏感性也比较强,这种手,才有机会掌握等指化戥这等技术!


    可是陈路却掌握有!


    他才多大啊?


    三十出头,这样的年纪,怎么会有如此的造诣呢?


    一时间,季友年看着陈路的眼神,也有些惊讶。


    原本,季友年心里,只是把陈路当成了一个不错的晚辈。


    可是……渐渐地!


    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嗯?!”


    “不对!”


    “这不是等指化戥!”


    “这是……逐剂回戥!”


    “这……他才多大啊?!”


    季友年忍不住惊呼一声。


    此话一出,一旁的范木山等人也是连忙看向季友年。


    “友年?怎么回事?”


    范木山看着季友年一双眼睛瞪大,甚至呼吸都急促起来,顿时有些好奇。


    祝忆孙和韩喜凤两人都忍不住凑了过来。


    季友年此时此刻,没有回答两人的问题,而是细细的看着陈路的手指。


    只见陈路在拨药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回拉和细微的调整。


    不仔细观看,压根看不出来端倪。


    陈路四指链接纸面,而拇指拨动之余,其余四指还略有回弹。


    整个动作和古代用秤来称重增减,似乎异曲同工之妙!


    季友年忍不住眼睛里满是亮光,惊讶的说了句:“好厉害!”


    “真的好厉害!”


    “这绝对是逐剂回戥!”


    “简直是难以置信啊。”


    “我一直以为,这种技术,只是传言,可现在……真的是亲眼看到了。”


    “难以置信!”


    “这样的手法和技术,竟然都能传承下来吗?”


    “没有被电子秤给淘汰,简直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甚至是……现在社会,还会有人精通这种技术?!或者说……还有人愿意去学习这样的技术?可怕!”


    季友年连连惊呼,看着陈路的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这是以后……


    祝忆孙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看向季友年:


    “你说的是……逐剂回戥?!”


    季友年连忙点头:“是的!”


    祝忆孙恍然大悟,看着季友年,然后看向其他两位老友,有些面色惊讶的说到:


    “你们知道吗?”


    “陈路刚才的针灸,似乎用到了这样的技术!”


    “逐剂回戥!”


    “而且是在针灸麻醉的时候,使用的手法。”


    范木山有些诧异的看着祝忆孙:“这不是……药师的手法吗?怎么针灸也有?”


    祝忆孙有些激动,因为……他刚才并没有完全意识到陈路的手法存在特殊。


    甚至觉得,陈路刚才的针灸,手法怪异!


    没有当回事儿。


    但是!


    当季友年说出\"逐剂回戥\"这个东西以后,他整个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联想起各种信息,顿时有些难以置信。


    祝忆孙连忙说道:


    “你们知道吗?”


    “针灸麻醉,其实不是今天才有的,更不是今天才成熟的!”


    “这个过程,我们持续了五十年!”


    “只是……中间断档了罢了。”


    “1972年的时候,尼*松总统访华期间,针灸麻醉手术的展示成为了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20世纪60年代,针灸麻醉在中国逐渐成熟并引起国际关注。1971年,美国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在中国接受针灸治疗腹痛的经历被《纽约时报》报道后,针灸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尼克松访华期间,中方特意安排了针灸麻醉手术的参观活动!”


    “那一次,我是有幸亲眼见证的!”


    “印象十分深刻!”


    “我那时候三十三岁,大家都知道,当初首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院长,是秦勤生!”


    “秦老爷子,是针灸大家,那也是我们国家针灸技术最辉煌的十年。”


    “那时候,秦老爷子亲自用针灸麻醉做了一台手术!


    那是……对,1972年2月24日上午的时候!


    尼克松访华团来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观摩了一场针麻右肺上叶切除手术。


    秦老亲自用出来了针刺麻醉!


    效果十分显着!


    手术过程中,患者在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药物的情况下,仅通过针刺麻醉完成了肺叶切除手术。


    手术期间,患者意识清醒,能够回答问题,且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那件事儿,我记得十分清楚!”


    “因为这件事儿的意义,太过于显着了。”


    “当时,尼@松总统真的被吓到了,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清醒状态下的麻醉手术!”


    “那是我们国内最巅峰的针刺麻醉手术。”


    “毕竟,麻醉,也是分很多层次的,不是所有的手术都可以麻醉进行。”


    “比如,颅脑外科手术,是最需要针刺麻醉的,因为需要在手术期间,对患者情况进行交流,可是……这种手术,压根实现不了,因为针刺麻醉的程度,压根达不到开颅手术的级别!”


    “而秦老爷子,也代表了当初巅峰的水平,能进行内脏手术。”


    “尼*松当时被吓了一跳,若是中国掌握了这样的一项技术,他简直无法想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


    “对于世界医学而言,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秦老爷子在术后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告诉对方,针刺麻醉的难度很高,主要在于手法方面。”


    “在手术途中,需要不断行针!”


    “而且那时候的仪器精度,是无法做到手法行针的地步的。”


    “尼*松那时候,才松了口气,毕竟不是每一个专家都是秦老爷子这样的水平!”


