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请陛下退位

作品:《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裴寂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臣只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如今民心不稳,唯有陛下罪己,方能平息众怒。”


    为什么会有一朝天子一朝臣?


    就因为前一个皇帝的旧臣们,不是跟着现在这个天子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没有配合的基础。


    这就是李世民为什么要想方设法的清除这些老臣。


    比如现在的事情,那些李世民的心腹,都想着帮皇帝解决事情。


    这些李渊的老臣们,一个个一出事就给李世民添堵。


    都还幻想着让太上皇归位。


    这就和当初窦建德死后,当地百姓还为窦建德建庙,天天供奉一样。


    你头上的天都换了,你好想着前一个天,你这样不服我,我能对你好吗?


    李世民走到裴寂面前,停下脚步,死死地盯着他。


    良久,突然仰头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一个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


    裴寂,你以为朕不知你心中的盘算?


    你不过是害怕朕清算你过往的过错,想借此机会扳倒朕,重新掌控朝堂罢了!”


    裴寂脸色骤变,刚要开口辩解,李世民却猛地一挥手,打断了他:


    “够了!


    朕今日便告诉你,朕不会出什么罪己诏,朕身为大唐天子。


    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这蝗灾,朕定会与百姓一同面对,共渡难关!”


    这时,外面进来禁军:


    “启禀陛下,城外有百姓聚集,说...”


    这个禁军都说不出口,李世民问:


    “说什么?”


    “说请陛下退位,迎回太上皇。”


    杜如晦站出来说:


    “简直胡闹,哪怕蝗灾再严重,也没有让皇帝退位的道理。”


    裴寂这时说:


    “陛下,臣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百姓,民意不可违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陛下。”


    说完,裴寂给李世民跪下磕了一个头。


    李承乾看到吐槽,要不是知道裴寂是个什么东西,光看这个样子,就和那些拼死谏言的忠臣一样。


    李世民有点明白了,裴寂现在是以为民请命为由,怪不得敢再次来触怒自己。


    这是算准了自己不敢把他怎么样,万一现在李世民杀了裴寂,裴寂就博得了为民请命,被皇帝冤杀的美名。


    而自己,这个皇帝自然成了百姓眼中的暴君。


    如果裴寂还是什么右仆射,李世民还不能随便杀,但他现在没了官身,那就是想怎么的就怎么的。


    毕竟爵位都是皇帝给的,现在收回不就得了。


    但李世民确实不会杀裴寂,这样不仅什么都解决不了,还会激化矛盾。


    李世民看向刚刚的禁军,看还没走:


    “还有何事?”


    “陛下,太庙有官员在哭...”


    其实就是哭庙,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


    其实就是向列祖列宗告状,说当今陛下怎么怎么坏。


    最出名的,就是刘备的孙子,刘婵的第五个儿子,刘谌。


    蜀汉快灭亡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刘谌回到宫里,先是直接的妻子撞柱自杀。


    自己再杀了三个儿子,砍下三个儿子的头颅来到太庙,哭诉祖业创建之难及自己不忍国亡之心,最后自刎殉国?。


    大多数文官不会这么激进,这样做其实就是文官向皇帝施压。


    如果皇帝的在位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这个皇帝的污点。


    但这事发生在大唐就很稀奇。


    大唐才建立了第十一个年头,第一个皇帝李渊,现在还在太极宫养着呢,你去太庙哭谁?


    李承乾很好奇:


    “谁啊?去哭谁?”


    在场还很多人都好奇,是啊,谁这么傻去哭个空庙?


    禁军说:


    “是监察院,台院七品上御史,周胜前。”


    大家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在朝会,为举荐自己的前辈参房玄龄的小御史。


    不少人摇头,你个七品上的御史,你没事掺和个啥?


    因为这个御史的级别太小,大家就直接忽略了这个小人物。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皇城外的百姓闹事。


    愚民愚民,肯定是被人挑唆来闹事的,对付愚民肯定不能直接动手打。


    之所以叫愚民,就是他们倔,偏听偏信。


    这些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哪怕你说的再有理也没用。


    如今日子不好过,肯定就得找个发泄口,而现在就有这么个发泄口。


    骂骂皇帝出出气。


    人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会找到别的东西或者事情来发泄。


    有的人选择酗酒,有的人选择暴饮暴食,有的人选择打孩子,有的人选择打媳妇。


    这些都是对自己有害,但如果你看到,一大帮人都在把这些事情归结于朝廷无能,那这些人也会跟着这么说。


    反正想的都是法不责众,这么多人,难不成皇帝还真的全给杀了?


    李世民无视还跪着的裴寂,问在场的大臣,如何处理现在的事情。


    有的说用刀吓唬,有的说抓起来关几天。


    也有人说,不如让某个大臣出来顶包,历朝历代不是没这样的事情。


    通常那些皇帝不愿意出罪己诏,就会让某个大臣出来说都是自己的问题。


    朝廷假模假样的罢官免职,过一年再官复原职。


    李承乾站出来说:


    “这不妥,如果每次出现天灾都让大臣出来承担责任,那么能有几个大臣能顶的?


    你们是臣子,又不是天子,也许百姓会信,但那些读书人真的会信吗?


    况且出了事就让臣子承担责任,这不是父皇的作风,父皇不会无缘无故的惩罚一个无错的臣子。”


    魏征听到太子这番话,眼里藏不住的都是对太子的赞许。


    在魏征看来,这才是明君之言,大唐未来的储君能有这样的眼见和头脑,是大唐未来的幸事。


    魏征站出来说:


    “臣赞同太子之言。


    诸位大臣想想,若是发生天灾就让官员承担,那么多大的灾应该让多大的官员承担呢?


    应该给承担天灾的官员顶什么罪才合理呢?现在朝中正在就修改律法之事议论。


    那么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该写到新律法当中去?


    难不成,地方上的官员故意谎报灾情,就要推出一个宰相出来罢官吗?”


    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