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事情不好办了

作品:《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当比部司全体官员被带着,接着就是户部尚书亲自带户部官员来到比部司,他们就是负责查账。


    而比部司的全部官员被带到了大理寺,关押在没有被剥夺官身的官员专门的房间,每人一个单独的小房间,防止串供。


    大理寺卿亲自带人去灾民营查。


    本部主官亲自带队,足可见重视程度。


    他们也不敢糊弄了事,朝会上就看的出来李世民多看重,哪怕陈文静买官卖官案都没让李世民这么生气。


    大理寺卿就在灾民营四处走,到处看,东问问,西瞧瞧,南打听,北听墙。


    终于到了下午,大理寺卿搞清楚了怎么回事,回大理寺就给李世民写奏书。


    火急火燎的送到显德殿,正好,户部尚书和房玄龄也在。


    他们查完了账本,也赶紧给李世民送来。


    总结情况得出了结论。


    这件事确实和刑部尚书无关,也不怪御史台的人。


    事情要从李恪找比部司那天说起。


    当时李恪找完比部司郎中后,员外郎和比部郎中回家商量这件事,怎么给灾民营增加床。


    比部郎中说没钱,他们还是去找户部要钱吧。


    但是员外郎说不行,因为户部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没有一文多余的钱,这些钱只能拿来修建灾民的避难房屋,超过了都得他们比部司自己想办法。


    户部没钱,这在皇城大院都不是秘密了。


    户部管钱管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李恪在皇城到处卖空心煤,因为价格便宜,那些三省六部的买了空心煤后还剩下不少钱,户部都派人要回去。


    以往的话都不会要回去这些专门拿来给六部官员办公的钱。


    连每天官员中午吃饭都必须提前一天打好招呼,你要不说,今天不做你的饭。


    官员值夜岗,都必须集中在一个屋子,不管你是哪个司的官员,晚上都聚在一个屋子办公,这样省蜡烛钱。


    而且大唐官员每个月是可以申请宴会钱,就是每个月本部全部官员聚在一起公款吃喝。


    这钱也给省了,户部一概不批。


    员外郎对比部郎中说:


    “这是蜀王殿下拜托我们办事,如果我们办好了,蜀王殿下在陛下面前给我们美言几句,我们岂不是入了陛下的眼了?


    你我在这个位置都多少年了?


    大家都是一起科举上来的,和我们同一年的都升四品官,就我们还在五品。


    五品这个官职很尴尬,不算大不算小,人家论大小都是说五品官之下是小官,五品之上是大官,唯独五品不上不下。


    你比部郎中要是不升,我怎么升?我比你还小才六品。”


    可是没钱怎么办?


    员外郎说:"把用来赈灾的义仓米拿去卖了换成钱,这不就有钱了?"


    比部郎中不敢这么干,私自卖义仓米是死罪。


    员外郎继续劝:


    “富贵险中求,再说了,我们又不是贪污,我们还不是为了灾民过的好点?大不了我们少卖点,每天的粥只是少一点,看不出来的。”


    比部郎中还是不答应,这样还是很有风险。


    最终员外郎使出了杀手锏:


    “你看看你那胆小的样子,你看看房玄龄,一年前才是秦王府的一个小吏,现在呢?


    跟着当今陛下在玄武门走了一圈,成了中书舍人,正五品。


    前几天刚刚升到四品,尚书左丞!你羡慕不羡慕!


    再说那个杜如晦,和房玄龄一样子啊秦王府是个小吏,现在呢?一跃成为三品的兵部尚书!


    你就说你羡慕不羡慕?我们辛辛苦苦这些年,连个五品都跨不过去!


    你说说!当初要是我们也跟着去玄武门走一遭,我们现在还只是五品六品吗?起码也得封个爵位吧,你有吗?没有。


    房玄龄杜如晦有!一品国公!你羡不羡慕?”


    员外郎这番话不只是他这么想,其实皇城大院里其他的官员都这么想。


    谁不羡慕,三品官员,一品爵位!他们这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没有!


    他们要是能有其中一个,整个家族都会以他们为自豪,族谱都要为他们单开一页。


    这番话确实打动了比部郎中,两人就偷偷地进行。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上官都开始倒卖拿来救灾民的米,下面那些小吏更不会手软。


    如果只是比部郎中两人卖的那么一点点的话,还不会出什么事。


    正如他们说的,每天只是少一点米,可是那些小吏一看,上面都卖了,我们为什么不卖?出了事也是你们先倒霉。


    大理寺卿在朝会上听的时候还不信,以为尚书右丞夸张了一点。


    结果自己去看,还真是淘米水,完全就是一锅乳白色的汤而已。


    而派去监察的御史,每天只是在比部司的官吏们熬粥的时候看一圈,然后就不管了。


    这人本就是隋朝时间的御史,李渊建国后,希望通过接收前朝官吏来完成接收前朝遗产。


    这在李渊建国初期确实省去不少麻烦,不少隋朝官员因为又当上了唐朝的官,也不跟着一起闹。


    别的地方的官员一看,只要投降就继续当自己的官,也纷纷跟着投降。


    可惜呀,隋朝末年的贪腐也被一起接过来,因为贪腐说的就是官员。


    当贪腐被发现的时候,说明已经一整片都腐败了。


    那些官吏卖掉那么多粮食,又拿赚的钱去贿赂带头的金吾卫将军。


    好死不死的,这个将军就是陈文静的大舅哥!


    当李世民看到这份调查都惊呆了,还涉及自己的三儿子李恪!


    如果没李恪去提那一嘴,说不定比部司郎中还真不会冒这个险。


    人家心里本来就因为嫉妒杜如晦,房玄龄心里不平衡。


    现在看到李恪这个亲王能不模仿杜如晦他们吗?


    这就像是钓鱼,如果不是因为鱼钩上的那么点饵料,鱼又怎么会被人钓走,然后被吃掉。


    区别是,比部郎中属于本就饥肠辘辘,看到李恪这个香饽饽,自己愿者上钩。


    李世民看向大理寺卿,大理寺卿现在正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


    李世民也明白了,为什么户部尚书裴矩司带着尚书左丞房玄龄来。


    因为按照上奏书程序就是先把奏书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拿给李世民。


    但是大理寺卿却越过了尚书省,直接拿给李世民看。


    这是怕被人知道里面牵扯了李恪!


    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