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还真是个另辟蹊径的办法

作品:《我岳父是朱元璋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


    “升弟啊,科举取士,你以为是真的能够取得于国有用之才吗?”


    听得此言,常升暗暗撇嘴,忍不住出言反驳。


    “自隋唐以来,我华夏由渐渐的从举荐举制度转为科举制度。”


    “这就说明了科举制度有他的优秀性,小弟我没说错吧?”


    “但是升弟你可知晓,我大明立国之初,也曾经开科取士。”


    “可是连续三次科举取士,虽然为朝廷选拔了大批官员,也算是弥补了朝廷官员的不足。”


    “但是这里边,却同样问题多多,令我父皇十分生气。”


    面对着跟前这位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会聊天的二舅子。


    朱标自然也将那科举的弊端仔细解释一番。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官员,并不能让人满意。


    有的年纪太轻,只会夸夸其谈;有的文章不错,但缺乏处理事务的能力。


    有的颇具小才,德行却不相符。


    “正是因为科举取士有着这许多的弊端,我父皇这才决定废除科举,依靠地方推荐人才的旧路。”


    常升听得此言,下意识吐了一句槽。


    “这条旧路肯定不好走。”


    这话让朱标忍不住来了兴致,打量着这位上进的二舅子。


    “你倒是跟我说说,这条旧路怎么个不好走法?”


    “很简单嘛,朝廷科举取士,天下才俊所感念的乃是陛下的恩泽。”


    “而地方举荐人才取士,等于是将朝廷的权利下放给了那些官吏。”


    “总而言之,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再来上一个横批,那就应该是:不服不行。”


    朱标脸色有渐渐崩坏的迹象,目光直愣愣地看着跟前这位二舅子。


    虽然他满嘴荒诞之言,可又偏偏,还真有几分道理。


    之前父皇就曾经有过类似的抱怨,经常升这么一润色,简直就是太形象。


    只是不知道这副对联,谁有脸贴,又能贴在哪儿。


    “升弟,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我父皇还是拟定了不少的严格的取士标准和条件。”


    “而且这些举荐入仕的才俊之士,父皇都会亲自当面裁定。”


    “虽然说也会有一些鱼目混珠之辈。


    但还是为朝廷找到了不少的才德兼备之士。”


    常升抄起跟前的茶水呷了口,很给姐夫哥面子的附和道。


    “那就说明,陛下实乃是可追秦皇汉武之千古明君。”


    朱标直接让常升这突如其来的马屁话给干愣当场。


    “升弟你何出此言?”


    “姐夫你想,倘若不是陛下精力过人。


    不但要日理万机,还得亲自劳心劳力的为国取材。


    而且不但要眼光毒辣,还要能明辨是非……”


    “怕是换成其他任何一人,怕是也没有陛下这份精力和眼光吧?”


    听着常升这番赞美父皇之言,朱标先是满心欢喜。


    旋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总觉得二舅子这是话里有话。


    “其实姐夫,我倒觉得陛下倘若能够再大胆一点。


    将我大明的为国取士的各种渠道进行一次大胆的合纵联横。”


    “说不定我大明当可数百年再无取才之忧。”


    朱标顶着一张莫得感情的脸。“升弟,喝茶吧。”


    看到姐夫哥那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模样。


    常升并不在意,而是继续苦口婆心地道。


    “姐夫,小弟我不是胡说八道,我是真有办法。”


    看到被晒黑了脸庞的常升眼巴巴的瞅着自己。


    想到这些日子这位二舅子既有功劳又有苦劳。


    朱标心中一软,放下了茶杯温言道。


    “那你说说,你的办法是什么?”


    “不论是科举取士,还是举荐取才,其实面临一个问题。”


    “这些人才,到底有没有能力为国效命,是不是才德兼备之士。”


    “升弟你这话没错,这些正是朝廷最关心的。”


    “那既然如此,为何不给予他们一些时间。


    用以检验他们的才华与能力是否匹配得他们可能获得的官职?”


    常升这话,再一次让朱标一愕。


    虽然常升这话很不符合科举取士与举荐取才的规则。


    但是,让他不得不承认,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那依升弟之见,怎么做才能够检验他们的才华与能力是否匹配?”


    “简单,我朝不是有国子学吗?”


    “那些但凡是被科举取士,以及举荐取才得到的才俊。”


    “那就先让他们前往我大明国子学里边入读。”


    “在那里,倘若不是真材实学,也能够有良师授其学识。


    甚至也可以让六部老吏前往传授他们为官之道。


    而在这其间,那些品行不端之辈自然也会暴露真实秉性。


    正好可以直接剔除,避免他们为官之后,为祸一方。”


    “这……这还真是个另辟蹊径的办法。”


    朱标亦是被常升这个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给狠狠地震撼了一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问题是自有科举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做法。”


    “姐夫啊,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还不就是因为科举制度不够完善,所以才会不停的在变化吗?”


    “我大明如今立国,已开科举,陛下觉得科举取士有问题,那就改呗。”


    看着这位侃侃而谈的二舅子。


    恍惚之间,朱标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位深谋远虑的无双国士。


    猛然一摇脑袋,结果眼前坐着的,仍旧是那个不学无术,背了本《三字经》就仿佛已经学富五车的二舅子。


    “姐夫,姐夫?”


    “我没事,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你也有许久未见你母亲和你大姐了。


    正好随我同行,咱们正好一路走一路聊聊。”


    “你这个提议,初看有些荒诞不经,但却有可取之处。”


    听到姐夫哥这话,常升不禁心中暗喜。


    呵呵,也不想想,你舅子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才能够重生回到现如今。


    为不就是希望能够让常氏一门逆天改命,不再重复过去的悲剧。


    同样顺便改一改大明的命。


    把那些大明战神、教主皇帝、木匠皇帝等等乱七八糟的奇葩皇帝全都扫荡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边去。


    让大明迈开超前的步伐,成功的从封建帝国主义时代。


    向资本帝国主义现代化的大跨域式发展。


    喜欢我岳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我岳父是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