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霍鹰东的觉悟

作品:《港岛,重生霍家,开局阻击索罗斯

    83年,粤城白天鹅酒店正式开业。


    这是华夏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酒店。


    也是华夏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第一年,当时华夏的领袖就三次参观白天鹅。


    带鹰女王、美丽国总统、德国总理、瑞典国王也都曾先后到过此处。


    即便以今天的眼光看,白天鹅都算高档宾馆,更别提在1983年的华夏。


    白天鹅宾馆的选址,是曾经外国驻华领事馆的集中地。


    粤城租界的核心地带。


    这里还曾爆发过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


    作为豪中之豪,在当时注定只能是外宾才能入住的宾馆,选在租界中心,合适吗?


    霍鹰东认为非常合适。


    因为他宣布白天鹅宾馆将完全对外开放,任何华夏人都可以进,并不需要消费者身份。


    一时间,无数市民涌入白天鹅宾馆。


    一天之内宾馆甚至被用掉了500卷厕纸。


    所有人都觉得这么做不合适,但霍鹰东坚持这么做。


    霍鹰东对此的回应是:


    “现在已经不是殖民地嘛,怎么外国人能进来。华夏人不能进来?那样的话争议很多。很简单的,如果破坏地毯什么,算在我的账上。但绝对不能接受外国人能进来,华夏人不能进来的酒店。”


    白天鹅宾馆,外宾能进,华夏人也能进。


    而且普通华夏人都可以进。


    而新鲜劲过后,市民们也都散去了,并没有天天呆在白天鹅宾馆里,并未影响到白天鹅宾馆的运行。


    1984年,老人第一次南巡,在白天鹅宾馆28层俯瞰珠江美景时,突然转身拉着霍鹰东的手,用浓浓的川音说:


    “谢谢你,白天鹅很好,很好!”


    老人连说了两个很好,这是对霍鹰东充分的肯定。


    对于白天鹅宾馆,他老人家非常的满意。


    从这两大宾馆的建设大家可以看出,霍鹰东在内地的投资,是以内地当时阶段最需要什么为考量标准,而不是以什么东西赚钱最快为考量标准。


    1986年,霍鹰东接到燕京打来的电话,希望他带个头,去开发海南。


    于是,霍鹰东又“奉旨”去开发海南。


    哪个地方需要拓荒,哪个地方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霍鹰东就率先去哪里。


    而投资的项目,也以能迅速帮地方打开局面为第一考量,而不是赚钱。


    更别提霍鹰东捐助的各种桥梁工程。


    而且指定让华夏人来造桥,不让外国人来造,这为积累华夏第一批大量的桥梁工程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虽然霍鹰东在华夏改开的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大陆,而且坚持到底,堪称是把华夏改开的红利从鱼头吃到了鱼尾。


    而李超人晚了霍鹰东15年才进来。


    但霍鹰东在大陆赚到的钱,远远不如李超人多。


    但一个人的贡献,国家心里是有数的。


    绝不是以钱为标准进行评判。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霍鹰东再次受邀。


    这一次,霍鹰东看到了祖国刚研发成功不久,第一次亮相世界的洲际战略导弹,当众眼泪哗哗直淌。


    李超人则没有受到邀请。


    从这一刻开始,李超人在大陆眼中的位置就已经不能和霍鹰东比拟了。


    两人已经不再是一个层次的人。


    李超人在大陆眼里,只是一个会赚钱的商人,不再是“可靠的同志”。


    “这件事,就不用多说了,你霍叔叔对大陆的付出,你我都心知肚明,甚至是整个港岛社会都心知肚明,这点没什么好说的。”李超人平静开口。


    “爸爸,回归之后,霍家会不会起死回生?”小超人没再纠结这个,转移话题问道。


    李超人沉吟片刻,摇头:


    “不知道,但港岛的各个行业都被瓜分完了,霍家想要再入局,那要看看那群人答不答应。”


    “可是,霍家有大陆的支持,我担心大陆会为了支持霍家,影响特区政府用行政手段打压我们。帮助霍家上位。”小超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们四大家族是怎么上位的?


    当然是港英政府的无赖打压,逼得霍鹰东退出了房地产市场,把所有地皮和资产全部进行了甩卖。


    霍鹰东被迫离场后,四大家族疯狂买入土地,成为了新一代的地产商。


    并最终赚取了天文数字的财富,成为港岛的四大家族。


    如果霍鹰东当年还在地产业,以他在房地产方面的天赋,其实根本没有四大家族暴富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还有港岛的货柜码头经营权。


    霍鹰东依旧被港英政府以无赖粗暴的行政手段打压,承受了巨大损失,最终便宜了董家。


    姓董的最后成了港岛船王,世界七大船王之一。


    而霍鹰东再次被强制性的踢出局。


    这两次失败,让霍家的财富急剧缩水。


    霍鹰东后来为了避免港英政府的打击,接下了无数不赚钱但有利于港岛市民的工程。


    只要有人要的工程,一律不给霍鹰东。


    没人要但又必须要做的,就喊霍鹰东过来做。


    因此,《文汇报》称霍鹰东是港岛最具影响力的实业家。


    但是,钱没赚到几个。


    结合霍鹰东的经历,小超人就担心他们四大家族也会经历同样的遭遇,被特区政府打压,以此扶持霍家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