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现在也没人敢惹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620章 现在也没人敢惹


    当天赵与芮和吴天成谈了很多,确定了帮他采购机床,提供了很多建议,至于能不能改变吴天保历史上的进程,就得看回去后,吴天成能不能说服他大哥。


    吴天保是转战河南后开始失败的,如果能在湖南稳住阵脚,有了根据地,或许能多拖几年也不一定。


    第二天赵与芮继续找朱科,要求增加机床。


    如他所料,朱科认为这可以加工军械,更需要得到上面审批。


    赵与芮说枪管只是小工艺,又没什么技术水平,大元类式的机械水平不比东燕差,我就是用来加工香烟模型的,才会用到东燕的。


    朱科当然不信。


    但赵与芮每天都去,然后就坐在那等他下班,朱科下班后,赵与芮提着礼盒,一路向他解释。


    连续几天后,朱科终于被说服,成功拿到订单。


    接着赵与芮在东燕申请专利,要求曹旺这种卷叶机只能售给赵与芮。


    他这要求在国内,肯定没人理他,大元国内也没有专利之说。


    但在这会的东燕,非常重视专利,也很守信诺,曹旺说只要赵与芮自己保密的好,十年之内,不会有厂家能做类似的机械。


    除非别人拿到图纸才可能仿制。


    当然,这玩意难度其实不大,如果有人像赵与芮这样研究,自己也能弄出类似的机械,未必和他们的机械一样,但同样可以批量制卷烟。


    三月中旬,赵与芮从东燕回国。


    此次为了下定单,赵与芮手中的流动资金几乎用光了,好在吴天成给了他十斤黄金,价值四十万。


    赵与芮自己留了五斤黄金,余下的分别给了锦衣卫百户和千户,这让两位上官对他印象更深。


    接下来赵与芮忙的不得了,又要做好朝廷工程,又要准备自己的卷烟厂,中间还又去了两次东燕。


    七月份,东燕确定机床式样,开始正式制造。


    第一批货预定为十月交货。


    九月,赵与芮的烟叶供应,烟厂等先后确定。


    他买下当地一个破产的厂房,改建为卷烟厂,大元卷叶厂正式成立。


    然后请人设计了多种等级和香烟图案。


    最贵的叫天叶,三十块一包,三百一条。


    然后是中华,十块一包,一百块一条。


    后面还有五块的庆元烟,两块的定海烟,以及一块钱的大元牌。


    他故意把大元牌定的最低,烟叶也是最差。


    还设计了细细的女子烟。


    武帝九年十二月,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大元香烟正式出厂。


    十二月初六,中午,赵与芮带着常遇春等人来到一家酒楼,找了个桌子点了几个菜。


    等服务员一一记下后,赵与芮突然问:“有没有中华烟,来一包。”


    服务员一愣,片刻后才小心翼翼问:“什么?”


    “你们有没有中华烟,来一包。”


    “中华烟是什么?”服务员奇怪道。


    “中华烟都不知道?京师和临安很流行的烟啊,你们没有?”常遇春说着,拿出一包烟来,往桌上一甩,不过里面只有半包了。


    服务员摇头,苦笑道:“我们这边没有。”


    “算了算了,小地方,没有也是正常的。”赵与芮挥挥,示意拿出一根。


    服务员听到赵与芮说他们小地方,嘴角微脸,一脸的不服。


    定海虽然小,但是发达地区啊。


    大元上下,也没有什么地方的人,敢鄙视定海的,这可是当年皇帝赵与芮起家的地方。


    接着酒楼里就是烟雾弥漫,赵与芮带来的几个人在吞云吐雾,抽的不亦乐乎。


    一阵阵烟香味也同时在楼中漫延,很多人奇怪的看过来。


    大元有烟枪,但这样的烟还是第一次看到。


    没一会,楼下街道上,有人大声叫道:“卖烟啦,卖烟啦,最新式的高级香烟。”


    有客人扭头,发现街道上有小孩子脖子里吊着一个木盒,里面全是香烟,正在街上叫卖。


    常遇春马上伸出头:“喂,那小孩,上来,我买烟。”


    “好滴,马上来。”小孩向他眨眨眼睛,显然和常遇春比较熟。


    很快小孩子上了楼,赵与芮这边几人几乎乎人人掏钱买了一盒。


    等小孩转身走时,边上不远处也有人叫住他:“小孩,过来。”


    小孩带着烟过去,这人看了看,好像好多种烟,便一一问了什么。


    “这是什么烟,什么价?”


