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鱿鱼墨汁饭

作品:《重生1983,从赶海走向成功

    看赵二牛有些闷闷不乐,张为清也问了问他的收获。


    “唉,钓了一晚上的便宜货,全是红鱼,青鸡。”赵二牛丧气道。


    张为清笑道:“心还挺大的,你嘴里的便宜货一条也好几块钱呢。”


    青鸡鱼,学名鳞鲀,它的眼睛长在后背中前部,鼻子上镶着一条白条纹,体型较大,能长到46厘米长。


    跟黄鸡喜欢生活在泥沙底的海域不同,青鸡一般生活在岩礁和海洋植物之间,以海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青鸡鱼的嘴很小,但有上下8颗像凿刀一般尖锐的牙齿,连海胆的硬壳也能嚼碎。


    刚想安慰几句赵二牛,赵大山中鱼了,激动的大喊大鱼。


    “顶住。”张为清见状也跑到甲板边上,看到鱼线还在往外出又道:“把卸力锁死,坚持住,可能是大石斑鱼。”


    大鱼能长到这么大,都很聪明的,会借助周围的礁石隔断鱼线逃生。


    “嗯。”赵大山应了一声,然后开始跟大鱼较劲。


    赵大山虽然个头比张为清矮了半头,但是要强壮许多,这时发力,胳膊上的肌肉都凸现出来了。


    僵持了七八分钟,海里的大鱼终于没力了,认命的被拉出海面。


    “真是大石斑,今晚收获里最大的一条石斑鱼了。”张为民眼红道。


    对于钓鱼佬来说,第一比的是鱼的价值,第二就是个头了,这条石斑鱼又大又值钱,谁看了都眼热。


    “唉,睡觉去了。”赵二牛看着这个体型近一米的巨物被拉上来,又叹了口气。


    张为清笑道:“看开点,今天运气不好,没准是在为以后的值钱货积攒好运呢。”


    回到船舱,被替换下来的三人还在绘声绘色的总结经验,钓到什么鱼是什么手感之类的话。


    张为清听的也是津津有味,他是理论型选手,实战经验很少,对于什么鱼什么手感了解并不多。


    没多久休息仓里就响起音色各异的鼾声,此起彼伏。


    等到第二天早上,张为清神完气足的来到甲板上,只看到张为强和赵大山的身影。


    “老宋呢?”


    “早上没潮水了,老宋就去驾驶舱休息了。”张为强皱着眉看着海面,不时的抖动一下鱼竿。


    “没口就去睡觉呗,干熬也等不来鱼。”张为清笑道。


    鱼也不是一直开口的,过了某个时间点,就是没鱼咬钩,这跟技术无关。


    “唉,好不容易起来的,总共也没钓几条鱼。”张为强叹了一声就准备收线。


    “咦,中鱼了!”鱼线都收了一半了,张为强突然狂喜道。


    “好像不大啊。”狂喜过后,张为强又一脸失望的道。


    “拉上来看看不就知道了,鱼小未必不值钱呐。”


    等到张为强将鱼线收回,居然是一只大鱿鱼。


    说是大鱿鱼是跟小管相比,个头只有二十公分左右。


    张为清却是一脸的惊喜,没想到这个地方还有鱿鱼。


    “再试试还有没有,多钓几条,我给你们做一道鱿鱼墨汁饭。”


    这种鱿鱼又脆又甜,而且轻易不喷墨,刚好拿来做一道美味。


    “好嘞。”虽然鱿鱼不大,价格也不高,但是听到吃,张为强和赵大山还是来了动力。


    张为清也没干看着,拿起宋老七用的那根鱼竿也开始钓鱼。


    后世的人们多用拟饵也就是色彩鲜艳能发荧光的假饵钓鱿鱼,效果尤其的好。


    他们现在没有那条件,只能用小鱼块钓鱼了。


    好在鱿鱼数量不少,钓了半个小时也钓到了七八只。


    “差不多够大家吃的了。”张为清解下一只大鱿鱼道。


    大鱿鱼一只不到一斤,只吃这个肯定不够,但是用来炒饭的话就绰绰有余了。


    鱿鱼墨汁饭是张为清后世吃到过的一道美味,先将蒸好的米饭跟墨囊翻炒,别看墨囊里的墨汁不多,很轻易就能把米饭染成黑色。


    然后起锅烧油,加上小米辣等调味料,将切好的鱿鱼块下锅,然后打上几个鸡蛋,最后再把墨汁米饭倒进去一起翻炒。


    那口感真是能把人香迷糊了。


    “呜呜呜,真香啊。”张为强和赵大山一边往嘴里能扒饭,还不忘夸赞一句。


    “嗅嗅,你们吃什么呢,这么香。”宋老七揉着眼睛从驾驶舱出来。


    “老宋快来尝尝清哥做的鱿鱼墨汁饭,香死个人。”赵大山连连招手道。


    “我去叫大哥他们起床,这饭还得趁热吃更好吃。”


    忙活了一早上,现在都快七点半了,张为民几人按说也该睡醒了。


    “不用叫了,香味已经把我们叫醒了。”才走了两步,就看到张为民三个已经排着队从休息仓里出来,不停的吞咽着口水。


    “阿清,这是怎么做的啊,真好吃。”赵二牛尝了一口,眼睛猛地一亮。


    “我跟着学了,回家教你。”赵大山又添了一碗饭道。


    “待会再钓钓看,争取都能带几只回家。”张为清笑道。


    这么好吃的饭,他想带回家给爹娘老婆也尝尝,还有林文宣那个小丫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后世这种新鲜的鱿鱼基本走不出码头,很多人就等在码头上,一旦有渔船捕到或者钓到,直接就被一抢而空。


    根本流入不到市场里,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享受到这种美味。


    “呜呜,太好吃了,二牛你慢点吃,给我留点。”张为强见赵二牛也要添饭,着急道。


    “先到先得。”张为清手速更快,他已经吃第三碗了。


    吃完饭,几人都争着钓鱿鱼,一直钓到十点多十一点才收手,而活仓里也多了三四十只新鲜的大鱿鱼。


    将船发动,驶离这片礁盘海域。


    “放网。”


    时间不早了,刚好拖着网返程,也不浪费油耗。


    中午张为清没舍得再做鱿鱼墨汁饭,数量少,每人分个两只以后也就剩二十只不到,还是回家再吃。


    不过他也没亏待自己的肚子,小管,红带鱼,香鱼,琵琶虾搞了一大锅,吃的也是相当的过瘾。


    下午两点半,起网。


    今天的运气很一般,收获也一般,一千多斤沙尖鱼,两百多斤杂鱼小虾。


    沙尖鱼和沙丁鱼虽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鱼类。


    而且沙尖鱼因为肉质更加鲜美,价格还要更高一点。


    让张为清惊喜的是这一网居然网到了十几条油鳗,个头还不小,他打算全留下来自己吃。


    清蒸的鳗鱼非常适合老人和小孩吃,而香煎的鳗鱼味道也是一绝,常用来用来当做下酒菜。


    油鳗通常分布在较北方的海域,张为清他们所在的位置纬度低,海水温度高,很少能够遇到。


    能捕到十几条,也算是运气大爆发了。


    喜欢重生1983,从赶海走向成功请大家收藏:()重生1983,从赶海走向成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