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卷宗

作品:《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刺张案。


    风声大,雨点小。


    锦衣卫,京营士兵在北京城一直巡逻,而京师九门也比之前,严格了许多。


    可参与刺杀张居正的人,已经全部身死。


    他们的路引,门牙全是伪造的。


    可以说,这些死去的人,在大明朝是没有身份的。


    到了后面,锦衣卫只能选择匆匆结案。


    张国之亲自编写卷宗,并面呈陛下。


    而乾清宫中,朱翊钧在看到卷宗之后,笑了。


    “看来,你是真的急了……”


    “陛下,臣不明圣意,还望陛下明示。”


    “你还是认为,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陛下,臣不敢这样认为,臣所找到的罪魁祸首,应有七成,乃是主谋。”


    朱翊钧看着张国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看看朕的老师如何应对吧。”


    根据锦衣卫提供的卷宗上,刺杀张居正的都为南方人。


    而后,便是话锋一转。


    在没有任何铁证的前提下,将这起刺杀案的主谋,定为了前内阁首辅徐阶之子,徐瑛。


    “因张居正早些年与前内阁首辅徐阶之子徐瑛不欢而散,他恼羞成怒,行刺杀张居正之举……"


    实际上,张国之手上有很多官员可以选择。


    但他却选择了徐瑛。


    松江徐府,自从退田案,徐阶自杀之后,便急促没落。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他是有实力促成这起震惊朝廷的刺张案。


    有了实力,有了动机。


    在现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拉出来正合适。


    这是一个写在史书上,都不会让后人生疑的事情。


    当然,徐瑛自己身上也是劣迹斑斑,最早追述到为工部侍郎,为世宗皇帝陛下修建朝天宫等重大工程之时,贪墨诸多银两,克扣死亡工匠的抚恤,实际上这个事情,在嘉靖年间便已经被锦衣卫掌握了证据。


    但徐瑛是锦衣卫前指挥使的女婿,又是内阁首辅的儿子,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可当年经手这件事情的张国之,却不愿就此放过徐阶。


    此时,用另外一桩罪名,让徐瑛得到他应得的惩罚,也算是天道轮回……


    当然,卷宗很空白,没有铁证,但只要抓到了徐瑛,到了北镇抚司,张国之便有千万种方法,让徐瑛欣然认罪。


    “你亲自去一趟内阁,将这卷宗交到阁老的手中。”


    “是,陛下。”


    “案件不要拖太久了,不然啊,很多人就不认真做事了,让阁老早做决断。”


    “是,陛下。”


    而后,张国之离开乾清宫,前往内阁。


    等到张国之离开之后,朱翊钧转头看向一直侍奉在旁的冯保:“大伴……”


    “奴婢在。”


    “你说,刺杀张居正的是徐瑛吗?”


    “全凭陛下圣裁。”


    “他们就不会冤枉好人。”


    “陛下,不是奴婢危言耸听,严嵩之子严世蕃,徐阶之子徐瑛,甚至是满朝大员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拉出来全杀了,也冤枉不了他们,极有可能,还便宜了他们。”


    听着冯保的话,朱翊钧只是笑了笑。


    他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张居正搞出的这出开年大戏到底为了什么?


    此时的他想不清楚。


    可眼前的冯保定有其他的见解,但朱翊钧就是不主动去问。


    冯保最初的时候,也乱,可过了那么长时间后,他也理出了一些端倪。


    他一直想找机会,给陛下好好的讲讲这件事情。


    他瞅着陛下笑了,自觉到了良机,便赶忙开口说道:“陛下,奴婢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翊钧看向冯保。


    冯保此时表现的很是急迫。


    “大伴,你伴朕长大,在朕面前,没有什么话不能讲的,说吧……”


    “奴婢,觉得刺张案,可能是阁老自己为之的。”


    “什么?”朱翊钧“惊”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伴,为何这般说?阁老可是险些丢掉性命啊……”


    “陛下,这件事情看起来凶险,可并没有什么凶险之处?”


    “那阁老为何要自己杀自己呢?”


    “为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即便现在结案,说是徐瑛所做,但徐瑛有没有“同党”参与其中,还未下定论啊……”


    “这就像是一把剑一样,悬挂在诸多的官员头上,若是考成法,或者他接下来想要推动的改革之法,遭到百官抵触,便可用此事大作文章……”


    冯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白,但朱翊钧一直想不明白的点,一下子就通了。


    张居正想要改革。


    可自己这个皇帝,没有给他大权独握的机会……


    没有那么高的权力,再加上皇帝与他,有着”隔阂“,他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减少改革道路上的阻碍。


    刺张案,若是利用好了,完全可以解决很多麻烦……


    朱翊钧之所以在第一时间没有看清楚,是因为他的定位是皇帝,他所优先考虑的事情,是保证自己手中的皇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此时,听了冯保的话后,茅塞顿开。


    原来,张居正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走自己早就定好的路……


    朱翊钧看了一眼冯保:“大伴,朕不信,这种话休要再说了……”


    “是陛下,奴婢明白。”冯保赶忙应道。


    ……………………


    张国之亲自将卷宗送到了内阁,张居正的手中。


    张居正在看完卷宗之后,抬起头看向张国之。


    “这是锦衣卫,调查了这么长时间,出的结果?”


    张居正是在质问。


    可张国之却装作听不懂:“阁老,据我们调查,徐瑛在徐阶自杀之后,便请辞归乡,对您一直记恨在心,此番策划刺杀,合情合理,更何况,我们也仔细调查了一番,这些人确实是从南面过来的……一路之上,都留下了痕迹……”


    “卷宗上面说了,你们没有抓到活口?那又是如何断定,此举乃是徐瑛主使的……”张居正再次问道。


    “阁老,我们的人已经去了松江,抓到徐瑛,带回京师之后,自有诸多手段,能让他认罪伏诛……”


    “那就是屈打成招了……”张居正冷冷的说道。


    作为此时的内阁首辅,陛下的老师,张居正这副样子,确实能吓到很多人,但却吓不住张国之。


    “阁老,这话说的就难听了,大过年的,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可知道顺天府,京营,以及我们锦衣卫的兄弟们,十几天都没有休息一天了,好不容易出了结果,怎么,屈打成招出来了……”


    “张指挥使,你明明知道主使不是徐瑛。”


    “阁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动力,也有势力,刺杀阁老……”


    “陛下可有圣裁……”张居正看着张国之轻声说道。


    “陛下并未对此事有所决断,也没有看卷宗,只是对卑职说,送到阁老处,任凭阁老处置……”


    “那你想如何处置?”


    “当街刺杀内阁首辅,可是忤逆之罪……不过,该如何惩处,陛下说了,让卑职听阁老的。”张国之冷笑一声说道。


    张居正听完张国之的话后,沉默许久之后开口说道:“新年伊始,罪在一人,斩首徐瑛,便就足够了……”


    “好,阁老若同意,这卷宗便也公布了。”


    张居正只是点了点头,而后便又重新看起了手中的公文……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