    “这叫天叶,三十块一包。”


    “这么贵?”有人惊呼。


    “有没有便宜点的?”


    “这个大元,一块一包。”


    “这个定海牌,两块一包。”


    有人买了一两块一包的,虽然烟叶质量差,但比普通的烟枪还是好抽。


    有抽过烟枪的一抽,立刻就感觉还是这烟好。


    此与同时,定海县到处都是类似的场景,老朱和老张部下的小孩子都在不上学的时候上街卖烟。


    定海烟第一家香烟店也正式开业。


    卷烟开始从定海流行,并慢慢发展到外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与芮还和很多归他管的商铺开展合作,把香烟放在他们商铺里卖,并给予一定的利润。


    还设定了后世类似的机制,贵烟和便宜烟一起拿,每月有限额,谁卖的多,就拿的多。


    相当于他是烟草集团。


    到过年时,他又安排送烟给定海县各级官员,包括他的锦衣卫各层官员。


    并且表示,卷烟厂还会用现金回收这些烟。


    很快,大元官场上也开始流行送烟。


    这招回收香烟是最厉害的,此时的大元还没有茅台这样的酒,也没有可以回收的酒。


    一般人过年送酒,都得不到现金。


    赵与芮开创了回收礼品的先例,让大元的文武官员们更容易得到好处。


    武帝十年1350,香烟还只是在定海和庆元府境内流行。


    武帝十一年,临安和附近各府已经开始流行,赵与芮的卷叶厂扩大了一倍,同时出口到东燕等海外,国内最远卖到福建和广东沿海,也很受欢迎。


    武帝十一年冬,赵与芮晋升总旗,成为定海百户所最近几年晋升最快的总旗。


    十二年春天,浙江和福建都出现新的卷烟厂。


    正如曹旺所说,这玩意技术难度不大。


    别人虽然没有赵与芮机械的图纸,但只是制造卷烟的机械,一般工匠都能发明出来,就看机械质量怎么样了。


    大元新的卷烟厂显然不如赵与芮的,而且在烟叶和设计包装方面,都比赵与芮的差,加上赵与芮的香烟先出来,还是占据了主要的市场。


    这天赵与芮正在办公室办工,卷烟厂负责人老朱打了个电话过来。老朱说刚刚有几车人到了厂里,对方说是庆元府府衙的,要重新核实卷烟厂的税率。


    因为他们认为卷烟厂很赚钱,要多交税。


    之前卷烟厂和地方普通工厂一样,税率为固定税,赵与芮那边是每年一万块。


    这次对方来势汹汹,还检查了工厂,最后按工厂的机器,推断工厂的产量。


    然后以机床来收税。


    老朱道:“对面有个姓周的,说我们的一台机床每小时能出一百包,每包按平均十块计。”


    “每小时产值一千块,一天十二小时计,就是一万两千块。”


    “我们厂有三十台机床,每天就是近四十万。”


    “一个月一千两百万。”


    “属于重税范畴。”


    “利润按一半计,要我们每月交一百二十万商业所得税。”


    特吗的,他想抢钱呢,赵与芮差点拍案而起。


    他的烟厂也不是个个都是十块一包的,现在大元的经济水平,还是一块两块的烟最好卖,这也是烟厂主要生产的烟,十块以上产量比较少,哪有这么多利润。


    不过赵与芮烟厂是两班倒,所在机械二十四小时都是开着的,每周休息一天,让机械也休息。


    目前厂里每个月净利润去掉所有开支后约在四百多万左右,庆元府要收一百多万,等于是四分之一,这他哪里受的了。


    赵与芮还打算今年赚到钱后,在临安府再开第二家厂房的。


    经过两三年的推广,香烟现在越来越受欢迎,是时候开分厂了。


    没想到突然当天一棍,朝廷来人要收重税。


    “姓周的临走前,留了名片,让我们有什么事,就联系他。”老朱又道:“我估计这家伙是想要好处的?”


    “你让人把名片送来。”


    名片当天就送到赵与芮的手上。


    赵与芮定睛一看,上面写着‘天河国际贸易’周雄。


    特吗的,不是商税署的人啊?


