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作品:《郡主说她不喜欢

    第131章  向江湖。


    她和郡主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辛澄一直在想。


    冬去春来, 又是一年好春色,沿河堤岸边,草色新绿, 翠柳如烟,花瓣顺着河道飘落, 游人相约踏青,几乎醉在这春风里。


    城外杏花林乃是京都一绝, 果然每年都能看到这样热闹的景象。


    辛澄戴着帷帽, 骑马沿着河堤一路向前, 在沙汀处惊飞几只野鸟后拐进一条山道。


    山道间更是落英缤纷, 走过数十步后便豁然开朗起来, 一阵风吹过,眼前仿佛下了一场粉色的雪。


    这里有一面山坡的桃花林,一条清溪从此间缓缓流过, 辛澄走进去, 来到向阳面的一座墓前。


    “我又来看你们了,娘亲,柳姨。”


    一年前柳姨离世后,她思虑再三,还是回了一趟江南, 将娘亲的墓移到这里, 与柳姨合葬在一起,死后留在娘亲身边, 也是柳姨的遗愿。


    之所以在这里, 是她记起娘亲说过, 以前和柳姨偷跑出宫时曾到过这里游玩看风景,于是便请郡主买下这片山坡并帮忙看了风水。


    郡主说这里是风水宝地, 下面能看到成片飞鸟的沙汀,还有游春之人,既有尘世的热闹,也有二人独处的僻静。


    她本来是想在江南合葬的,不过想来想去还是定在这里,毕竟这里才是娘亲与柳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更多快乐的回忆,希望她们能在这里的桃花树下得到安息。


    想来和柳姨葬在一起,娘亲应该是高兴的,总比孤零零留在江南那个伤心地好。


    她将带来的香火和贡品都摆上,在墓前拜了几拜。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块手帕,里面是一片银色的断剑碎片。


    这是她昨日刚从西郊祭坛中再次寻觅出来的,确定是柳姨的软剑。


    一年前,柳姨身怀火药行刺皇帝,尸骨无存,之后西郊便被封禁,不过几个皇子忙着夺位,老皇帝的后事拖了半年才办,也让辛澄从其中寻到了一些东西。


    这里的墓中便埋葬的是半颗檀木佛珠,一截断裂的银簪,还有几块银剑碎片,如今又寻回一块。


    她小心地将银剑埋回土中,然后坐在墓前,长长哀叹了一口气。


    记得那是在柳姨逝世后不久,她向郡主倾述往事,郡主听后提到一件事:“会不会,柳姨和你娘亲亦有爱慕之情?”


    辛澄隐约有察觉,但娘亲如何她并不知道,小时候她的记忆更多是被同龄人欺负,而娘亲似乎对谁都很温柔,在她记忆中的娘亲和后来从柳姨口中听到的也完全不一样。


    若是柳姨和娘亲真有情,那她们实在是太苦了,她忍不住去想,自己和郡主的结局会如何呢?


    单是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她终将会失去郡主,便心痛得难以自抑,她越来越贪心,不仅想要郡主的喜欢,还想与郡主朝暮不分,岁岁年年。


    “辛澄。”


    她正偷偷抹泪,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便见到桃花树下,郡主带着花瓣与清露向她走来。


    “果然是来这了。”郡主一身杏色襦裙,淡雅却不逊国色,走到她身边。


    “诶?”辛澄有些意外地问道,“郡主今天不是还要制定各地诸侯的赏罚细则交给皇帝吗?”


    郡主同样在墓前上了香又拜了拜,这才转身,有些耍小性子道:“突然不想管了。”


    “啊?可以吗?”


    “嗯……”郡主长吟,背着手向前走了几步,抬手借了一片花瓣。


    正在辛澄以为这个话题就此揭过时,郡主捏着那片花瓣递到她的面前,道:“因为今天阳光正好,我透过窗子瞧见外边花瓣飞舞,世间的一切都温柔美好,不知怎的,便很想见你。”


    郡主说这话时,微风轻轻拂过她额前的碎发,落在辛澄眼中,便是温柔得一塌糊涂,她也不知怎的,突然想哭。


    “郡主真是的,我也无时无刻不想见到郡主。”


    辛澄上前想要拥抱,却被郡主伸手拦住。


    郡主挑了下眉,“还有便是想来告状。”


    “?”气氛转变太快,辛澄愣住。


    郡主看了眼墓碑,道:“向两位前辈告状,辛澄最近越发多愁善感了,再这样我就不喜欢她了。”


    “郡、郡主?”


    怎么如此严重?辛澄亦步亦趋贴着郡主,要把这个问题问个明白。


    但郡主却是一副不紧不慢赏景的样子,一路穿过桃花林,悠闲散步。


    辛澄几度追问,而郡主顺手编了一个花环,转身把它戴在辛澄脑袋上,看着她的眼睛道:“我喜欢的辛澄,明明该是热烈、真诚而自由的。”


    辛澄歪了下头疑惑道:“现在不是吗?”


