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蠢蠢欲动

作品:《校花考验?我直接不舔了

    时间过得很快。


    第一天考试很快结束。


    既然小动作无效,王校长终究还是要脸的,再被李莉怼了几次后没有再来打扰林城,只是给老许打了个电话。


    他有底线,可许家没有。


    既然王校长这个废物不中用,那就只好加码。


    模考还在进行时,许家投资的媒体发力了。


    当地最畅销的私人报纸《禹商晚报》率先发难,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却指出市内某重点中学存在高才生骚扰女同学的丑闻。


    标题更是用上经典的定体问句式。


    高三应考生不专心学习,却将魔爪伸向女同学,甚至写诗骚扰,我不禁思考,我们的学校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作为禹城政商两界都订阅,民间销量也不错的正经媒体,禹商晚报倒是不好指名道姓地说哪所学校。


    但许家还有后招。


    在2014年,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自由超乎想象,造谣的成本要多低有多低。


    最新一期《禹商晚报》刊发的同时,多家自媒体和校园网、贴吧、论坛等网络阵地同时刷新多个热帖。


    不断有“知情人”爆出猛料。


    这些知情人很懂新闻传播的规律,抽丝剥茧地逐层剥开事件的神秘面纱。


    到晚上时,整个禹城的各大学校都在谈论这件事,就连出租车司机都在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学习好不见得就是好之类的话。


    禹城一中的名字也被多次提及。


    在确定时这所学校的丑闻后,一中被狠狠拷打。


    就在大家将地图炮轰向学校时,有理中客站出来说个人行为不要上升到学校。


    愤怒的吃瓜群众当然不管这个。


    你说是个人问题,那这个人到底是谁?


    当天晚上,与禹城相关的网站直接爆火,甚至有向全省蔓延的趋势。


    任何社会事件变成热点背后都有推手。禹城一中色狼骚扰事件背后也有。


    在网络声讨中,只有一个名为颜如玉的女性头像网友挣扎着想要为林城辩解,却被淹没在滚滚浪潮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林城看齐,然而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林城却没有任何反应。


    他甚至早早地关闭手机,也没有开电脑。


    简单地做了几道题,喝过助眠的牛奶,他睡得很香。


    明天还有考试,必须有优质睡眠。


    看着妈妈欲言又止的样子和老爹有些粗暴的打断,林城能猜到大概发生了什么。


    来吧,只管来。


    他早就准备好后手,就怕这些人不来。


    ...


    次日,当林城走进校园时,他不是过街老鼠,而是瘟疫之源。


    每个人都像躲瘟神一样主动避开。


    他戴着厚厚的口罩,在别人看来是怕丢脸,只有他知道是怕等会树枝划伤英俊面孔。


    好兄弟石磊主动过来和他打了个招呼。


    “阿城,你,唉,你糊涂啊,怎么做出这种事。现在事闹大了,我都不知道你该怎么收场。”


    林城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淡定地说道“好好考,二模时我想在第一考场见到你。”


    石磊哭丧着脸,低声说道“阿城,你老实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石磊,开考了!”


    林城没有回应,而是径直向主教学楼走去。


    不知从哪个拐角出现的颜轻尘和他并排走着。


    “林城,事态有些失控,真没问题吗?”


    “放心,舆论是把双刃剑。现在他们攻击我有多爽,反噬时就有多狠。”


    颜轻尘欲言又止,她知道林城是无辜的,也知道一定会沉冤的雪,但舆论风暴来得太猛烈。


    造谣大家都爱看,辟谣时还有几个人在意?


    就算能辟谣,林城的名声可不太好了。


    昨晚她偷偷用妈妈的手机上了会网,看到禹城一中的贴吧已经炸了锅,不少人圈校长和老师,要求给个说法。


    甚至有人宣称不愿和这种人一起考试,第二天要弃考。


    这种显然是自己考试没把握还想趁机掀桌子的家伙,自然被瞬间拆穿。


    这小子虽然披着马甲,但很快就被曝光,还被老师狠狠地训话。


    在争吵中,人们都在讨伐林城,“颜如玉”的声音渺小得根本不值一提。


    最终还是贴吧管理员出来制止,开启全吧禁言,直到考试结束。


    网站论坛可以禁,微信群却禁不了,或者说是有人不想禁。


    总之,就在林城安心睡觉补充体力时,其他人硬是吵了半晚上。


    考试结束,中午吃饭时,有个“天使骑士团”的成员不怀好意地接近林城,抄起一碗面条就朝林城泼来。


    他的杀意一公里外都可以感知到,林城当然不会中招。


    轻巧侧身,面条就泼到另一个无辜老哥身上。


    无辜老哥瞬间化身暴躁老哥,将“天使骑士团”的舔狗按在地上胖揍。


    看着这一地鸡毛的景象,在教职工区就餐的李莉再也忍不住,冲过去将那些在校园食堂瞎搞的人狠狠地训斥一番,然后将林城带到办公室,让他休息。


    张了几次嘴,李莉最终什么都说不出口,只能拍拍林城的肩膀,鼓励他不要受影响。


    安静地坐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林城的唇角微微上扬。


    这场闹剧差不多该到收场的时候了。


    现在这传播度,别说五百人,五万人都有了。


    许家的确掌握着不少媒体话语权,但这里是华国,国家对私人渗透传媒始终很警惕,他们掌握的媒体力量很有限。


    雇佣水军抹黑造谣倒是不难,但想控制所有声音根本不可能。


    如果被造谣、抹黑、陷害的学生是禹城一中最好的学生呢?


    群众会愤怒,因为他们也有孩子。


    如果被造谣中伤的孩子从四楼跳下去呢?


    林城很想知道答案。


    他的目光移向提前准备好的阵地。


    上百年树龄的巨大老柳树正好在主教学楼下方。


    这株老柳树据说是清末时就有,那时候还没有禹城一中,有的只是禹城书院。


    柳树越长越大,占地也越来越多,甚至挡住二三楼的采光。


    有人提议砍树,但没人敢批准。


    这棵树历史比禹城一中都长,早就成了地标,谁敢砍?


    不但不能砍,甚至不能大幅度修剪。


    现在正是初春的禹城,柳条开始抽芽,老柳树也多了几分绿色。


    柳树下方还有专门留下的葡萄藤葡萄架。


    葡萄藤暂时还没挖起来,还是用草席、棉被包着压在土下,下周就会挖起来绑好。


    非常完美的地形。


    毕竟林城只是想跳楼,不是想自杀。


    四楼天台距离地面八九米,这个距离直接降落不死也残。


    如果助跑跳向老柳树,用老柳树茂密的树冠缓冲,然后落向包裹葡萄藤的棉被,冲力会消除大半。


    肯定摔得不轻,但应该不会有大事。


    这个险必须冒。


    否则面对掌握经济、舆论双重压力的许家,他会被压着难以翻身。


    这个世界终究有钱摆不平的事。


    比如汹汹民意。


    他需要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