    庆元府里有商税署,专门收税,这周雄凭什么跟着他们一起上门,还这么高的税?


    赵与芮马上找自家顶头上司,千户徐正打听。


    因为赵与芮在定海干的很好,当地锦衣卫创收很多,徐正这几年功绩不错,据说快要升指挥同知了。


    徐正想临走前,帮赵与芮再提一提。


    但赵与芮任总旗不到一年,还是有点难度。


    “周雄,这人可不简单,他是周公子哦。”徐正告诉赵与芮,原来周雄,是前任庆元府知府周俊的公子。


    这人专门在外面混钱,庆元府有名的。


    以前那个厂赚钱了,周雄就上门要入股,只凭身份入股,一分本钱不出,然后享受分红。


    这次是明显看中赵与芮的卷烟厂了。


    卷烟厂里有徐正百分之五的股份,这时赵与芮当初送给徐正的。


    这等于也要徐正出钱,徐正顿时破口大骂,也相当恼火。


    “前知府?周俊现在不是知府了?”赵与芮道。


    “他现在是江南制置副使了。”徐正叹道。


    合着周俊升官了。


    不过到了隔壁江南省,不在浙江省。


    赵与芮想了想,算是副省的大员了,按说也可以拉点关系。


    不过徐正还年轻,才四十出头,将来还能往上走,可以罩着赵与芮。


    周俊已经快六十,现在才制置副使,最多再干几年就得退休,没有投资的性价比。


    “我先去见见周雄再说,探探他口风。”赵与芮当下决定,先去拜会周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没几天,赵与芮带着常遇春和张右丞两人来到庆元府。


    然后便找到天河贸易公司。


    前台是个漂亮小姐姐,听说找她们周总,说周总在开会,要等。


    “你告诉他,我是卷烟厂来的。”


    小姐姐应了声,但还是凉了赵与芮有一刻钟。


    一刻钟后,赵与芮被单独带进一个会客室。


    他又独自坐了好一会,吱,外面房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带着两大汉走了进来。


    两大汉都是人高马大,一脸凶像,像是混道的。


    “周总你好,我是卷烟厂小赵。”赵与芮客客气气的上前伸手。


    “小赵好,小赵好。”周雄哈哈一笑,伸手和他轻轻握了下,然后坐到赵与芮对面。


    身后两大汉左右站着,好像保镖似的。


    “周总,市面上主要还是以卖一块两块的烟为主,我们厂主要生产的也是这类烟,利润真是不高,一包烟才赚一两毛。”


    赵与芮上来就大吐苦水,不料还没说几句,周雄就挥手,脸色微沉。


    “别和我说这些废话。”周雄说罢伸出手指:“两成,我要入股,占投两成。”


    特吗的,怎么都一样,干大了,你们就要入股?赵与芮心中暗骂,又不好发作。


    他不动声色想了想:“我们是打算下一个月在临安开第二个卷烟厂。”


    “前期厂房建设,机械购买,工人招收和工资发放等,需要五百万现金。”


    赵与芮缓缓道:“分厂可以让周公子入股两成,周公子出一百万就好。”


    这句话一说出来,房间里瞬息一片安静。


    周雄不可思议的看着赵与芮,那表情好像在说,我周公子也要出钱?你开什么国际玩笑?


    我周公子这张脸就值一百万。


    片刻之后。


    哈哈哈,周雄大笑,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小赵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周雄笑道。


    “周公子,我当然知道。”赵与芮也笑道。


    “我周雄这张脸,在庆元府就值一百万。”周雄指了指自己的脸:“还有,我不是要入股伱们分厂,是入股你们所有的厂。”


    “我一分钱也不会出,只要两成。”


    周雄也摆明了说。


    就差对赵与芮说,我只要两成,已经算客气的。


    “做为回报,我向你们保证,在浙江境内,以后没有人敢打扰你们。”周雄笃定而自信的道。


    他认为赵与芮没理由拒绝。


    这些生意人,也想找个靠山。


    我老爹好歹也是制置司副使,副省的地方大员,你还不赶紧抱咱们大腿?


    赵与芮想了想,便道:“现在浙江境内,也没有人敢惹我们。”


    “。。”周雄瞪着他。


    (本章完)


    喜欢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请大家收藏:()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