    说到这里,祝忆孙有些感慨的苦笑一声:


    “那时候!”


    “我们真的是举国震惊。”


    “大家对于针灸麻醉的期待,已经到达了巅峰,甚至于……大家已经开始畅想未来!”


    “秦老爷子那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他也是心怀壮志,他告诉我们!”


    “针刺麻醉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需要手指的随时调节!”


    “就如同药师的手法之一逐剂回戥那样,才行。”


    “在古代,有很多药师,掌握了逐剂回戥这样的技术,十分了得!”


    “所谓逐剂回戥,在抓药过程中,采用“逐剂回戥”的方法,即每抓一味药都要反复称量,确保每一剂药的剂量准确。例如,抓7剂药时,先称出总量,再逐剂分配,每次称量后调整剂量,确保每剂药的精准。”


    “这是一种手法,保持手感以及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秦老爷子认为,若是真的掌握了这样的一项技术,说不定,颅脑针刺麻醉,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


    “秦老爷子说,时代变了,掌握有这种逐剂回戥甚至可能已经没有了!”


    “毕竟,现在这社会,谁会去专门练习抓药呢?”


    “那时候,秦老爷子其实已经触摸到了这种门槛了,那时候……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可是,过了一年,秦老爷子突然走了!”


    “甚至于,那时候,那些掌握了针刺麻醉特殊手法的人,相继离开。”


    “他们走了之后,针刺麻醉出现了断层!”


    “这才导致了这项技术,这么多年都没有攻克,今年才开始逐渐回来。”


    “人才的凋零,中医的断层,这是关键所在!”


    说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沉默的叹了口气。


    事实上!


    中医断层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中医外科手术的断层,更明显。


    其实,古代中医是有手术的,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中医外科逐渐出现了断层。


    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医学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强烈冲击!


    那时候,新思潮已经出现了,极左极右思想十分严重。


    中医很多瑰宝和技术,出现了彻底的断层。


    一方面是那时候的年轻革新人,他们对于中医保持有极端否定的态度!


    就如同否定文言文一样。


    同样!


    西方医学那时候资本也已经形成,虽然还不成熟,但是绝对不允许看到威胁的出现。


    所以,才出现了断层。


    甚至还编造出各种各样中医不会手术的理由。


    比如说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敬重尸体什么的……不会开刀!


    事实上,这不是扯淡呢吗?


    怎么可能不会手术?


    中国古代,基本上三年一小仗,十年一大仗,百年一战争的……


    那种时代背景下,刀伤枪伤箭伤……等等,各种外科伤势数不胜数。


    难不成古代的军队和领导都是傻子吗?


    他们就连外科都不会治疗?


    这不是扯淡么!


    中医,可不仅仅只是内科医学,而是杂合了内外妇儿等多方面的综合的成熟医学体系。


    《黄帝内经》早就有了外科记载,《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精要》、《外科正宗》等等……数不胜数!


    而《刘涓子鬼遗方》这一外科专着,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书中详细记载了几十种外科手术的方法、步骤以及术后护理,反映了当时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程度。


    华佗在汉朝都敢做开颅手术,你说古代没有外科,这可能吗?


    当然了,外科有是有!


    只能说是抗生素和无菌环境的发展和出现,让外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所以,中医的断层,其实是每一个中医人的遗憾!


    就如同当初老一批针刺麻醉的老者离去,也是一个道理。


    祝忆孙的这一番话,让大家感慨不已。


    可是……


    眼下压根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陈路这种逐剂回戥的手法,可能对他们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样,此时此刻,祝忆孙忍不住看向陈路,眼神灼热,甚至是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若是陈路真正的掌握了这种技术!


    对于针刺麻醉的效果,绝对会是飞跃性的提升。


    而且,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比起当初更加成熟了。


    陈路这种技术,完全可以配合人工智能或者是特殊的精密电子仪器进行操作。


    季友年这时候忍不住摇了摇头:


    “已经没有比下去的必要了!”


    “哎……”


    “陈路的优势太大了。”


    “真的难以想象,这种逐剂回戥技术和手法,都能流传下来!”


    “关键是……还是一个三十岁的小伙子掌握了这样的技术!”


    “我比起他,都要差了不少。”


    “更别提其他人了。”


    “哎……”


    “后生可畏啊!”


    季友年的一番话,声音不大。


    可是!


    却让现场的范木山等三位评审,和穆田这位临渊阁阁主全都沉默了下来!


    这……


    这陈路,简直是超出了他们对于中医的认知。


    医阁几百年!


    惊才惊艳甚至是惊世骇俗的人,出现了太多了。


    可陈路这样的人,还是第一次看到!


    他只有三十岁出头啊!


    是怎么就学会并且掌握了这些恐怖的技术的?


    真的是让人……感觉到可怕!


    ……


    ……


    ps:还有一章,我还在写,昨天写完了,以为发布了,结果……没有点,才看到……


    抱歉哈!


    医院年会,可能是闹腾的比较糊涂了吧……哈哈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