    “不是。”已经出了山道,郡主错开身去牵溪边吃草的马。


    辛澄顶着花环跟上去,咕哝道:“昨晚我真诚的时候郡主说不要,热烈的时候郡主说要慢一点的。”


    郡主在马上差点没坐稳,回头啐她:“谁和你说那个!那种事你……”


    那种事她倒是从不马虎。


    辛澄骑着马与郡主向回走,再问郡主也不说什么了,辛澄心里也在暗自思索,的确她最近有心事,一直没和郡主说,大概是被郡主看出来了吧。


    除了晚上的时候,她们已经许久没有这样休闲赏景了,辛澄想了想,那便趁着今天的机会向郡主提——


    “哒哒哒——”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却听见前方游人中有一阵小骚动,望过去时只见一人一马横冲直撞,竟是直朝着她们这个方向来的。


    辛澄立刻抄起一旁的帷帽戴上,遮住自己的头脸,她今日来拜祭柳姨与娘亲,没有带人皮面具,虽反贼之事在这三年间已经尘埃落定,但若是撞上见过她的人也是麻烦。


    郡主看见辛澄这熟练的动作,而她编花环被摘了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思绪翻涌时,那纵马的人已在她们面前停住,唤道:“泠儿!”


    辛澄被郡主遮在后面,听到声音直皱眉,是那个阴魂不散的阮戢。


    他来得很着急,一身便服,那种将军的锋芒褪去不少,他身披银甲执枪的时候英俊潇洒,如今褪去铠甲怎么感觉和街头寻常男子一样。


    “阮郡马有何事?”郡主不冷不热道。


    郡主不唤将军,因为一年前柳姨的火药成功炸死了皇帝,皇帝被刺客杀死,如此大的过失定然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当时负责禁卫保护的阮戢头上。


    不过因他娶了令嘉郡主,又有功劳在身,故没有遭受牢狱之灾,但还是被撤职,削了爵位。


    之后他不知怎么回事,屡次找上郡主,有意无意地打听关于柳姨的事。


    今天他不知怎的又找来,连装都不装了:“当初行刺的女刺客到底是谁?”


    “本郡主不知。”


    “你撒谎!”阮戢浑身散发着癫狂,“她的轻功分明和辛澄一样,你不会看不出来,但你这么长时间一点没追究,这不正常!你一定知道什么是不是!”


    “那人是逃走的前朝反贼,此事已盖棺定论。”


    阮戢逼问:“她和辛澄什么关系?她是辛澄吗?辛澄死了吗?”


    “阮戢!”郡主眼神逐渐变冷,“我们都亲眼见到了被炸毁的地宫,也都亲眼见到了女刺客身怀火药,不管她们是谁,是什么关系,都没有意义了!”


    “我一定要弄个清楚!”阮戢眼中赤红,带着凶狠,“现在我确信,她就是当初在北王庭谈判时出手救我的江湖人,可她救我一命,如今却也害我到这幅田地,为什么!”


    辛澄在后面提心吊胆地听着,心中暗暗唾弃,还以为阮戢要追查她的身份了,到头来还是因为不甘心自己的遭遇。


    郡主也听出来了,不愿再多说,“想必她当初救你,是为了家国大义,之后弑君,是为了应氏复仇,都和你没有关系。”


    郡主回头给辛澄递了个眼神,两人绕过他向前行去。


    经过时辛澄多看了他一眼,想当初自己认为此人与郡主相配,真是瞎了眼。若是他日后还要纠缠郡主,她便要私下里使些手段了。


    因为阮戢的出现,辛澄与郡主的兴致都变坏了些,于是准备回城里吃点东西恢复精神,但还没到城门,便撞上一个内侍带着马车往这边赶过来。


    “哎呀,小人正要去寻郡主殿下,陛下有旨,请令安郡主进宫。”内侍急匆匆道。


    辛澄与郡主对视一眼,辛澄知道和郡主的午饭也泡汤了,而郡主一脸无奈。


    辛澄小声道:“没事。”


