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邀请张伟滨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作品:《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

    第437章 邀请张伟滨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08年猎鹰1号的第4次发射进入地球轨道。


    nAsA送出16亿美刀的大订单,让当时因资金问题陷入焦虑的马斯克松了口气,也彻底盘活了space x。


    让space x可以去试错和迭代。


    事实也证明space x拿到这笔资金后,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猎鹰9号首次试飞成功,同年年底,龙飞船组合测试成功,第2年再有货物的龙飞船被送入国际空间站


    2015年是space x巅峰时刻,也是整个航天产业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刻。


    猎鹰9号实现了史上首次一级火箭回收,随后实现了海洋回收,震惊了全世界的航天工作者。


    而夏国的航天产业,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间段前后,不断放松,向民间资本开放。


    从2014年11月,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以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


    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又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再次明确支持民间资本,涉足航空、航天、火箭、卫星领域。


    一批批航天航空,民营火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开始了融资烧钱的时代。


    如今几年过去,活下来的民营火箭公司百不存一。


    这个领域对技术各方面的要求高!


    高到苛刻!


    而商业化却太难了!


    许多公司技术还未开发出来便已经阵亡,还有一些公司此刻还在支撑,依旧难以探索出适合的商业模式。


    民营火箭公司,和航天集团这样的巨无霸竞争?


    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只是技术难度方面,只要有充足的资金,还是可以追赶的。


    至于说商业模式?


    这可是李易的公司!


    世界首富唉!


    身价甩开第2名千亿美刀以上!


    再说了,张伟滨教授可是李院长的丈夫,还是知道李易的赚钱能力。


    在张教授看来,李易要涉足航天航空,根本不用考虑商业模式,能不能赚到钱。


    反正他有足够的资金去烧!


    烧到最后:‘剩者为王’!


    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自然就有了!


    “可回收火箭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未来会进入一个大航天时代,低轨星座太空旅游,将成为现实。”


    “未来探索太空,进入太空采矿,登陆火星、月球、星际移民,都是有可能……只是略微有一些遥远。”


    “说白了,火箭其实也是一种交通工具。”


    “和高铁飞机不同,它是去往月球、火星……宇宙深空的交通工具!”


    李易和张伟滨教授交谈,这时候进入航空航天火箭发射领域,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这次收购‘轨迹空间科技’,还是扯着了师公您的旗号才谈下来的。”


    张伟滨教授知道李易这是客气话,他摆了摆手:“你收‘购轨迹空间科技’,和我老头子没太大关系。”


    “你可是世界首富,霍凯峰更看重你的资金支持,能最大程度保留研发团队,同时还有你的资源。”


    说到这里,张伟滨教授问道:“我听说近期你的公司又有几颗卫星要发射?”


    “后续,星海宇航火箭研发出来,这方面的订单和任务可以自己完成了。”


    “确实有5颗卫星,过几天在月城卫星发射基地发射。”


    这次卫星发射,委托给科工。


    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无论是科工、科技、航天局还是兵部,又或者是其他公司……像李易的星海科技。


    要发射自己的卫星,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航天集团旗下:科工和科技。


    星海科技旗下,最早是快车的‘爱尚导航’需要自己的卫星提供定位。


    后续,星海科技陆续发射了十几颗卫星。


    为国内、亚洲,乃至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同时也为星海集团、音符集团,其他公司、乃至官方和兵部提供服务。


    李易收购‘轨迹空间科技’,组建星海宇航公司,这方面的业务完全可以交给自己的公司去做。


    李易也是这样想的!


    收购‘轨迹空间科技’,组建星海宇航公司,能自己发射火箭、发射卫星。


    未来的航空航天必然是一个发展大趋势。


    如果李易只是普通人,有点小钱,根本不敢涉足航空航天。


    可他是世界首富啊!!


    更是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说句不好听的话、比较狂妄的话:金融市场就是他的提款机。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李易才20多岁,肯定会涉足航天航空产业,追求一下星辰大海吧?


    虽然这很难!


    可没有点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李易也正式向张伟滨教授道明来意,并发出邀请:“这次星海宇航公司成立,希望师公能帮忙坐镇担任首席专家,帮我推荐一个能管理公司的人才……您也知道,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旗下的公司都是交给专业人士去管理!”


    首席专家这个职位并不是全职。


    只是挂个职,提供一些研发思路。


    如果李易的公司遇到一些难题会请教首席专家。


    张伟滨教授不仅是燕大航天航空学院的教授、副院长,博士老师,火箭动力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担任着航空工业技术顾问,动力研究所总师!


    有这样一位大牛坐镇,不仅能为星海宇航解决很多问题。


    更重要的还是师公带来的:人脉!


    可以通过张伟滨教授接触到许多大牛。


    如果只是李易自己、或者星海宇航公司自己去邀请,航天航空这类顶尖大牛,可能看到李易作为世界首富、不差钱的金主爸爸,会客气两句。


    实际上要他们加入星海宇航公司,根本不可能!


    这种顶尖人才,基本都被国家垄断。


    不是在航天集团的科工、科技,就是在航空工业、航天局、或者装备部、火箭军等等。


    这种航空航天类的顶尖人才,越老越吃香,也不存在退休这种说法。


    张伟滨教授在航天航空领域内的人脉、接触到的人,比李易自己去找、去打听……要好太多。


    收购‘轨迹空间科技’,组建星海宇航公司,目前就缺少一位能真正坐镇公司、率领公司的大将!


    听到李易发出的邀请张伟滨教授没有拒绝,直接答应下来:“以咱爷俩的关系,我可以答应担任你公司的首席专家,不过……学院这边,你可得帮点忙!”


    “这您放心,学校可是我的大后方,有着丰富的人才,无论是星海集团、音符集团,以及刚刚成立的星海宇航,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后续,星海宇航关于火箭设计、发动机、卫星等等各方面的设计、研发工作,都会和学校这边合作!”


    “还要师公帮忙,到时候您别拒绝我才是!!”


    李易显得很客气!


    但他说的也是事实!


    他公司很多技术,燕大第一时间都有应用,是燕大作为顶尖高校,对新鲜事物、新技术各方面的接受态度!


    同时,也是李易公司找到一个适合测试的地方。


    除了研发成果……技术研发方面,星海集团、音符集团……以及李易投资的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各方面的合作,都和燕大各院系团队有合作。


    此外,很多从燕大毕业的同学,最心仪的公司:可能就是李易的公司。


    背靠燕大这样顶尖的高校,李易不利用起来,才是真正的浪费和傻!


    特别是航天航空这类领域,人才稀缺!


    到时候燕大航天航空专业出来的学生,但凡有能力,直接包圆都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