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反转再反转

作品:《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李恪弄完这些,才终于让三个村子没继续闹矛盾。


    但李恪也不是软柿子,大晚上的有人来找自己麻烦,还想暗杀自己。


    这个仇不报,李恪就不是李恪了。


    前面是为了稳住局面,让这些人先别闹起来。


    现在用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那么就得查查这个王家村是个怎么回事。


    李恪这几天和村民一起弄水车的事情,也看出来了。


    姜云村是三个村子最老实的,有多少户报多少户。


    但是刘家村和王家村都只是报了一百多户。


    两个村子多出了六百多户却没报上去。


    李恪这几天一边弄水车,一边让护卫去打探消息,也让人回到长安查查上一任的屯田郎怎么回事。


    当李恪看到长安回来的护卫拿出来的供词,李恪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个王村长果然没说实话,还有意误导李恪。


    上一任的屯田郎就是刘家村出去的人,还是科举当的官。


    经过花钱,从陈文静那里得到调任,回到了刘家村,成为了西原乡的屯田郎。


    所以这个屯田郎才会住到刘家村,不住在王家村。


    而且这个屯田郎交代,上一任的屯田郎就是现在王家村的村长亲爹。


    这任屯田郎也是从隋朝就开始当,李渊进入长安接手隋朝政治遗产后,这个屯田郎也就成了唐朝的屯田郎。


    而屯田郎在西原乡,基本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这是因为西原乡是被两座山夹在中间,后面还有个大原,汉朝时期这里都没人。


    所谓大原,就是一个平顶山,顾名思义,山顶是平的,因为靠近灞河,也叫灞河原。


    西原乡是处在长安的万年县,还有另一边的宁阳县的管辖中间,中间的山谷就是分界线。


    后来刘家村的祖先来到这里定居,平常也没什么事,也就没人管这里。


    后来隋朝建立,在这里安置了姜云村,正式更名西原乡。


    顾名思义,灞河原西面的乡,西原乡。


    这里有人了,那矛盾就多了。


    万年县和宁阳县都觉得这里远,都不想管。


    索性,直接让朝廷派下来的屯田郎管。


    所以这个屯田郎是当着工部的职,干着县衙的活,拿着亲王的钱。


    李恪在完整的了解了这个西原乡的来历,和以往的发展,第一件事就是去刘家村。


    他要好好的和这个刘村长聊聊。


    刘村长看着面前的蜀王,虽然只有九岁。


    但看来的架势就知道,不是好对付的。


    李恪不和这个刘村长废话,开口就先要这个刘村长交出这些年被屯田郎贪污的粮食。


    刘村长苦着脸说:


    “既然蜀王殿下你都知道了,那老朽就不满着蜀王殿下了。”


    没有任何的文化,还有习俗是凭空产生的。


    原本刘家村在屯田郎的庇护下,确实是三个村子最富有的。


    甚至已经和上上任王家村的屯田郎庇护的王家村差不多了。


    曾经还是王家村的屯田郎掌管西原乡,王家村蒸蒸日上,甚至超过了先来的刘家村。


    甚至巧取豪夺,威逼利诱下,还把刘家村不少地弄到了王家村。


    因此两村还大打出手过,也出现过打死人的事情。


    这个恩怨一直到王家村的屯田郎死了后,刘家村的人当了屯田郎才没继续下去。


    王家村没了屯田郎,加上刘家村的人成了屯田郎,王家村过去抢的刘家村的肥沃田都被刘家村又抢回去。


    后来王家村的王村长从战场上回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取代了当时的村长,成了现在的王家村长。


    居然没有跟刘家村继续对着干,还主动来到刘家村言和,要结束两个村子的仇恨。


    原以为这下西原乡是平静下来了。


    可是后来玄武门之变爆发,突厥有梁师都的带路,一路打到长安。


    别看突厥和李世民在渭水对峙。


    但是突厥带了二十多万人马,不是全都在渭水集结。


    是分散开来到处烧杀劫掠,突厥不知怎么的。


    就能找到两座山挡着的西原乡,从唯一的路进来,一来就到处劫掠。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面的刘家村,刘家村被劫掠不少粮食和人口。


    刘家村积攒百年的家当,被劫掠一空。


    姜云村更惨,房子都烧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姜云村现在很多人家住的都是茅草屋原因。


    刘家村和王家村都因此,而建立起了土墙。


    如今李恪来要这些年被贪污的粮食,刘家村是一点的都拿不出来。


    突厥劫掠这才过去两年不到,刘家村如今都只能是勉强温饱。


    如果不是因为粮食被劫掠,他们两个村子也不至于不给姜云村水用。


    要不然从隋朝到现在,姜云村怎么还能从二十户发展到三百户?


    以往少点水就少点,大不了少种点,反正都有余粮。


    可是如今自己都只能勉强温饱,哪里还能顾得上施舍别人?


    突厥可不是什么好人,还给你留点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村长和李世民一样,为了继续把日子过下,也得去借钱借粮。


    李世民这个皇帝尚且还欠着长安那些放高利贷的利息,这些老百姓连本钱都没还完。


    何况利息还是利滚利,越来越大。


    李恪也是没想到,看着住的不错的刘家村,内里还这么惨。


    原本以为自己是捡到宝了,没想到还背上了债务。


    这些百姓都是自己的食邑,自己肯定得替他们还。


    李恪未来还得靠这些人做大事呢。


    李恪原本还觉得,这里的实际人数比官府登记的还多一倍,赚麻了。


    李恪对李安静说:


    “我以后中午都不吃饭了。”


    “殿下这是为何?哪怕西原乡交不上粮食,您也不至于吃不起饭啊?”


    “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要这说,殿下你过几天就得饿死。”


    “为什么?”


    “说话说,早晚会出事,你只吃早饭和晚饭,不得出事?”


    “你在我身边太屈才了,你要是当御史就好了,魏征都得自愧不如,你别他还会劝人。”


    “嘿嘿,殿下过讲了,孟子曰: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哼,说你是胖子还喘上了,你怎么一点读书人的谦虚都没有?”


    “是殿下你说的,你给多少钱就拿着,不要跟你客套。


    我觉得殿下你夸我,也不是想听我谦虚的。”


    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