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机械化的前景,老铁头佝偻的身影

作品:《六零:踹了白月光搬空家产下乡

    “板栗红薯?那是什么?”


    顾寒平是真的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


    别说他了,这个时代的人都没有见过。


    “大队长,这是农科院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和板栗一样甜糯,味道清甜,比现在的红薯要好吃。而且产量还高,亩产能有三千斤以上呢。”


    这还是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多少肥料,加上顾云阳有意控制。


    要是有足够的肥料,照顾的好,板栗红薯的亩产能达到接近两吨,四千斤以上。


    而顾云阳自己培育出来的板栗红薯,亩产还在这之上。


    在基地空间内,顾云阳种的板栗红薯,亩产能达到五千斤。


    这还不是最好的产量。


    这个时候也有一些高产的红薯,不过也需要有好的肥料,农家肥不能断。


    加上精心照料。


    可以说,这三年,国内多亏了红薯,才能保证国人的生存。


    这三年,国家能度过去,红薯功不可没。


    大部分情况下,红薯能有一千多斤的产量,都不错了。


    红旗大队的红薯产量,也在两千斤左右。


    听到顾云阳的板栗红薯有三千多斤的产量,顾寒平大吃一惊,本能的觉得……


    还是顾云阳厉害。


    看的书多,认识的人也厉害。


    这弄出来的红薯种子,好吃又高产。


    “好,你到时候拿来,我让人去培育秧子。到时候去地里移植。”


    有很多地方,都是直接把红薯切块,然后弄在地里。


    但育秧这一步,其实是可以保证红薯苗更健康的长大,还能提高红薯的产量的。


    顾云阳想了想,又说道:“大队长,我其实有个想法。”


    “你说。”


    难得见顾云阳如此的严肃,顾寒平还不知道顾云阳有什么想法。


    顾云阳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我看了我们大队的水田,很多都不规则。我想着,咱们趁着双抢过后,休息几天,趁着还没有秋种,把一部分的田地按照正方形来规划一下。做到方方正正,也好把水渠也挖的直溜一些,你觉得呢?”


    顾云阳早就想要这么弄了,这是未来的农业模式,可以更容易的进行机械耕种。


    如今红旗大队没有那个机械化的条件,但这么做,仍然有很多的好处。


    “这么做,我们的牛耕种起来,翻土的时候,会简单轻松不少。而且这样一来,板车就可以直接到田地边上。运输的时候也简单很多了。”


    顾云阳列举了这样做的理由,甚至还畅想了一下未来:“且未来咱们红旗大队经济水平上去了,还可以选择购入机械,实现耕种机械化。那样,大家都不用那么辛苦了。”


    顾云阳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么做的好处。


    虽然眼下看不到好处,但顾寒平是相信顾云阳的。


    自从顾云阳来到红旗大队,已经带领红旗大队做了很多的事情。


    制糖作坊已经是见到了效果的,拿一些他们不喜欢的红薯,换了一天五十多块钱。


    如今已经还回来两千多了。


    牛棚的牛,不仅多了两头,还有一头怀孕了。


    且几头牛的身份都变得更好。


    这一点,他们也看到了。


    猪圈的猪仔都长的更快,比自己家养的长的还快,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


    所以顾云阳提出这个来,顾寒平是很相信他的。


    甚至愿意支持他。


    顾寒平沉吟一下:“也好,今年咱们红旗大队赚了钱,工分肯定比去年要值钱。这样,我们在农忙后,让大家按照你的想法来搞,到时候,按照农忙的时候算工分。


    不过,机械化,真的有可能吗?”


    工分,就是队员最想要的东西。


    去年,红旗大队的工分,一个才值一分钱。


    一天下来,整劳力也才一毛钱。


    但今年肯定是要珍贵的多的,没准就翻倍了。


    一天两毛钱,已经不少了。


    对顾云阳的工作,顾寒平肯定是支持的。


    只是对机械化还抱着一点犹豫和疑惑。


    顾云阳点头:“现在不行,未来肯定可以。”


    说完,顾云阳又看了看陈七绝,陈七绝想了想,也同意了。


    反正大家都有的分,他家里的那些家人也要工分的说。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顾云阳点点头:“那我回去就画图,到时候,咱们丈量一下,好策划一下怎么弄这个。”


    其实顾云阳这些天也都到处走了,在智脑的帮助下,画了红旗大队的实地效果图。


    到时候,再做做样子,把方案拿出来就好。


    第二天,顾云阳起了大早,先去了一趟农机厂。


    傅恒和李行都到了,且已经在排查最后一遍,看到顾云阳来了,李行眼睛都亮了。


    顾云阳点点头:“怎么样?都没问题吧?”


    昨天其实已经都弄好了,但今天还要排查一下。


    安全起见,也是为了生产线的使用寿命着想。


    傅恒比较精明一些,忙道:“我都检查了一遍。顾老师,都已经弄好了。”


    昨天他们还要拜师,今天就改了称呼叫老师。


    顾云阳倒是不排斥,这个和后世娱乐圈天天喊老师不一样。


    他可是真的传道授业了的。


    “那就开始,我看你们弄一会。等会我还要去公社开会。”


    傅恒和李行点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太踏实,但还是赶紧再检查了一下。


    然后就开始造自行车了。


    顾云阳看了五分钟,觉得他们的动作都可以,操作也规范。


    “可以,还不错。你们先忙着,我去公社开个会。等会樊厂长来了,记得帮我说一声。”


    好歹也是来这里做顾问的,要离开去开会,总是要打个招呼,请个假的。


    “好,顾老师。我会记得的。”李行这一次倒是没忘记说。


    连称呼都是和傅恒说的一样。


    顾云阳点点头,从车间出来。


    不少人在远处观望。


    之前顾云阳跟樊志坚说过生产纪律的事情。


    只是很可惜,国有厂子的弊端在这里摆着呢。


    特别是效益不好,没啥工作量的时候,更是如此。


    顾云阳也不在意,反正自己就是做个顾问,把生产线改造好了。


    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了。


    至于其他的方面,樊志坚管不好,他也没有责任。


    从厂大门出来的时候,远远地,顾云阳还看到了老铁头那有些佝偻的身影。


    看起来,确实有些可怜。


    但顾云阳一点都不可怜对方。


    顾云阳可不会忘记,对方对生产线做的事情。


    要是三天两头来一次,自己还怎么开展工作?


    得浪费多少时间?


    且,破坏公共财产的人,有什么资格让他去求情?


    “一朝踏错,步步皆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