    毕竟皇命不可违,郡主将马交给辛澄,坐上官车向远处的皇宫行去。


    辛澄牵着马,又是长叹一口气。


    老皇帝死后,往日皇子之间的权利相争便摆在明面上,甚至拉拢了各个诸侯王。


    各诸侯早不满老皇帝的猜疑和打压,正好一拍即合,纷纷站队支持各家皇子夺位,要立从龙之功。


    眼见诸侯王们要起兵戈,郡主与辛澄商量再三,为了得来不易的天下太平,还是入局了。


    郡主一面与大臣联合,将正统的太子扶上位,一面为太子建言献策,管束安抚余下诸侯,好歹是没有让天下大乱。


    但这也让郡主入了太子,也就是新帝的眼,时常召她入宫议事。


    尽管郡主自觉当下虽仍有暗流汹涌,但大局已定,是时候抽身离去,但皇帝并不放人。


    昨晚回房时郡主还说要定下对诸侯的赏罚细则,本来是今天要忙的事,但郡主扔下了这些事来找她,可惜还是没躲过去。


    辛澄牵着两匹马左右四顾,没有郡主陪伴,这景便也没甚好赏的了,她无处可去,也不能随便在人前露面,便只能回别庄。


    谁知快到别庄门口,侍女提前跑过来告诉她,今天景王爷突然杀到别庄,正在里面盘问下人,郡主是不是藏了情人在这。


    毕竟现在郡主年岁渐长,景王爷便越发关心郡主的亲事,而她与郡主虽成了亲,但却因为女子身份和反贼身份,一直没有向王爷摊牌。


    辛澄叹了第三口气,将郡主的马交给侍女,自己将帷帽压得更严实了,悄悄从别庄外绕了半圈,和守卫打了声招呼后翻墙进去,到了她和郡主的房间后,快速收拾了几件解释不清的物件打包带走。


    临走前她看到窗口有信鸽咕咕直叫,想起前几天十八有事出了趟远门,担心有什么重要的事,便去拆了信筒打开看。


    看到里面的内容后,她心头忽地一动。


    窗外一阵风吹来,辛澄嗅到风中的花香,抬头望去,只见春光灿烂,枝头绿叶、檐上青瓦、池中游鱼、廊下灯穗、翠鸟尾羽,此间万物,都盛放着柔和的光晕。


    不知从哪吹来的几片花瓣,穿过窗子,落在她的脑袋上,落在手中的信纸间。


    辛澄回想起郡主的话,忽然笑了,她将纸合上,终于下定了决心。


    于是片刻都不想再等,她迫不及待跳出院墙,骑上快马,向皇城奔去。


    一路迎着暖风,马蹄踏散落花,她的笑容渐渐扩大,路过一群互相簪花的少年时,她忍不住欢呼一声,激起一片欢声笑语。


    穿过大道来到宫城前,恰好,郡主还是那一身杏白襦裙,自深红的宫门中走出。


    “郡主!”辛澄高喊。


    郡主眼中闪过惊诧,快步走近,“你怎么到这来了?”


    辛澄心里畅快极了,将手递出,“郡主,我们离开这吧!”


    饶是已经熟悉辛澄的秉性,郡主还是有些意外,“现在?”


    “就现在!今天果然是春光正好,一路风逐花香,是个温柔美好的日子!我想与郡主一直在一起!”


    这便是她这些日子以来的心事了,她不想郡主再操心那些权利斗争,只想和郡主自由于江湖,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风吹开辛澄的帷帽,郡主对上那双洋溢着喜悦的双眸,带着近乎傻气的真诚,比春光更加热烈,一如初见之时,是她最喜欢的模样。


    一股热意涌上眼眶,郡主及时止住,偏过头笑了出来。


    想起方才在宫殿中她被权力利益,算计平衡,还有帝王权术包裹的恶心感,郡主自然而然地拉住辛澄的手,笑道:“好啊!”


    辛澄便将郡主护在怀中,郡主安心靠着,看到宫门前蠢蠢欲动却又拿不定主意的宫卫,还有后面正在赶来抓城中纵马的守城卫,戏谑道:“这样看起来像是我与你私奔,不对,是你大胆拐带当朝郡主,你出得了这城么?”


    “哼,那你便看好了。”只要和郡主在一起,那天下无处不可去,“驾!”


    郡主抱了一捧温暖的春风在怀,觉得今日十分放肆,但也潇洒极了,她在风中问道:“我们去哪?”


    “岳阳城!”


    郡主一瞬便了然,但还是问道:“为什么?”


    短短一刻钟,她们便成功出了京都,将人都甩在后面,这才降下马速。


    辛澄将暗卫来信拿给郡主看,道:“是唐瑶托十八来信,今年武林大会在岳阳城举办,唐家做东道主,她不是去年刚继承了家主之位嘛,她那些叔伯亲戚又借机为难她,所以请我们过去帮忙。”


    “原来你今天突然这么疯,是为了唐瑶啊?”郡主手向后伸去,想掐她的脸。


    辛澄以为郡主是要摸她,便凑上去蹭了蹭,道:“是为了你,我总算有了一个借口,与郡主共赴江湖。”


    郡主听后忍不住笑,十八便是她派去的,她们的想法一样,只是今天辛澄还是比她快了一步。


    她安心向后靠,辛澄见状便将郡主抱得更紧了些。


    辛澄终于想到了自己和郡主的结局,也是她一直都期盼的结局。


    就在此时——


    她们走在春风里,抬眼望去,远处重山隐现,溪雾清远,东边天高风清,西边层云堆积,想必前路山水终相逢,亦有风雨亦有情,而她们执手相拥,永不分离。


    当是纵马长歌,一路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