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算盘珠子都冒烟了

作品:《大唐之国舅纵横

    郑元璹内心盘算着。


    花上数年时间教化靺鞨,投资靺鞨,再做点独门生意。


    将来给郑氏,多数万友人,几百甚至是数千弟子,而且又是占据了对抗高句丽的前线位置,这好处当真是数都数不清。


    窦乐呢。


    从郑元璹这边离开,没走多远就问:“十三,你说,有什么办法把我和郑元璹之前的谈话传出去呢?”


    独孤十三连想都没想,立即就回答了:“出巨资,冒充成其他世家的人,买通郑元璹那院中的园丁。”


    窦乐:“为什么是园丁?”


    独孤十三:“因为园丁不是郑家人,是他们在幽州城临时雇佣的人。”


    窦乐问:“先不管这个园丁听到没听到,我认为肯定是听不到的,但几个关键词传出去,一群老狐狸就会去猜,加上一点点的引导,以及接下来事件的发展,反正,这事不是我说出去的。”


    “国舅英明。”


    窦乐:“别害了那园丁。”


    独孤十三:“铜山要建屋,总要有管事的住的,定是需要摆弄花草的人。园丁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有份更好的活计,一年挣的比这边多好几倍。我找人冒充园丁,最终园丁失踪,让他们去猜好了。”


    窦乐看着独孤十三:“十三,你高明。”


    “那我就去办事。”


    “好。”


    窦乐回屋,弄了两个凉菜。


    虽然酒量差,却还是想喝两杯,比如加上五倍泉水,再加上果汁、蜂蜜的淡酒,窦乐还是喜欢的。


    可惜……。


    没有花生米下酒,当真是大遗憾。


    就这种喝法,却依旧喝到微醉的窦乐,在等待着。


    如果世家是铁板一块。


    窦乐没自信能斗过他们,只有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间开始争斗,甚至是猜忌,这样窦乐相信自己才有机会。


    正如当下的突利小可汗。


    若是颉利没的把他打的半死,也没机会拉拢他,更没机会让突厥人内部分裂而埋下种子。


    一个巴掌拍不响。


    无蜜的花,也招不来蜜蜂。


    次日。


    窦乐还没等来世家这边有什么消息呢,却是泉太柞到了。


    到幽州城后,泉太柞顾不上满头满脸的灰,也顾不上辛苦,第一时间打听关于海匪的事情。


    幽州这边准备的非常充分。


    拿出一堆衣服、武器、竹片甲之类的东西。


    泉太柞看到后,沉默不语。


    他身边的一句高句丽使团的成员却高呼:“是倭人,在百济行商的倭人。”


    泉太柞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的随员。


    当自己看不出来吗?


    只是!


    倭人!


    笑话,倭人就算胆大,也最多敢在海上抢个小货船什么的,而且还是百济沿海,或是新罗沿海。


    敢到大唐的海边县城,去劫掠县城?


    倭人虽然狂妄,却不是傻子。


    这事,有诈。


    是有人冒充倭人,还是别的什么?


    泉盖苏文上前,在父亲身旁低声说道:“会不会是靺鞨人?”


    泉太柞示意泉盖苏文退后,不要插嘴。


    这件事情已经远远超过正常思维能够考虑的范畴,无论是谁,都没有理由去劫掠一个海边的县城。


    就算是突厥人,此时也不会。


    泉太柞带着人回到驿馆,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可靠的人:“立即回建安城,询问他们是知道此事?”


    “是。”


    而后又派人:“去唐国的柳城县,看是否能发现什么端倪。”


    把人派出去之后,泉太柞才给儿子解释:“这事非常的不寻常,为父甚至怀疑这是唐国自导自演的一个阴谋。为什么是柳城县,这个位置有多大的战略价值,有没有值得经营的商业,唐人却派了一位上将军前往驻守?”


    “这天下,如棋盘,唐国的国舅,和唐国皇帝父子加起来,也未必能够比得过的。世间皆传,他不会骑马、不会开弓、不会用刀,也算不懂地图,分不清唐军编制。但,他每战必大胜,必灭国。”


    泉盖苏文听明白了:“父亲,您的意思是,他每一步的计划,都有深意。”


    泉太柞点了点头:“不可轻视。”


    泉盖苏文又说道:“父亲,隋最强大的时候,三次进攻我们高句丽,皆大败而归。眼下唐国只是将破碎的隋国重新接管,百废待兴,他们敢主动进攻我们的高句丽吗?”


    唐国敢主动进攻高句丽吗?


    不知道!


    但,大唐的国舅敢。


    敢不敢不代表能不能。


    窦乐站在地图前,看不懂详细的,还看懂海岸线的轮廓了?


    三十多个老头,或是单手托腮,或是仰天靠在地榻上,或是侧卧在书案旁,总之,三十多张纸,皆空白。


    就是写一份檄文。


    可智慧如老狐狸们,此时却也是无能为力。


    李桃叶开口了:“找不到借口,高句丽刚刚前往长安进贡,请历法,国舅你现在就要翻脸,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攻打高句丽的借口。若强行开战,不得公理、不得人心,怕是凶兆。”


    窦乐轻轻一拍地图:“冯盎的水师在,多好的机会,可以给高句丽来招狠的。而后,聚沙浇水筑起一座冰城,足可以拖到明年开春,而后……唉!”


    窦乐的目标是汉朝建立的武茨县,现为高句丽所占,也就是后世的丹东。


    这可是一处非常有价值的战略要地。


    只要控制了海权,这一处就不是孤城,有水师辅助,一旦站稳,等于在高句丽核心地带扎下一个钉子。


    王聃却说道:“国舅,檄文可以放一放。老夫自幼读书,自认读过几乎所有的史书,历朝历代,可有吞并周边百万人口小国的记载?没有吧。高句丽有怕八十万户之多,高句丽的贵族是扶余人,由靺鞨、貊人、汉人等组成。与我大唐极为相似。”


    王聃的话立即引发了讨论。


    与其说讨论檄文怎么写,不如想一想,如何吞并这个至少有四百万人口的高句丽。


    王聃接着讲:“我大唐,眼下在册的,不超过四百万户,就算许多隐报,许多家仆、奴隶不在册,算了贱民,也就是高句丽六倍,往大了说,七倍人口。”


    喜欢大唐之国舅纵横请大家收藏:()大唐之国舅纵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