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吕氏春秋定档(求追读)

作品:《华娱从扮演嫪毐开始

    一部电视剧的质量如何,其实看片头就能感受出来。


    吕氏春秋的片头,不仅有好听的主题曲,而且展现出来的人物和场景,都很精良。


    看了片头后,让人忍不住的想看电视剧的正片。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石瑶登场。


    她说了一套词,又介绍了现场来的重要嘉宾,随后便开始播放电视剧。


    看片会时间有限,并没有从第一集开始播放,而是直接选在第5集播放。


    这一集的剧情,是吕不韦到咸阳想要买通华阳夫人,却苦于没有门路。


    在咸阳跟卢生重逢后,他撺掇卢生以色事人,去做华明夫人的面首,从而接近华阳。


    这也是卢生黑化的开始。


    真正经典的电视剧,就是不管你从哪一集开始看,都会很快就沉浸进去。


    吕氏春秋也有这种味道。


    大家从第5集开始看,也没有任何不适应,很快便沉浸在剧情里。


    一集电视剧播完,现场一片窃窃私语,显然都在讨论电视剧。


    欧阳昌林问秦艳:“你觉得这部剧怎么样?”


    秦艳说道:“比我想象中的好。


    看了片头,我还担心吕氏春秋是历史正剧,那样就太无聊了。


    但是这一集看完,剧情紧奏,节奏很快,矛盾突出且简单明了,还有一些尺度刚好的亲密戏份。


    再加上很不错的配乐,娱乐性很强。”


    欧阳昌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了,因为主持人石瑶再次上台,她请出了周小文和芦苇,对两位进行访谈。


    这是提前安排好的流程。


    毕竟周小文跟芦苇重归于好,以及电视剧版秦颂,也是吕氏春秋这部电视剧的宣传点和卖点之一。


    两人在台上聊了十分钟左右,最后话题扯到了郑景身上。


    周小文说道:“其实最开始,吕氏春秋叫“乱世英雄吕不韦”,剧本也不是现在这样。


    我当时的想法,是拍一部还过得去的电视剧,娱乐一下大家。


    但是郑景的出现,改变了我的想法。


    他觉得要拍就要拍最好的,提出了电视剧版秦颂的创意。


    并且找到了芦苇,完善了剧本。


    说来惭愧,我这个导演,是在郑景的推动下,一步一步完成作品的。


    借着这个机会,我想郑重的感谢景少对我的鼓励和帮助。”


    芦苇也说道:“我跟老周的看法一样,郑景是吕氏春秋这部剧的灵魂。


    剧本的框架,是郑景提出来的,我只是丰富了骨肉和细节。”


    石瑶笑着说道:“景少的本事,我们吕氏春秋剧组人员都深有体会。


    他不仅演技好,会写剧本,还会写歌。


    电视剧的主题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等,都是景少创作的。


    下面,让我们有请景少上台,为我们演奏吕氏春秋的插曲之一——风居住的街道。”


    在热烈的掌声中,郑景来到台上。


    此时陈鸣已经坐在了一台钢琴前,在钢琴板架上,有一把很漂亮的二胡。


    这段时间,郑景一直有在坚持练习二胡。


    他的二胡拉得越来越好,已经接近专业水准了。


    郑景也没说话,上台后便拿起二胡,坐在了舞台中间。


    此时台下的观众们,都有一种奇异的感受。


    明明钢琴是优雅的乐器,甚至被吹成乐器之王,二胡很接地气。


    但是此刻舞台上,拿着二胡的郑景却气质出尘,从容不迫,反而坐在钢琴前的陈鸣,显得有些土。


    当演奏开始后,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


    本身“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就是二胡压过钢琴,钢琴的演绎范围不大,二胡却可以尽情发挥。


    再加上郑景的情感很充沛,他拉的二胡如泣如诉,曲子婉转动人,让二胡都变得高雅起来。


    一曲演奏完毕,现场的掌声更热烈了。


    大家还真没想到,一个电视剧的看片会,都能被郑景玩出花来。


    但是更大的惊喜还在更后面。


    中场的访谈和表演结束后,继续播放电视剧。


    这次放的,是最后一集。


    郑景扮演的嫪毐,最后的愿望便是谱一曲“秦颂”。


    当嫪毐被五马分尸之时,“浮光”响起。


    爱乐乐团的一个15人团队,在现场演奏“浮光”。


    当气势磅礴的纯音乐响起时,立即就把看片会的逼格拔到了最高。


    张一某跟身边的江文对视了一眼,都看懂了对方眼里的意思。


    这尼玛是电视剧的配乐?


