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吉言成真

作品:《强的令人发指,懒的人神共愤

    看着张大娘一身缝缝补补的粗布麻衣,两只鸡对穷苦的村民来说恐怕价值不低。


    萧染书很不适应,微微皱眉道“不必破费。”


    “不破费!”张大娘嗓音响亮,激动的很,“鸡才几个钱,都是家里养的,那菌子也是山里捡来的!家里有银子,不少呢!一点不破费!”


    她是看到仙子皱眉,心里着急,一通解释甚至炫起了富。


    萧染书“呃……好。”


    得到允许,张大娘继续兴高采烈的干活,一手生火一手宰鸡,两不耽误。


    萧染书是真没干过活,更没做过饭,在一旁尴尬的很,只能退到石桌旁坐下,静静的陪伴。


    但她认为的尴尬,在旁人看来却是另一番情景。


    老赵背着一箩筐的菌子和萝卜踏入院内,一进来就看到端坐于石桌旁的萧染书。


    只见她一身白衣清冷仙气,随意而坐孤傲绝尘,单手撑着下巴一侧目光幽冷,不苟言笑中又带着一丝祥和。


    老赵当时就差点又给跪下了!


    好在张大娘一心忙着干活,回头吼了一声“赶紧来搭把手!”


    老赵连忙上前“来了来了。”


    夫妻俩忙活了一阵后,香味已经弥漫了出来。


    萧染书盯着那口锅,内心无比期待!


    老赵一抬眼就对上那双眼睛,在他看来,仙子神情带着淡淡的笑。


    这分明就是满意、欣慰、慈悲……


    他心想,仙子不愧是仙子啊!


    张大娘不知想到了什么,问“仙子,您吃米不?”


    萧染书“……”


    张大娘以为仙子不知道什么是米,手舞足蹈的形容起来“就是白色的,一粒粒的,稻米,粮食!”


    萧染书嘴角抽了抽,道“我吃。”


    末了,她觉得需要解释一下,社恐人士走出社交恐惧圈的第一步,就是多说话。


    于是她又补充了一句“我是人。”


    然后她就看到张大娘和老赵双双松了口气的样子。


    萧染书“……”


    这对夫妻到底误会了什么?


    张大娘就更兴奋了,来了句“太好了!我也爱吃米!”


    老赵差点没气晕过去,狠狠拉了一下媳妇的衣袖。


    张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话多的她又忍不住唠起家常“仙子,这鸡汤您喝着吃着,明儿我上山给您收拾,铁柱今儿要耕地,明儿再让他上来拜您。”


    老赵也接话道“对,让铁柱扛一袋米上来。”


    萧染书内心感动的一比,但因为社恐惯了,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同时她觉得自己话太少很不礼貌,可一时半会儿让她热情也做不到。


    社恐社恐,跟人说话是会触发恐惧心理的!


    于是她斟酌着言辞,慎重的祝福“愿今年你们的庄稼地,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在她看来这一家子淳朴,对村民来说最好的祝福就是这个。


    夫妻俩顿时喜笑颜开,双双鞠躬道谢着离去。


    小院又回归了清静雅致,唯有那一口不断冒泡的砂锅增添了烟火气。


    简易室外灶旁放着老赵背来的箩筐,筐外底部沾着新鲜湿润的泥,里面还有煮鸡汤剩下的大半筐菌子和萝卜。


    这一筐蔬菜够她吃三天。


    又有吃的了!


    她端着一大锅鸡汤来到石桌,心里都要开花了,每一口鸡肉都炖的入味,每一筷子配菜都香的充满鸡味,萝卜更是脆甜。


    也就是没米饭,否则她能吃三大碗!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如此成熟,不愧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食基因。


    萧染书一口气将一砂锅的食物吃完,舒服的摸着肚皮坐在石凳上发呆。


    对一个懒人来说,饭后散步站立什么的不可能,刚吃饱就应该坐着躺着瘫着,享受食物带来的幸福后劲。


    她的思维发散,再一次想到最原始的问题。


    原主到底是干吗的?


    怎么有点神乎呢?


    这时。


    轰隆隆!


    一道春雷炸响。


    萧染书也被这雷打的一惊,回过神来连忙起身,左手抄起砂锅,右手拎着那筐萝卜菌子就冲回主屋。


    她刚进去不久,一片乌云就飘到了宅院上方,哗啦啦的开始阴雨连绵。


    又下雨了。


    ……


    下山路依旧不好走,但夫妻俩却与昨日一样无比的兴奋和雀跃,哪怕下雨都不影响两人的心情。


    尤其是老赵,感叹了一路“我今儿看到仙子坐在那,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张大娘一听是仙子的事,立马上心“差什么?回头我给仙子拿过去!”


    老赵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后,终于憋出来“少了一套茶具,我看城里的那大户人家,闲来无事都喝茶。”


    张大娘深觉有理,便吩咐道“过两天你去城里,给仙子买回来。”


    老赵点着头,当即开始跟媳妇讨论买哪种式样。


    两人一路商量,从茶具开始发散,说到了笔墨纸砚,又聊起了琴棋书画,一路下山一路讨论,最终清单物品都快超过百样。


    老赵回过神来,道“媳妇,那些银两买不起这么多啊!”


    张大娘是家中话事人,大手一挥“先列出来,一样样来,将来咱必须都得给仙子置办上!”


    老赵听话的点头“我盘算盘算,实在不行将家里猪卖了。”


    谈话间,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家中。


    门一推开,看到赵铁柱就在屋里。


    老赵随口道“铁柱,田里的虫多不多?这几天爹没空下地,你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可不能偷懒。”


    赵铁柱露出喜色“爹!不用干活,咱家的地一只虫子都没有,可神奇了!”


    夫妻俩一听,瞪大着眼睛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脑海中冒出了同样的画面,以及一字不差的十个字。


    ‘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萧染书那特有的清冷音色,仿佛就在两人的耳边回荡。


    山顶庭院,四水归堂,白衣仙子,吉言成真!


    张大娘眼眶通红,猛的转身打开家中大门。


    老赵紧跟其后冲出。


    赵铁柱吓了一跳,连忙跑出去,却看到自己的爹娘像是疯了一般跪在雨中。


    夫妻二人根本不管雨多大,正冲着山顶虔诚跪拜!