    暴殄天物啊,这么好的曲子,不用在电影上,真是可惜了!


    程凯歌则是已经下定决心,吕布与貂蝉的主题曲和配乐,也要找郑景来做。


    浮光演奏完毕之后,看片会进入最后的环节——嘉宾采访。


    请来这么多圈内大腕,自然不是只看剧不干活的。


    大家本身就做好了准备,要说一些好话。


    如今看到电视剧质量这么好,夸赞起来底气更足。


    这些都是通稿素材,就算是花钱宣传,也得有重点和依据。


    第二天,媒体们纷纷发稿。


    “吕氏春秋在国民大会堂举办看片会,明星大腕齐来捧场。”


    “张一某:吕氏春秋的质量不亚于电影,期待跟郑景合作。”


    “程凯歌:吕氏春秋戏剧张力很足,我也将拍一部电视剧。”


    “江文:郑景很有才华,吕氏春秋够味!”


    “欧阳昌林:吕氏春秋是一部好剧,欢迎剧方参加第一届金鹰电视节。”


    “黎孜:吕氏春秋特别好看,郑景是最理想情人。”


    “温壁霞:郑景是个好人,才貌双全,人品也好。”


    这些新闻稿发出去之后,效果还是很好的,毕竟站台说话的,都是知名人士。


    吕氏春秋这部电视剧,因此获得了不小的关注。


    但很快,报道的方向就变了。


    因为燕京娱乐信报发了一篇报道,标题为。


    “景少驾临娱乐圈,众大咖纷纷拍马屁。”


    “一部普通的电视剧,在郑景的操作下,却能在国民大会堂举办看片会,来的嘉宾有各大电视台的领导,还有程凯歌、张一某、江文等各大知名导演,连港岛的明星也要过来捧场。


    大家对着电视剧就是一顿猛吹,还重点夸赞了郑景,把他夸得无所不能。


    郑景的能量之大,背景之深,可见一斑。


    他的出现,笔者愿意称之为“景少驾临娱乐圈”,是景少,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人间真实……”


    经过看片会各种宣传的铺垫,这篇“景少驾临娱乐圈”的报道,一下子就火了,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对于观众来说,吕氏春秋好不好看,这不重要,毕竟这部电视剧都没有播出。


    但是说八卦,尤其是谈论一些背景深厚的人的八卦,那可有意思了。


    郑景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就能请到娱乐圈这么多大腕站台。


    这阵势,比毕导的“逐梦演艺圈”搞得都大。


    自然是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和讨论。


    于是乎,郑景的名气更大了,就连之前郑景跟章铁林的恩怨,都被旧事重提。


    吕氏春秋也因为这种八卦,获得了更大的名气。


    高质量的电视剧,加上不低的关注度,让吕氏春秋受到了不少电视台的青睐。


    最后还是芒果台决心最大,以25万一集、总价750万的价格,买到了“吕氏春秋”的首播权。


    芒果台有如此决心,能开出不错的价格,得益于他们这两年日益增加的广告收益。


    仅仅是2000年上半年,芒果台的广告营收就超过1.3亿,在地方卫视里是一骑绝尘。


    有营收才敢支出。


    吕氏春秋首播就卖了一个很好的价格,后续重播加上其他版权收益,肯定是大赚了。


    芒果台根据自身的排期,将吕氏春秋定在10月4号晚上8点档的黄金剧场播出。


    搞定了吕氏春秋的事情,时间进入9月份,郑景也准备入学了。


    至于吕布与貂蝉,还在进行前期的筹备。


    这部剧预计将在9月20号左右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